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纵观历史,瘟疫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隐患。公元541—542年,地中海地区发生了大规模鼠疫,近三分之一人口丧生。当时统治该地区的是 ( )
A.古巴比伦王国 B.罗马共和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2025大连期中)把他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之中,主要是因为《罗马民法大全》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这部法律文献重新表述了罗马法律,具有权威性。“他”应是( )
A.凯撒大帝 B.亚历山大大帝
C.屋大维 D.查士丁尼一世
3.(回归教材)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 )
A.罗马法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4.(易错题)《查士丁尼法典》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 )
A.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B.消除战争的社会隐患
C.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 D.协调统治的内部矛盾
5.下图所示的两部文献,其呈现的文明的共同点是 (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罗马民法大全》
A.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B.疆域广阔
C.统治中心在罗马 D.都是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6.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奴隶经主人同意可以任神职,如未经同意而任职一年以上也不得追回;被释放的奴隶亦可任元老院议员或高级官职。这表明 ( )
A.奴隶制度彻底瓦解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C.元老院形同虚设 D.法律存在明显漏洞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7.(新情境)1403年西班牙国王遣使觐见帖木儿大帝,使臣途经君士坦丁堡,在回忆录中提到,希腊人也称此地为伊斯坦布尔(见《克拉维约东使记》)。但西方国家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坚持称此地为君士坦丁堡。可见,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主要是由于 ( )
A.奥斯曼帝国的侵略 B.拜占庭帝国建立
C.西方国家传统习惯 D.民间人士的推动
8.历史学家迈尔斯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艺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 )
A.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希腊文化
B.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9.拜占庭帝国在各个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使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它挽救了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它们同它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这段材料说明 ( )
A.拜占庭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最大
B.欧洲经济活动的中心在拜占庭
C.拜占庭文化随帝国灭亡而消失
D.拜占庭文明对后世文明影响深远
10.(易错题)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B.1453年,奥斯曼人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C.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基督教学者带着古希腊学术的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D.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法内容包括诉讼程序、债权、所有权、家长权、继承权、宗教法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该法适应了当时罗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摘编自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材料二: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该法典由四部法律构成,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的名称并且概括该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法典编撰的背景和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1.下图是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从中能够能得到的信息是 ( )
A.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拜占庭帝国受到阿拉伯帝国袭扰
C.西班牙成为帝国领土的一部分
D.法老是帝国最高统治者
2.(2025岳阳临湘月考)《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提供债权担保还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审判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
A.罗马法充分保障平民的利益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执法者拥有任意判决的权力
3.依据下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
首都:君士坦丁堡
法律:《罗马民法大全》
灭亡: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A.查理曼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巴比伦王国 D.拜占庭帝国
4.(新考法)“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上述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 ( )
A.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
B.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C.孕育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
D.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
5.(历史解释)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强盛的帝国】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帝国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熠熠的法制】
材料二: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2)《罗马民法大全》是由哪四部法律文献组成的 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独特的文化】
材料三: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3)材料三说明拜占庭文化有何特点 其在世界上产生过哪些重大影响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在公元541—542年,统治地中海地区的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故选D。
2.D 解析: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汇合在一起,合称《罗马民法大全》。故选D。
3.B 解析:“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说明罗马法一方面保护债权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强调不可过多地剥夺债务人的财产所有权,所以罗马法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故选B。
4.A 解析:根据“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可知,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A正确;B、C、D均不符合材料,排除。故选A。
5.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是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查士丁尼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命人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等法律文献,合称《罗马民法大全》,二者都是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故选D。
6.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奴隶可以担任神职,也可以在被释放以后,担任元老院议员或高级官职,从而证明当时奴隶的地位得到了改善。故选B。
7.A 解析:据“西方国家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坚持称此地为君士坦丁堡”可知,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应该和奥斯曼帝国的侵略相关。故选A。
8.C 解析:据“台伯河畔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其建立的法律体系,《罗马民法大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世界影响深远。故选C。
9.D 解析:“它使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并将它们同它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说明拜占庭文明对后世文明影响深远。故选D。
10.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是对拜占庭帝国的看法,属于历史结论。故选D。
11.(1)名称:《十二铜表法》。
意义:适应了罗马发展的需要,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保障了平民的利益。
(2)背景: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要求把反映本阶级意志的法律固定下来,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影响:奠定了后世法学特别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研究民法学的重要文献。
(3)民主法制建设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符合国家的国情。
能力提升
1.A 解析:从拜占庭帝国的范围不难看出整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几乎成了帝国的内海。故选A。
2.C 解析:“大法官们在审判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作为担保人”说明罗马法在实践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具有灵活性。故选C。
3.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时期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1453年奥斯曼人进攻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故选D。
4.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希腊古籍,为后来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排除A、D;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排除C。故选B。
5.(1)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战略要地,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2)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特点:兼收并蓄、独具特色。
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