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属于阿拉伯民族。下列与这一民族有关的是 (  )
A.创立伊斯兰教 B.修建金字塔
C.发明阿拉伯数字 D.开通丝绸之路
2.(名师原创)“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通,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材料叙述的是伊斯兰教 (  )
A.创立的背景 B.基本教义
C.创立的影响 D.创立过程
3.托尔斯泰曾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  )
①7世纪初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年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③著有《医学集成》一书 ④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作为一个成功的传道士,穆罕默德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愿望,满足了当时的要求。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体现出的“时代的愿望”是 (  )
A.对外扩张,建立阿拉伯帝国
B.结束分裂,统一阿拉伯半岛
C.吸收学习,沟通东西方文化
D.勇于创新,创造阿拉伯文化
5.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发出“一切穆斯林都是兄弟”的号召,呼吁所有人打破过去部落氏族的界限,放弃仇视,在宗教的前提下团结为一个整体。这种做法 (  )
A.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快速形成
B.拓展了阿拉伯帝国的疆域领土
C.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D.推动了麦地那商业贸易大发展
6.(新情境)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
A.人类文明的起源
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
阿拉伯帝国
7.(2025淄博张店区月考)“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他们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他们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这些征服活动最终确立了哪一帝国的版图 (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8.从下图能够得到的信息是 (  )
A.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B.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C.阿拉伯帝国重视文化的发展
D.阿拉伯帝国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阿拉伯文化
9.(传统文化)阿拉伯艺术同文学一样绚丽多彩,集中体现在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上述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
A.开放包容、相互交融 B.广泛吸收、全盘照搬
C.兼容并蓄、独具特色 D.保守狭隘、独具一格
10.这部著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相传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少女,自愿嫁给生性残暴的国王山鲁亚尔。她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每每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刚好天亮。国王想听完故事,不忍惩罚她。就这样过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头偕老。因此它又名《一千零一夜》。据此判断,材料反映的这部著作是 (  )
A.《十二铜表法》   B.《天方夜谭》
C.《罗马民法大全》   D.《荷马史诗》
11.小杜同学在学习某文明成果时,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处应补充的内容是 (  )
A.古印度文明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拜占庭帝国文化成就 D.阿拉伯文化成就
1.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将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主要靠 (  )
A.政治口号 B.侵略扩张
C.宗教信仰 D.个人魅力
2.(名师原创)“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进行完善、总结、归纳。”材料中“该国”是指 (  )
A.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2025唐山路南区期中)《天方夜谭》中著名的故事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相传其是一位宰相的女儿给国王讲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的真正来源是印度、希腊和埃及等地区的神话。由此可知,阿拉伯 (  )
A.文学艺术繁荣兴盛 B.女性文化水平较高
C.继承融合多种文化 D.文学植根于古希腊
4.9世纪,阿拉伯帝国的钱庄开始经营放款、汇兑业务,并设计出完善的支票和信用票。支票持有者可以在偏远的城市兑换成现金。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
A.商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B.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C.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在数学上取得突出成就
5.“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  )
A.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B.使基督教成为世界宗教
C.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D.将玉米传播到欧亚大陆
6.(社会热点)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确认穆罕默德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最大的人物。他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麦克·哈特观点的是 (  )
A.创立伊斯兰教
B.建立起统一的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C.在麦加传教
D.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7.“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  )
A.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B.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
C.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D.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
8.(历史解释、时空观念)阿拉伯帝国是中世纪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帝国,其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历史解释·分裂与统一】
材料一: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特征。
材料二: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
(2)上面示意图中“    ”处内容是什么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成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时空观念·扩张与传播】
材料三:游牧民族的征战使古老的农耕文明受到巨大冲击,甚至遭到毁灭,如日耳曼人和蒙古人。阿拉伯人则不同,他们在吸收融合被征服地区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并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失落的文明,点燃起文艺复兴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摘编自尚劝余《阿拉伯帝国》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认为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A 解析:与阿拉伯民族有关的是“创立伊斯兰教”。故选A。
2.A 解析:“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叙述的是伊斯兰教诞生的相关背景。故选A。
3.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迁居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通过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把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①②④符合题意。《医学集成》与穆罕默德无关,排除③。故选A。
4.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不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时代要求应是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故选B。
5.C 解析:据“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发出‘一切穆斯林都是兄弟’的号召,呼吁所有人打破过去部落氏族的界限,放弃仇视,在宗教的前提下团结为一个整体”和所学知识可知,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故选C。
6.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出现在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地区。故选D。
7.D 解析:据“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国是阿拉伯帝国。故选D。
8.B 解析:阿拉伯帝国东到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南包整个半岛,北到黑海和里海,再结合世界地图可知四个地方分别涵盖亚、欧、非三大洲。故选B。
9.C 解析:依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可知,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积极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特色,兼容并蓄,并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C正确;材料反映阿拉伯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但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吸收阿拉伯文化,无法体现“相互交融”,排除A;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而不是全盘照搬,排除B;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而不是保守狭隘,排除D。故选C。
10.B 解析:根据“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又名《一千零一夜》”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部著作是《天方夜谭》,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正确;《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均是古代罗马的法律,排除A、C;《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排除D。故选B。
1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谈》是阿拉伯的一部著名文学著作,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其编撰的《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人奉为经典,故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均属于阿拉伯的文化成就。故选D。
能力提升
1.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且利用宗教的力量团结广大穆斯林,为实现阿拉伯半岛统一作出巨大贡献,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故选C。
2.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借助了伊斯兰教的力量,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故选D。
3.C 解析:“这些故事的真正来源是印度、希腊和埃及等地区的神话”说明阿拉伯文化中融合了古代印度和希腊等地区的文化。故选C。
4.A 解析:“钱庄开始经营放款、汇兑业务,并设计出完善的支票和信用票”“可以在偏远的城市兑换成现金”属于商业经营活动中财务流通的重要手段,说明当时阿拉伯人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故选A。
5.A 解析:据“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故选A。
6.B 解析:穆罕默德在位时,阿拉伯半岛虽基本统一,但并未建立帝国,建立起统一的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是穆罕默德的继承者。故选B。
7.D 解析:据“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和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文化中呈现的古希腊文化影响了欧洲中世纪,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因为文艺复兴本身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阿拉伯人则是这些文化重要的传播者。故选D。
8.(1)部落间相互仇杀;信仰不统一,盛行多神崇拜。
(2)内容: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因素:伊斯兰教的推动;穆罕默德的领导。
(3)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文艺复兴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