(共21张PPT)
学习目标:梳理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变化过程,探究货币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对货币体系的影响;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强货币管理的重要意义。
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产物(生产力的提升)。
概念阐释:什么是货币?
春秋时期的布币
货币的产生根植于灿烂的中华农耕文化和青铜文明
前世今生话币权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任务一: 在预习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以下货币进行排序。
①五铢钱
②贝币
③熙宁元宝
④中统宝钞
⑤半两钱
⑥白银
⑦开元通宝
②⑤①⑦③④⑥⑧
⑧法币
1.由自然材质向人工材质的演变; 2.由多元币制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铭文由文书重量向年号的演变......
任务二:概括中国货币的演变趋势。(材质、铸币权、币形、铭文等)
材料一:(秦推行半两钱)首先是“划一同风,毕定于一”的重要环节。其次,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要手段……其三,对后世钱币体制有深远影响。秦的“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奉行……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同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颇有联系,适应了专制君主万宇一统、皇权至上的需要。
——千家驹《中国货币演变史》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
②便利经济交流和发展;
③圆形方孔钱此后长期沿用,成为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
④国家掌握铸币权,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探究一:以分组探究的形式,结合材料,分析各朝代货币变革与国家治理的相关关系。(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统一货币的意义。
材料二:在“开元通宝”开始铸行的高祖时期,唐王朝刚刚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关东地区的最大割据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含有“开辟新纪元”意味的货币,一方面可以昭显政府打击对手的成果,一方面可以稳定占领区的民众情绪。
——杨心珉《唐代货币中的国家认同》
①符号化趋势增强,凸显政治宣传意图;②推动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播。
根据材料二及图片,概括唐朝发行通宝的意义。
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材料三:明中期以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官方赋役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流通。之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市镇的兴起,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变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②政府滥发纸币(宝钞)导致通货膨胀;③政府的推动作用;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白银供给来源增加。
唐代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
货币改革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也是推动文化认同的载体,更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货币深刻影响国家治理。
金银宝货连世界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各国政府为了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西方货币制度源头:罗马帝国的金币—银币—铜币金属货币体系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货币标准,即240芬尼=1磅(银)
美元
法郎
英镑
任务三:概括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的原因。
1816—1929
1944—1971
1976—至今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1885年时的大英帝国的全球贸易路线
1816年,英国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逐渐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探究二:根据材料,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
1945年美国的数值在世界所占比重
工业生产
黄金储备
材料四: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痛苦之后,努力实现国际货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1942年至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形势明朗的时候,英美等国便开始检讨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无序,酝酿着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摘编自刘虹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起源和演变》
材料五:
①二战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②经济危机和二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国家实力决定本国货币影响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
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但强化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35美元=1盎司黄金
“双挂钩一固定”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货币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
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国际金融机构
美元中心地位与美国霸权主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一纸千金通未来
——人民币的未来愿景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
在国家一系列统一财经政策的配合下,很短时间内就结束了国民党时期持续十二年的通货膨胀局面,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2000年-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一带一路观察)
人民币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探究三:与之前发行的纸币相比,人民币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六:宋金元时期,每个朝代初期由于有效的管理,纸币都运行良好,但中期后统治者因为军事支出导致的财政压力而超发纸币,进而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与王朝灭亡相伴随。
——管汉晖 钱盛 《宋代纸币的运行机制:本位、回赎、战争与通胀》
版本 时间 发行背景
第四套 1987年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自1987年4月27日起,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第五套 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材料七: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坚持发行原则;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人民币严格管控......
在当今金融治理体系下,人民币如何做出“中国贡献”?
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基础题)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就像“世界中央银行”那样,享受着中央银行能够享受的大多数利益。这是因为该货币体系
A.给美国提供了发行世界货币权力 B.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
C.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中的霸主地位 D.完成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最终统一
2.(提升题)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3.(拓展题)请搜索有关资料,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