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6:5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处方(chǔ) 缺陷(xiàn) 自吹自擂(léi)
B.恪守(kè) 箴言(xián) 忸怩作态(ní)
C.妨碍(ài) 絮叨(xù) 疲惫不堪(kān)
D.涵养(hán) 尴尬(gà) 稳重随和(hé)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遵循 愚蠢 喧哗 莫不关心
B.汤匙 自持 贸然 理所当然
C.聪慧 慎重 难堪 随心所欲
D.汲取 典范 实践 一意孤行
3.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B.我这题目,是把《礼记》和《老子》里头的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C.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D.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自残形秽。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B.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C.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D.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自己吹奏自己擂鼓)
二、积累与运用
小语准备为班级出一期以“书韵飘香”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卷首语】人生因阅读而A____(气象万千/变幻莫测)。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yùn cáng着灼热的理想信仰,炽烈的家国情怀。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bó dà精深;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5.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帮助小语完成卷首语。
yùn cáng    bó dà   精深
6.从卷首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短语是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谪”指的是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滕子京、范仲淹。
B.《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认为“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本文题目就是观点。
C.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更定指的是晚上八点左右。
D.《水调歌头》中苏轼对天上从向往到犹豫,又到留恋人间,从怨月到释怀,最终发出美好祝愿。
三、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
8.【活动一:探寻自强不息精神内涵】阅读下面材料,从个人角度说说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③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9.【活动二:讲述自强不息人物故事】此环节,主持人设置了以下开场白,请选出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  )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于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的棋盘上,如果畏惧行走的艰辛,我们便永远不会抵达目的地。②只有以饱满的热情、自强的精神面对障碍,我们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③自强,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音符,演绎着强有力的生命乐章。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古往今来中华好儿女自强不息!
A.①句为倒置的因果复句。
B.②句为条件复句。
C.③句为并列复句。
D.④句有语病,应在结尾加上“的故事”。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我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气说道: “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一学生一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 ,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⑤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1.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2.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13.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清除心中杂草
齐夫
①一个青年到寺里进香,眼露凶光,面带杀气。一个冷眼旁观的老僧拦住他说,施主,你心中有杂草。果然,经交谈知道,这青年交往多年的女友近来移情别恋。因为失恋,他由爱生怨生恨,想到寺里上一次香,就回去实施报复。在老和尚苦心劝说、一番点化后,青年幡然醒悟,放弃了复仇计划。
②我们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所以又称心田。心田可以长鲜花,也可生杂草,全看你撒的是什么种子。心里长着鲜花的人,善良正直,乐观向上,热爱工作,乐于助人,富于进取精神,大家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而心里有杂草的人,终日心情郁闷,心理阴暗,看谁都不舒服,干啥都没劲,自己一事无成,还嫉妒别人,甚至会干出种种违纪犯法的事。
③贪婪是心中的杂草。好财喜钱乃人之天性,无可厚非,但一要取之有道,二不能贪得无厌。君不见,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满足贪欲,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最终身败名裂,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④嫉妒是心中的杂草。他人有出类拔萃之处,遇喜庆欢乐之事,可羡慕,可赞扬,可奋起直追,见贤思齐,但绝不可心生嫉妒。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嫉妒潜伺在人的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这条毒蛇会咬伤别人,也会咬伤自己。仇恨是心中的杂草。如果不是不共戴天的国家仇民族恨,就不要让仇恨轻易在心中扎根。邻里纠纷,同事摩擦,误会和争执在所难免,达人智者善于化解,宽人严己。切勿使之升级激化,更不能酿出祸端。
⑤懒惰是心中的杂草。大哲程颐说:“惰意一生,即为自弃。”懒惰,等于慢性自杀。一个懒惰的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游手好闲,坐吃等死,算是白活了。
⑥骄傲是心中的杂草。骄傲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故步自封目中无人,心狂气浮自高自大。骄傲发展到极点,离失败就不远了。“满招损,谦受益”实乃千古经验之谈。
⑦禅宗大师神秀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心田,应时时勤耕耘,除去杂草,种上鲜花,心灵才会充满生机,生活才会充满灿烂阳光。
1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心田可以长鲜花,也可生杂草,全看你撒的是什么种子。
②我们的心田,应时时勤耕耘,除去杂草,种上鲜花,心灵才会充满生机,生活才会充满灿烂阳光。
15.本文的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6.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至少说出两种)。
五、写作题
17.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答案】5.蕴藏;博大
6.气象万千
7.B
【答案】8.自强不息就是要在磨难面前坚忍不拔,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求于外物。
9.C
【答案】10.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11.运用了举例论述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有也之必要”,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2.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有也之b必要、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证;运用举例论、道理论证等方法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1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入脑、走心。
【答案】14.①我们可以做一个善良正直、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心理健康的人,也可以做一个懒惰贪婪、心狂气浮、嫉妒仇恨的心理不健康的人,这全靠我们自己去选择和把握。
②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 健康心理,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15.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拒绝懒惰贪婪、心狂气浮、嫉妒仇恨等不健康的心理,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的重要。
16.对比论证:如第②段,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对比。引证:如第⑥段引用大哲程颐的话,第⑧段引用禅宗大师神秀的话。
17.【答案】【参考例文】
心的舞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题记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而从无心注意他们两鬓上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打得狼狈不堪,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是竞争”,而你可曾想,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蝇头小利,而欺诈行骗,到头来众叛亲离,却喜滋滋地沉醉于自己苦心得来的”战利品”上。
也许…
也许,在自己心中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宇宙由一个微小粒子爆炸开来,从此浩浩苍穹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人类出现、繁衍,从原始茹毛饮血的时代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社会,有了文明。可是,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只看到别人,而心中不装着自己,他也会有私欲。然而,事物往往都会有一个“度”,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老是眼中只有自己,而不留给别人立锥之地的话,那么,他将永远生活在“自我”中,直至孤独地死去。
古代的帝王天子集专权于一身,可是他若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他若不把百姓装在心中,那么,他很可能就是“覆水之舟”了。而我们现代人更应如此,毕竟,我们没有一呼百应的专权,我们总是要生活在人群中间,我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么,就别做那个独舞者,看到自己也看到别人。
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无怨无悔;倚闾眺望,我们将做些什么将得到些什么,眼中看到什么心中藏着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看到自己也看到他人就无愧于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而在上面舞者,要看舞台有多大,而舞台有多大,要看你心有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