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二单元 革命岁月 单元检测 提高卷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90分,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主题百花园(48分)
欢迎来到“主题百花园”板块,这里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练兵场,将全面检验你各方面的基本功。本板块共48分,包含五个小题,层层递进地考查你的语文基础能力。
一、主题达标(30分)
1. 重温革命记忆,读拼音写词语(10分)
(1)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穿着破旧的军fú ,拿着简陋的武qì ,在荒山野岭中与敌人展开激zhàn ,哪怕弹yào 耗尽,也绝不退缩。
(2)为了传递重要情报,交通员在布满岗哨的小路上xún 视,避开敌人的封sāi ,顺利将信送到了指dìng 地点。
(3)乡亲们躲在深山中,听着远处传来的zhàn 鼓声,心中满是对和平的向wǎng ,也坚信战士们一定会取得胜lì 。
2.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3分)
崎岖(qí qū qī qū) 绷脸(bēng běng ) 磨盘(mó mò )
磅礴(páng bàng) 憧憬(chōng tóng) 电钮(niǔ liǔ)
3.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尝试写几个(7分)
( )死如归 舍生( )义 英勇( )战
( )勇不屈 ( )气长( ) 不( )不挠
我还知道的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有: 、 、 。
4. 按要求选择词语填空(10分)
(1)选词填空(7分)
颁布 发布 宣布 宣告 宣传
①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向全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②学校( )下周将开展“革命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老战士来讲革命故事。
③相关部门( )了关于保护革命文物的通知,呼吁大家共同守护红色记忆。
④志愿者们走进社区,( )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更多人了解历史。
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 ),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持续 连续 陆续 继续
①战斗( )了三天三夜,战士们疲惫不堪却始终坚守阵地。
②同学们( )走进礼堂,准备聆听革命老英雄的讲座。
③他( )五年参与红色文化宣传活动,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
④休息十分钟后,我们( )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深入体会英雄精神。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临:A. 靠近,对着;B. 来到,到达;C. 将要,快要;D. 照着字画模仿
①战士们居高临下地盯着山下的敌人,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
②革命先辈面临着重重困难,却依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
③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亲身临近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仿佛能触摸到先辈们奋斗的痕迹。( )
二、主题探究(14分)
1.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1分)
(1)《七律·长征》中,“ , ”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时的 心情,也表现了飞夺泸定桥时的 场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则体现了红军战胜困难后的 气概。
(2)《开国大典》一文按照 顺序,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一系列场景,其中 、 的场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从中我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 之情。
(3)《灯光》这篇课文以 为线索,讲述了革命战士 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歌颂了他 的革命精神。
(4)《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为了 ,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毅然 ,他们的壮举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节。
2. 体会革命英雄的精神,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闲”,体现了红军战士把艰难险阻看作平常之事的乐观主义精神。( )
(2)《开国大典》中“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这里的“红流”指的是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的力量。( )
(3)《灯光》中,郝副营长“深情地注视着那幅图”,是因为他渴望战争早日结束,自己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
三、主题讨论(4分)
学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会后乐乐和琪琪交流感受,请你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乐乐:这次主题班会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传承红色基因,首先要铭记革命先辈的事迹。
琪琪:是啊,光铭记还不够,还要 。
乐乐:没错,比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想革命先辈面对挫折不放弃的精神,就能坚持下去了。
琪琪:而且我们还可以 ,让红色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阅读大舞台(22分)
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探索的秋日,阅读大舞台为你精心搭建,邀你共赴一场知识与情感的奇妙之旅。当瑟瑟秋风轻拂书页,仿佛是历史与现实在轻声对话。
四、类文对比阅读(10分)
小侦察员海娃
海娃是抗日根据地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区上的交通员老李来到海娃家,给了他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海娃一看就知道,这是(紧急 紧张)的信。老李对海娃说:“你把这封信送到山那边的指挥部去,一定要小心,路上别出岔子!”海娃接过信,藏在羊尾巴底下,赶着羊就上路了。
没走多远,就看见一队日本兵迎面走来。海娃心里一紧,赶紧赶着羊钻进了附近的山沟。可敌人已经发现了他,大声喊着□□小孩□站住□□海娃只好停下脚步□一个日本军官(恶狠狠 气冲冲)地问□□你的□干什么的□□海娃装作害怕的样子□说□□我□我是放羊的□□敌人又问□□你的羊□哪里来的□□海娃指着身后的山说□□山里的□我每天都在这里放羊□□
敌人 (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把海娃和羊都带到了他们的据点。晚上,敌人睡熟后,海娃悄悄地爬起来,想把信取出来逃走。可他一摸,羊尾巴底下的信不见了!海娃急得满头大汗,在羊圈里仔细找了起来,终于在一只老羊的尾巴底下找到了信。原来,那只老羊走动时,把信蹭到了自己尾巴底下。
海娃抱着信,趁着夜色,赶着羊逃出了据点。一路上,他(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不顾疲劳,终于在天亮前把信送到了指挥部。指挥官看完信,高兴地拍着海娃的肩膀说:“好样的!你真是个勇敢的小侦察员!”
