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总结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总结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3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总结提升
一次改革:日本大化改新
一大宗教:伊斯兰教
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一个集团:武士集团
两大主线:以大化改新步入封建社会的日本;以伊斯兰教传播推动半岛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三大成就: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医学集成》和《医典》,《天方夜谭》
1.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
项目 暴力冲突 和平交往
史实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
影响 暴力冲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平交往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认识 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都是古代文明传播和发展的方式,共同促进了古代世界文明的进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现代国家交往中应坚持和平交往、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初
创立地点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相关人物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主张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独尊安拉
备注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对外扩张
3.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与发展之间的联系
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的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同时,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使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因此,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日本历史上的三次腾飞
三次腾飞 事件、表现 时间
第一次腾飞(古代) 大化改新 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7世纪中期
第二次腾飞(近代) 明治维新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1868年
第三次腾飞(二战后) 民主化改革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70年代
1.(2024牡丹江中考)“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罗马扩张 B.城市自治 C.大学兴起 D.大化改新
2.(2024新疆中考改编)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土地兼并的推动
3.(2024呼和浩特中考)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的欧洲,几乎荡然无存。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它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可见阿拉伯人对欧洲文化的贡献是 (  )
A.改头换面 B.破旧立新 C.承前启后 D.去伪存真
4.(2024武汉中考)九(3)班开展历史主题辩论会,正方辩手准备了下列论据材料。由此判断,他们陈述的观点是阿拉伯帝国 (  )
数学:将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改造成“阿拉伯数字”,并传入欧洲。 文学:《天方夜谭》生动反映了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 医学:《医学集成》总结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医学知识,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A.注重法治建设
B.垄断亚非欧贸易
C.建立国际秩序
D.沟通东西方文化
5.(2024贵州中考)对下图两大帝国的相似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  )
图1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图2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A.疆域都横跨亚、非、欧三洲
B.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C.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D.都是奴隶制帝国
6.(2024青岛中考)“这个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座一流的大都市,是中世纪穆斯林世界的知识殿堂,它的繁华给《天方夜谭》里的故事提供了灵感。”这个帝国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7.(2024贵州中考)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B.公元前5世纪,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C.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D.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8.(2024兰州中考)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说明阿拉伯人 (  )
A.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B.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垄断了亚欧之间的商贸
D.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9.(2024河南中考)12世纪,阿拉伯人的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医典》等传入欧洲,并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可见,古代阿拉伯 (  )
A.统治疆域辽阔
B.翻译事业兴盛
C.文化成就显著
D.大学教育普及
10.(2024济南中考)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军事征服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刺激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促进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1.(2024广西中考)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  )
A.科技的发展
B.文学的兴盛
C.社会的转型
D.制度的革新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大化改新开始,大化改新主要向中国唐朝学习,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经过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选D。
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广泛学习中国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中国城市布局极有可能在日本城市中出现。故选C。
3.C 解析:“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它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表明阿拉伯学者在保存和传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这些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阿拉伯人对欧洲文化的贡献是承前启后。故选C。
4.D 解析:据“将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改造成‘阿拉伯数字’,并传入欧洲”“印度、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可知,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承担着桥梁的作用。故选D。
5.A 解析:从图片内容不难看出古代的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领土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故选A。
6.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时期的著作。故选D。
7.C 解析: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C将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评判。故选C。
8.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故选B。
9.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数学、医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故选C。
10.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军事征服在给世界各地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故选C。
11.A 解析:“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属于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上述知识的传播必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