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兴起
1.(传统文化)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下图中基督教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3.(新情境)小光和同学们开展以“宗教”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下面是小光收集到的部分资料。据此可知他研究的是 ( )
产生时间:1世纪。 产生地区:巴勒斯坦地区。 传道者的宣传:耶稣是救世主。 其他: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4.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这表明基督教( )
A.是穷人的宗教
B.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C.已成为世界性宗教
D.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法兰克王国
5.(名师原创)法兰克历史学家格雷戈里在克洛维去世半个世纪以后,开始撰写《法兰克人史》。在书中,他称克洛维是“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这是因为克洛维 ( )
A.建立了强大的日耳曼帝国
B.皈依基督教
C.统治时期版图不断扩张
D.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
6.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据此可判断这个国家是 ( )
A.奥斯曼帝国 B.巴比伦王国
C.法兰克王国 D.罗马共和国
7.克洛维对部下说:“这些信奉阿里乌斯教派的人占据着一部分高卢土地,使我深感厌烦。那么,让我们向着那里前进,凭着上帝的帮助,把这块地方拿过来置于我们的管辖之下。”这表明 ( )
A.克洛维目标是消灭阿里乌斯教
B.克洛维扩张是为了宣传基督教
C.克洛维利用宗教信仰进行扩张
D.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
8.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8世纪,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这段历史说明 ( )
A.西欧封建统治者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法兰克王国统治者凌驾于教皇之上
C.罗马教皇权力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
D.中世纪欧洲神权与王权的互利关系
9.(项目化学习)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知识结构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A.克洛维运用封君封臣制度建立法兰克王国
B.法兰克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C.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与基督教兴起密切相关
D.查理曼帝国因外族入侵分裂为三个国家
封君与封臣
10.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形成于 ( )
A.古巴比伦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11.(新情境)1167年,亨利伯爵为了得到封地,宣誓说:“我向主教效忠是因为我接受了主教所赐予的封土。”同时主教许诺为亨利伯爵提供骑士,为他平叛、服役。这反映的是 ( )
A.罗马共和国 B.封君封臣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12.下图是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据此可知,下列选项中表述最为正确的是 ( )
A.与中国西周分封制完全相同
B.一个人不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体现了封君和封臣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3.49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从此获得基督教会支持。6—7世纪的西欧,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是在修道院。这样,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这些反映了 ( )
A.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一片黑暗
B.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平起平坐
D.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的一切权力
查理曼帝国
14.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当时的统治者是 ( )
A.克洛维 B.屋大维
C.查理 D.凯撒
15.下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公元800年圣诞节,法兰克王国君主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
A.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
B.查理大帝掌握了教会权力
C.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
D.标志着法兰克王国正式形成
16.在历史上,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原本是一家,后来分裂形成了这三个国家。这个“一家”指的是 (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查理曼帝国
1.(2025邢台信都区月考)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与这些节日有关的宗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该“宗教”是 (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2.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基督教徒,他和他的三千名士兵一同皈依了基督教。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 )
A.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D.强化了封君封臣制
3.(易错题)历史绘画可以反映和印证历史。右图《克洛维受洗》集中反映了 ( )
A.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因素的结合
B.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的结合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的结合
D.无条件赏赐与有条件分封的结合
4.(2025保定二中分校月考)下面是关于封君封臣制度的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
A.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B.封君封臣制度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所有封臣都必须效忠国王
5.(回归教材)公元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教皇这一举动表明 ( )
A.查理已成为基督教的最高领导者
B.教皇屈从查理统治,满足其无理要求
C.查理维护并扩展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D.基督教势力衰弱,教皇想保护自己的地位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做一个领主的军事附庸,这个封臣便从领主那里得到“采地”,就是或多或少的土地和奴隶,这样便可使“效忠的人”完全投入军役中去。在授予封建封地的仪式上——从8世纪末起已系统化——封臣先行“臣从礼”和“宣誓效忠”,而给予采地则单独进行。
——据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材料二:到8世纪末,其帝国从北海扩展到比利牛斯山脉,从大西洋扩展到东欧的斯拉夫地区,查理曼成为西方无可争辩的征服者。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为他举行加冕称帝仪式,以承认他的最高地位。加冕那天,集会的民众大声高呼:“生命和胜利,永远属于伟大上帝的受冕者。”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查理为建立和巩固强大的帝国所采取的内外措施。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
