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摧残(cuī)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h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2.依次选择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省察)。
②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认 辨别)是非。
③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示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懒散)。
A.视察 辨认 启示 懒惰
B.视察 辨别 启迪 懒惰
C.省察 辨别 启迪 懒散
D.省察 辨认 启示 懒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B.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C.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颓唐不安的神气。
D.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所以,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的精神,便是怀疑的态度,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D.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开拓我们的精神。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能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二、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的人,……既然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就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及括号里应填写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舍身求法摧残(cuī)诓骗(kuāng)
不足为据
B.舍生求法 摧残(cuī) 诓骗(kuān)
不足为惧
C.舍身求法 摧残(chuī) 诓骗(kuān)
不足为据
D.舍生求法 摧残(chuī) 诓骗(kuāng)
不足为惧
7.在文段□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8.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三、语言表达
9.根据下面的情境,替小刚和小虎完成对话。(每句不少于15个字)
小刚:好消息!好消息!
小虎:① 。
小刚:听说学校要开运动会了。
小虎:太好了,② 。
小刚:你爆发力强,擅于短跑,这回可得好好露一手。
小虎:③ 。
小刚:我们发挥各自的优势,④ 。
小虎:⑤ 。
四、综合性学习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盛况令人记忆犹新,世界各地最优秀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在“鸟巢”、国家游泳中心等体育场馆,在塞外山峦间的长城边,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
10.我校准备组织一次“强健体魄,难忘冬奥”的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内容。
11.艾伦同学因体重超标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作为班长的你应该怎样劝说他?
12.如果小强同学作为中学生代表,准备电话采访2022年冬奥组委会新闻发言人,请你为小强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自信助人成功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
②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我国著名数学教授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他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从此以后,他笨鸟先飞,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还成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当他还年轻的时候,他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出名了,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一位父亲带儿子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个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我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⑤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作者:张雨。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3.选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证明“自信助人成功”这一中心论点的?
14.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5.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是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
16.从论证方式来看,选文和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王晓河
①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以“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追求,坚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开辟出新奇独特的图式构成与创作技法。隔行不隔理。无论绘画还是其他工作,都要在追求原始创新、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迈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不断在自主创新上寻求突破,在自立自强上夯基筑台。
③从实践看,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钱学森曾告诫,国防科技创新决不能满足于“追尾巴”“照镜子”。习惯于“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味“照镜子”就如同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创新。不满足于模仿,不止步于相似,必须锐意创新“创着干”。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北斗导航、“嫦娥”奔月、量子科技,无不是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的。在应对公共医疗卫生突发事件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病患治疗、疫情防控、疫苗研发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创新之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④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只有气势壮才能本领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热血气概很重要。“搞科技,必须敢搞最尖端的,必须用勇气搏击科技‘浪尖’”,陈定昌院士主动到高精尖领域中探究,遂成为精确制导领域中流砥柱。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面对艰险挑战、繁重任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志,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果敢,方能唤起磅礴之力,打开科技新局面。
⑤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也没有坦途,关键要沉潜心志、打磨功底。“两弹元勋”邓稼先常年风餐露宿,不仅披肝沥胆制定核试验理论方案,还时常深入西北戈壁滩试验场掌握第一手试验资料。“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十年磨一“箭”,率领技术团队解决了复杂力热环境、大质量多干扰分离等世界性难题,探索出大推力火箭研制之路。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技工作者进军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不是因为有奇计妙招,而是因为有“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有“独钓寒江雪”的毅力。“一其心”心无旁骛,“冷板凳”沉静稳坐,“刨根问底”上下求索,“磨杵成针”独具匠心,最终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⑥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砥砺自立自强之志,锤炼独创独有之能,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瞄准薄弱环节协同攻关,一定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删改)
17.认真阅读全文,说说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18.选文开篇引用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19.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0.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搞科技,必须敢搞最尖端的,必须用勇气搏击科技‘浪尖’”,陈定昌院士主动到高精尖领域中探究,遂成为精确制导领域中流砥柱。(句中连用两个加点词语“必须”,有什么好处?)
六、写作题
21.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论证课文 《 怀疑与学问 》 的观点。
写作助手
⑴可以将哪些新鲜的事例或者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
⑵论证的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还有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写作时要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
⑶举例论证不是简单地列举材料,而是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清材料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答案】6.A
7.C
8.将“既然……就”改为“虽……也”。
9.【答案】①看你激动的,有什么好消息值得这么开心呀?;②上次运动会因为有事耽误没参加比赛,这次我要去报名参加100米短跑。;③我们一起吧!你跳远很厉害,去报名肯定能获得好名次的。;④互相鼓励,一起加油!争取拿到好名次。;⑤好的,愿我们都能获得自己期望的名次,加油!
【答案】10.“强健体魄,传承冬奥有我”的校运动会;“难忘冬奥,有你有我”主题班会;“筑梦冬奥,冰雪有情”征文比赛。
11.艾伦同学,你好!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促进学习,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还能帮你有效瘦身,让我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好吗?
12.①请问本届冬奥会同上届相比取得了哪些成绩?②请问冬奥会场馆新增高科技、人性化的设计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哪些技术支持?
【答案】13.①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②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③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
14.举例论证。举伊东布拉格战胜卑微取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的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
15.道理论据。引用名人名言,深刻有力地证明了“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16.选文是立论,直接提出“自信助人成功”的论点并通过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课文是驳论,批驳对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一错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答案】17.无论绘画还是其他工作,都要在追求原始创新、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18.以齐白石创作山水画的事例开篇,自然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19.举例论证。举出“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例,论证了“科技创新关键要沉潜心志、打磨功底”的重要性,有力地支撑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0.两个“必须”既表现了陈定昌院士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决心与气概,又增强了语言气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1.【答案】示例: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见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丁肇中说过:“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我都要保持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的确,不论何时,我们都应有怀疑求真的精神。以前学术界流传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的物体下落速度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落体速度与重量成正比。而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提出质疑。伽利略为了公开他的论断,做了著名的斜塔落体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学说。正是因为一些大胆、智慧和恰到好处的怀疑,促进了人类文明史不断的进步。希望怀疑求真的态度能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