1. 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分)
2. 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3. 海娃是一个 的小侦察员,从( )可以看出来(多选,2分)
A. 海娃把紧急信件藏在羊尾巴底下,巧妙躲避敌人检查。
B. 面对敌人的盘问,海娃装作害怕,机智应对。
C. 敌人把海娃带到据点后,他趁敌人睡熟,找到信件并成功逃走。
D. 海娃每天放羊时放哨,监视敌人据点。
4. 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对海娃说些什么?(2分)
五、主题阅读拓展(12分)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们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这支队伍,沿着军需处长开辟的道路,顶着狂风,冒着大雪,继续前进,前进……
1. 选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场景?(2分)
2.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5分)
(1)选文中对老战士的外貌描写“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表现了老战士 ,也体现了他 的精神。
(2)“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将军“愣住了”是因为 ,“眼睛湿润了”是因为 。
(3)文中“晶莹的丰碑”不仅指 ,更象征着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 选文开头描写恶劣的环境,为下文军需处长冻死埋下伏笔,突出了革命斗争的艰难。
B. 将军的情绪变化从“严峻愤怒”到“愣住感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突出了军需处长的伟大。
C. 军需处长把棉衣留给战友,自己却冻死在雪地中,他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D. 选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将军严厉、暴躁的性格特点。
4. 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打算怎样传承他们的精神?(3分)
习作新视角(30分)
在“习作新视角”的奇妙天地里,我们挣脱常规认知的束缚,去捕捉生活中那些藏在角落、闪着微光的“意外之美”。
六、习作展示
在学习革命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参观过革命纪念馆、聆听过老战士的讲述,或是参与过红色主题活动。这些经历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二单元 革命岁月 单元检测 提高卷参考答案
主题百花园(48分)
一、主题达标(30分)
1. (1)服;器;战;药(2)巡;塞;定(3)战;往;利
2. 崎岖(qí qū√);绷脸(běng√);磨盘(mò√);磅礴(páng√);憧憬(chōng√);电钮(niǔ√)
3. 视;取;善;英;浩;存;屈;示例: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宁死不屈
4. (1)①宣告;②宣布;③发布;④宣传;⑤颁布;①持续;②陆续;③连续;④继续(2)①A;②C;③B
二、主题探究(14分)
1.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喜悦;惊险;豪迈(2)时间;升国旗;鸣礼炮(答案不唯一);无比自豪、激动(3)灯光;郝副营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4)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跳崖
2. (1)√;(2)×;(3)×
三、主题讨论(4分)
示例: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精神,比如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收集革命故事,制作成手抄报或短视频,分享到班级群或社交平台(答案不唯一,符合主题即可)
阅读大舞台(22分)
四、类文对比阅读(10分)
1. 紧急√;恶狠狠√;将信将疑√;翻山越岭√
2. :“ , !” 。 :“ , ?” , :“ …… 。” :“ , ?” :“ , 。”
3. 勇敢、机智、负责;ABC
4. 海娃,你真了不起!面对凶狠的日本兵,你毫不害怕,用智慧藏好信件、应对盘问,还冒着危险成功把信送到指挥部。你是真正的小英雄,我要向你学习,遇到困难不退缩,做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答案不唯一,表达对海娃的敬佩与学习意愿即可)
五、主题阅读拓展(12分)
1. 选文主要描写了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中前进时,发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起初愤怒要求叫来军需处长,得知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深受感动并向他敬军礼的场景。
2. (1)生活的艰苦和牺牲时的镇定安详;舍己为人、无私奉献(2)没想到冻僵的老战士就是负责分发棉衣的军需处长;被军需处长牺牲自己、成全战友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3)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军需处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3. D
4.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会铭记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奉献,在学习上刻苦努力,遇到困难时以他们的精神为动力,不轻易放弃;生活中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传承无私奉献的品质;还会主动了解更多革命历史,向身边的同学、家人讲述革命先辈的事迹,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答案不唯一,围绕“传承革命精神”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习作新视角(30分)
六、习作展示(30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15分):
一等(1215分):紧扣“红色之旅”主题,详细描写活动时间、地点、经过,能选取具体事例(如参观纪念馆的某件文物、聆听老战士的某段讲述),内容充实,体现“难忘”。
二等(811分):符合主题,能写出活动基本情况,有具体事例但描写较简略,“难忘”的情感体现不够突出。
三等(47分):基本符合主题,活动过程描写简单,缺乏具体事例,情感表达平淡。
四等(03分):偏离主题,内容空洞,未体现“红色之旅”的特点。
2. 语言(10分):
一等(810分):语言流畅、生动,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节描写到位,表达真实感受。
二等(57分):语言通顺,有少量细节描写,能表达基本感受,偶有语病。
三等(34分):语言基本通顺,语病较多,描写简略,感受表达不清晰。
四等(02分):语言不通顺,语病多,无法准确表达意思。
3. 结构(5分):
一等(45分):结构完整,开头点题,中间详略得当,结尾升华情感,层次清晰。
二等(23分):结构基本完整,有开头、中间、结尾,但层次不够清晰,详略稍欠。
三等(01分):结构混乱,开头、中间、结尾不明确,逻辑不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