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识化学变化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再识化学变化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 再识化学变化 练习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氦原子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D.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5、“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6、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测得反应前(t1)、反应后(t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和乙是反应物,丙和丁是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12:11
C.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2
D.若反应前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12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7、“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X的化学式为( )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8、近日,李兰娟院士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将达芦那韦加入到新型肺炎的治疗中。达芦那韦是蛋白酶抑制剂,化学式为,对于新冠肺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较高。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达芦那韦是由C、H、N、O、S五个元素组成的
B.达芦那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7个氧原子、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
C.达芦那韦燃烧的产物只有和
D.达芦那韦是一种化合物
9、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10、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酒精与水混合前后的总体积相等
11、“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X 的化学式为 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工业上用硫铁矿制硫酸涉及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为了测定硫铁矿的含硫量,取1.5g硫铁矿样品在足量氧气中灼烧,测得生成SO2的质量为1.2g,则该硫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为(  )
A.80% B.53% C.40% D.29%
13、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2:15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反应前a的质量为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C.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4
D.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3:17
15、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通过观察区分软水和硬水
B 归纳法 水、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推理法 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 分类法 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A.A B.B C.C D.D
1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二、填空题。
17、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或“=”填空。
(1)木炭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    原木炭的质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的质量    铁丝的质量。
18、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H3+   Cl2═   N2+   HCl
(2)   C2H2+    O2═   CO2+   H2O
(3)   Fe2O3+   CO═   Fe+   CO2
(4)   N2+   H2═   NH3
19、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
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 。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1、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2、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
三、实验题。
23、某学校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来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编号 A B C D
反应前/g 55.5 55.3 55.6 55.8
反应后/g 55.5 58.5 54.2 54.8
(1)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四组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两次称量,得到下表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生成物质量___________(填“减少”、“不变”、“增大”)。
(3)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元素质量 D 原子数目 E 分子数目
四、计算题。
24、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老师利用电子天平和如图装置(图示是托盘天平,为了精细测量,老师改用精确到百位数的电子天平)测定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实验中装置总质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T0 T1 T2 T3
装置总质量/g 190.00 189.78 189.56 189.56
请计算:
(1)实验中成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2)实验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
第5章 再识化学变化 练习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氦原子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答案】B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答案】B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D.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答案】C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5、“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答案】B
6、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测得反应前(t1)、反应后(t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和乙是反应物,丙和丁是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12:11
C.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2
D.若反应前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12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7、“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X的化学式为( )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答案】D
8、近日,李兰娟院士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将达芦那韦加入到新型肺炎的治疗中。达芦那韦是蛋白酶抑制剂,化学式为,对于新冠肺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较高。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达芦那韦是由C、H、N、O、S五个元素组成的
B.达芦那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7个氧原子、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
C.达芦那韦燃烧的产物只有和
D.达芦那韦是一种化合物
【答案】D
9、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答案】A
10、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酒精与水混合前后的总体积相等
【答案】C
11、“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X 的化学式为 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12、工业上用硫铁矿制硫酸涉及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为了测定硫铁矿的含硫量,取1.5g硫铁矿样品在足量氧气中灼烧,测得生成SO2的质量为1.2g,则该硫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为(  )
A.80% B.53% C.40% D.29%
【答案】C
13、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2:15
【答案】C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反应前a的质量为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C.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4
D.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3:17
【答案】D
15、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通过观察区分软水和硬水
B 归纳法 水、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推理法 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 分类法 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A.A B.B C.C D.D
【答案】D
1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二、填空题。
17、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或“=”填空。
(1)木炭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    原木炭的质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的质量    铁丝的质量。
【答案】(1)<  (2)> 
18、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H3+   Cl2═   N2+   HCl
(2)   C2H2+    O2═   CO2+   H2O
(3)   Fe2O3+   CO═   Fe+   CO2
(4)   N2+   H2═   NH3
【答案】(1)2、3、1、3; (2)2、5、4、2;
(3)1、3、2、3; (4)1、3、2。
19、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
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27
2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 。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
(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C+ O2CO2
21、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答案】如图所示:

(2)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H 和 O;
(4)2H2 + O22H2O ; 化合反应
22、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
【答案】(1)②  (2)一 HCl (3)71∶18
三、实验题。
23、某学校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来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编号 A B C D
反应前/g 55.5 55.3 55.6 55.8
反应后/g 55.5 58.5 54.2 54.8
(1)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四组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两次称量,得到下表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生成物质量___________(填“减少”、“不变”、“增大”)。
(3)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元素质量 D 原子数目 E 分子数目
【答案】(1)AB (2)增大 (3)密闭 (4)AD
四、计算题。
24、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老师利用电子天平和如图装置(图示是托盘天平,为了精细测量,老师改用精确到百位数的电子天平)测定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实验中装置总质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T0 T1 T2 T3
装置总质量/g 190.00 189.78 189.56 189.56
请计算:
(1)实验中成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2)实验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
【答案】(1)0.44g (2)实验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是1.06g。
【详解】(2)设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是x
x=1.06g
答:实验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是1.06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