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列 夫 · 托 尔 斯 泰茨威格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2.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和比喻、夸张等修辞的运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60年的文学巨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最为著名。托尔斯泰一生都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他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1—5)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着重刻画托尔斯泰非同寻常
的眼睛。研读赏析:1、作者是怎样揭示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的?
2.概括他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
3、你能找出多少关于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呢?研读赏析:4.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5.归纳一下,1-5小节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
6.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其含义。
7.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何特殊之处?①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
②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了丰富的感情
③托尔斯泰的眼睛威力无穷
④赞美了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8.前面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现在写了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
作用: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这种写法叫“欲扬先抑”。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9.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你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拓展延伸肖像描写之秘诀:画龙点睛法
“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托尔斯泰一生都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到晚年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财产和贵族身份,甘愿做一个农民,最后病死在一个小站上。
他逝世后,被埋葬在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中,这个土堆无人守护,也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却被茨威格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是一位及普通又不平凡的人,是一个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小结:作业 课下读托尔斯泰的小说,并与大家分享。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2.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和比喻、夸张等修辞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二、预习检查
自主学习反馈小组互换,检查课前预习,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
1、看书面,看态度。
2、看正确与否。
3、听写。
4、评出最善于预习的同学。
三、作者、作品介绍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2.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60年的文学巨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最为著名。托尔斯泰一生都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他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
三、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1—5)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着重刻画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须发特点
(2)面部轮廓
(3)面容表情
(4)长相平平
(5)令拜访者失望
3.精读第二部分(6-9),找出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的语句。
(1)目光犀利
(2)感情丰富
(3)眼睛威力
(4)赞美眼光
四、研读赏析
1.作者是怎样揭示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的?
描写外貌
2.读(1—5)段,概括他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
多毛,浓密的胡须
3.你能找出多少关于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呢?
(1)胡子:“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第1段)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第1段)
(2)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第1段)
(3)头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第1段)
(4)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第2段)
4. 拜访者的态度怎样?
疑惑、惊讶、尴尬。
5.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平庸丑陋、大众化。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6.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其含义。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第7段)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第8段)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第8段)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第6段)
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第6段)
7.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何特殊之处?
①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
②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了丰富的感情
③托尔斯泰的眼睛威力无穷
④赞美了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8. 前面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现在写了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
作用: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这种写法叫“欲扬先抑”。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9. 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你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五、拓展延伸
肖像描写之秘诀:画龙点睛法
1.“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
王熙凤: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泼辣,直爽 。
3.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罗贯中《三国演义》
关羽:重情义、正义,同时也一个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
六、课堂小结
托尔斯泰一生都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到晚年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财产和贵族身份,甘愿做一个农民,最后病死在一个小站上。他逝世后,被埋葬在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中,这个土堆无人守护,也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却被茨威格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是一位及普通又不平凡的人,是一个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
课下读托尔斯泰的小说,并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