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和雕塑
1.一位历史学家说:“古希腊、罗马人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玩主,琢磨出形形色色的娱乐形式。”其中影响至今、覆盖当今世界的是( )
A.戏剧、诗歌等比赛 B.盛大游行
C.奥林匹克运动会 D.奴隶角斗
2.“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如神明。”因此,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神明,还是希腊传说中的英雄,都具有人的形体,甚至比人更像人。这说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
A.神高高在上,脱离世人
B.神人同形同性
C.人高于神,神服务于人
D.源于古希腊文学
3.右图所示图书 ( )
A.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B.内容表现了古罗马对人体美的崇尚
C.迈出了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在古希腊观念中,神是最完美的人的化身。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表现了健全的灵魂与健美的体魄的和谐统一。如图《掷铁饼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表明古希腊雕塑 ( )
A.削弱了神对希腊社会的影响
B.摆脱了天主教神学思想束缚
C.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D.展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建筑艺术
5.下图是历史古迹——万神庙穹顶。该建筑是 ( )
A.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 B.雄浑凝重的罗马建筑
C.比较典型的希腊建筑 D.高耸入云的埃及建筑
6.(新素材)李华同学在罗马旅游时,听到导游介绍道:“罗马大竞技场围墙的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由地面开始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古代雅典的三种柱式。”这反映出 ( )
A.罗马的建筑技术毫无特色
B.罗马建筑吸取希腊建筑特点
C.罗马人的民族意识感强烈
D.罗马在建筑上凸显中西合璧
7.(创新题)古希腊剧场的设计综合考虑了阳光照射、风向、排水等因素,避免内部空气不流通而影响公民的身体健康。这表明古希腊 ( )
A.科技文化繁荣发达
B.民主政治具有深厚文化基础
C.建筑凸显人文精神
D.戏剧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哲学和法学
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老子 D.孔子
9.(2025深圳期中)古希腊思想家人才济济、思想光芒万丈。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发出时代最强音。他们共同体现了 ( )
A.自由平等的诉求 B.个人主义的哲学
C.真理至上的观念 D.探索世界的精神
10.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诸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将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文化成就与其相应的归属类别连线,正确的一项是( )
①《掷铁饼者》 ②德谟克利特和原子论 ③罗马大竞技场
a.建筑 b.哲学 c.雕塑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a ③-c
C.①-c ②-a ③-b
D.①-c ②-b ③-a
公历的缘起
11.(新情境)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史料可用来研究 ( )
刻在大理石上的“儒略历”片段
A.公历的缘起 B.农业的发展
C.罗马的征服 D.法学的进步
12.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成为公历的基础。这折射出古罗马 ( )
A.注重传承与创新 B.追求华丽宏伟
C.以东方元素为主 D.丧失民族特性
13.(回归教材)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使2月减少至28天,8月变成大月31天,最终形成了“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的历制。这说明公历的发展 ( )
A.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B.形成较大的误差
C.受到统治者的干预
D.推动农业的进步
1.《荷马史诗》是充满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对照《伊利亚特》中的细致描述,发现了特洛伊古城。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 )
A.是严谨的史学巨著
B.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可靠的原始史料
D.是希腊的唯一史料
2.(新情境)2024年6月南京博物院举办“爱琴的荣耀”特展,其中展品之一“阿伽门农的面具”是由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在特洛伊买下一块地发掘获得的。“阿伽门农的面具”与《荷马史诗》中的描写非常吻合,它作为一件重要“物证”轰动一时。材料中的物品和《荷马史诗》可以用来研究 ( )
阿伽门农的面具
A.人类文明的艺术起源 B.西方近代哲学和法学变迁
C.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历程 D.早期希腊社会变化发展
3.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与人的形象和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
A.包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
B.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点
D.是世界文学发展的源头
4.(2024黔南州中考)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活”。从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扩大城邦公民权利
B.展现古罗马的哲学成就
C.关注对人本身的研究
D.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5.(2025衡水冀州区期中)随着帝国的扩张和商业的发展,社会上各种新的矛盾日益凸显,罗马缺乏一个适用于外来人口以及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关系的法律。针对这一情况,罗马帝国 ( )
A.颁布了成文法 B.建立了元首制
C.编制了儒略历 D.推行了万民法
6.历史主题的归类和概括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图为小艾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的课堂笔记。其中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主题是 ( )
A.两河流域文明成果
B.古印度文明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古代中国文化
7.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廊柱环绕,使用柱子装饰,帕特农神庙是其典型代表,这一特点在古罗马建筑上也有体现,从罗马大竞技场遗址中可直观看到。这说明 ( )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遗址 古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A.罗马法律系统高度完善
B.罗马全盘移植希腊文化
C.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
D.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古罗马高架引水渠 图2 罗马大竞技场
图1:古罗马高架引水渠建于公元2世纪初,从山区至塞戈维亚市区,总长一万六千多米,用两万多块巨石建造。进入市区后,水渠转入地下,这些引水渠入城后分成一条条小水渠,送往各居民区,这座高架引水渠是塞戈维亚最古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该建筑为市民提供用水之便,并成为城市一道鲜活靓丽的风景。