7.(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兰克人在克洛维一世的带领下占领了这块地方,这样一来,法兰克人的地盘就一直延伸到了卢瓦尔河畔。克洛维本来只不过是众多法兰克小国王中的一个,他接受了依然有作用的罗马管理机构,消灭其他法兰克小王国,建立了一个日耳曼人—罗马人的国家。
——摘编自《西方政治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克洛维为接受“依然有作用的罗马管理机构”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采邑制是一种有条件的占有制,接受采邑的豪绅显贵,必须提供自备马匹、武器的骑兵,上下之间结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封君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要宣誓为封君效忠,随时应召为封君作战。
(2)根据材料二,说明欧洲采邑制的纽带及8世纪前期进行的与此相关的改革的基本内容。
材料三: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3)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西欧的封君与封臣之间存在着哪些权利与义务。这一关系有何特点
材料四: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欧洲政治资料汇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提到的查理曼政权为“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所采取的措施。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解析:根据“1世纪”“耶稣”“救世主”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可以查到的宗教是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教,基督教宣扬耶稣是救世主,B正确;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排除A;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排除C;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初,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故选B。
2.A 解析:A地区主要是欧洲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基督教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故选A。
3.A 解析:据材料中的“产生时间”“产生地区”“耶稣”“天堂”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宗教是基督教。故选A。
4.B 解析: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基督教教义变化导致的结果是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故选B。
5.B 解析: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蛮族王国”,最为强大的是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为了稳固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推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这样克洛维由“蛮族”首领转变为“圣徒”国王。故选B。
6.C 解析:从年代尺中国家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得出该国是法兰克王国。故选C。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洛维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根据“凭着上帝的帮助,把这块地方拿过来置于我们的管辖之下”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利用宗教信仰进行扩张。故选C。
8.D 解析: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国王给教会土地和财产,借助教会的力量巩固统治,教会则给国王加冕,给予其崇高荣誉,两者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故选D。
9.B 解析:据材料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鼓励基督教发展,说明法兰克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紧密相关。故选B。
10.C 解析:封君封臣制度形成于法兰克王国时期。故选C。
1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中封臣在获得土地的同时要对封君效忠,在封君需要时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封君同时也有义务保护封臣的安全,和材料中的描述相符。故选B。
12.D 解析:从图片文字的表述不难看出封建帝王与大小封建主之间存在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故选D。
13.B 解析:据“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可知,虽然国王控制着世俗政权,但是精神生活却被基督教领导,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故选B。
14.C 解析:根据“8世纪”“法兰克王国”和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因此当时的统治者是查理,C正确;克洛维是5—6世纪法兰克王国国王,时间不符,排除A;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B;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D。故选C。
15.A 解析:据图解可知,800年的圣诞节,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接受教皇加冕。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故选A。
16.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了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选D。
能力提升
1.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故选A。
2.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克洛维在位期间,皈依基督教,在教会的支持下逐渐巩固了统治,扩展了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故选A。
3.C 解析:《克洛维受洗》反映的是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是法兰克王权与教权结合的标志,C正确;A、B、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
4.A 解析:从示意图中内容不难看出国王与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都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故选A。
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理继任法兰克王国国王后,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教会势力越来越大,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说明查理维护并扩展了基督教会的势力,C正确;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不可能领导基督教,A错误;同样,教皇也不可能屈从国王的无理要求,两者之间是利益交织的,B错误;查理担任国王期间,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D错误。故选C。
6.(1)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
(2)对外进行扩张征服;对内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取得教会的支持。
(3)封建时代的欧洲或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7.(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2)纽带:土地的封赐。
基本内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3)权利与义务: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