图2:罗马大竞技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风格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1)根据图片和文字,你能得出哪些信息点 (写出三点)
(2)依据材料说出罗马建筑的特点。
(3)请你依据材料判断哪一建筑对国家、人民更有利,并说出理由。
9.(时空观念)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下面是某学习小组截取的部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美图片、精彩语句和突出成就的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
【哲人雕像】
图1 图2 图3
(1)上面是三个著名哲学家的雕像,其中,图1人物提出了“原子论”,他是谁 图2人物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他是谁 图3人物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谁 此人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建筑典范】
图4
(2)上图中建筑的名称是什么 以它为代表的古希腊神庙建筑的特色是什么 这一时期古罗马的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学读本】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伊利亚特》
(3)材料出处的《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的组成部分之一。《荷马史诗》的地位如何
【法学渊源】
图5
(4)图5的法学成就是哪国的 它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你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有何感想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C 解析: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公元前776年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为全希腊的运动会,一直延续至今,古希腊成为今天奥运会的发源地。故选C。
2.B 解析:“具有人的形体,甚至比人更像人”说明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故选B。
3.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故选A。
4.C 解析:古希腊雕塑通过塑造神的形象,展现了人的健全灵魂和健美体魄,体现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即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故选C。
5.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是古代穹顶式建筑的典范。故选B。
6.B 解析:据“罗马大竞技场围墙的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由地面开始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古代雅典的三种柱式”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大竞技场的修建采取了古代雅典的三种柱式,说明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故选B。
7.C 解析:“避免内部空气不流通而影响公民的身体健康”说明古希腊建筑在建造时充分考虑到了对人的关怀,凸显了人文精神。故选C。
8.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故选B。
9.D 解析:“原子论”“认识你自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充分说明古希腊的哲学家注重对世界知识的不懈探索,充分体现了探索世界的精神。故选D。
10.D 解析:《掷铁饼者》是古代希腊雕塑的杰出成就,和c相对应,排除A、B;德谟克利特和原子论是古代希腊重要的哲学成就,与b对应,排除C。故选D。
11.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故选A。
12.A 解析:“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说明古罗马的儒略历继承和借鉴了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故选A。
13.C 解析:“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屋大维人为地促使历法发生了变化。故选C。
能力提升
1.B 解析:据“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对照《伊利亚特》中的细致描述,发现了特洛伊古城”可知,《荷马史诗》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正确;《荷马史诗》本质是文学作品,充满神话色彩,不是史学著作,不是可靠的原始史料,更不是希腊的唯一史料,排除A、C、D。故选B。
2.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阅读《荷马史诗》和出土文物相互对照,可以对当时希腊的社会状况进行了解。故选D。
3.C 解析:“都与人的形象和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说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源自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形象,古希腊神话具备神人同形同性特点。故选C。
4.C 解析:“认识你自己”“人生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活”说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都非常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故选C。
5.D 解析:依据“缺乏一个适用于外来人口以及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关系的法律”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其版图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原来的公民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此罗马制定了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故选D。
6.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荷马史诗》、雅典帕特农神庙、苏格拉底、《十二铜表法》是古代希腊、罗马在建筑、文学等各个方面的成就和杰出代表人物。故选C。
7.C 解析:根据题干“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廊柱环绕,使用柱子装饰……这一特点在古罗马建筑上也有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故选C。
8.(1)建筑名称、建筑时期、建筑材料、建筑用途、建筑地位。(任答三点即可)
(2)吸收了希腊建筑风格并有所创新或坚固结实,华丽宏伟。
(3)图1。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9.(1)图1:德谟克利特。
图2:苏格拉底。
图3:亚里士多德。
历史地位: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名称:帕特农神庙。
特色: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特点: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3)《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4)国家:古代罗马。
地位和影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5)古希腊罗马文化成就斐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杰出人物的不懈努力造就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给后世留下了珍贵遗产;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古代文化的精华和近现代文化的范本;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