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修辞立其诚》教案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教师 学生班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修辞立其诚》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第4课“自读”课文,本单元是经典理论著作为主题的单元,单元目标要求有:1、通过研读经典理论文章,获得思想启迪,提升思维品质。2、阅读时要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感受文章强大的思想力量。3、注意欣赏文章的论证艺术,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禁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3、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媒体 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框架 教学内容
一、 作者简介,导入新课 一、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当代哲学家和哲学史家,被学界誉为“国学大师”。他长期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特别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有广泛和深远影响。 二、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4月,当时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部分作家心浮气躁,甚至一些文人学者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创作一些吸引眼球的作品。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下本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题 《周易》:“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爻辞说:“有才德的君子白天勤奋努力,夜间认真反省,纵然处境困难,终究没有灾难。”) 《易传·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老先生说:“君子努力培养德行,增进学业。以忠信来修养德行,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本人事业的立足点。) 孔颖达《周易注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二、阅读全文,概括文章论证过程并解释本文中“修辞立其诚”指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修辞立其诚 第二部分(2-5):阐述概念内涵——“立其诚”三层含义(是什么) 第三部分(6-10):联系实际,指明解决问题之道(为什么、怎么办) 第四部分(11):深化认识,亮明个人态度见解 “修辞立其诚”指作文、为人都要讲真话、说实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三、 细读课文,具体分析 一、3、4、5段在论述方法上有何相同点?论述效果有何不同? 相同点:都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展开具体论述 论述效果的不同: 第3段:从“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以及属性相异的文学来论述,体现论证的严谨性。 第4段:从浅、深两个层次展开,并引用古语印证,做后得出结论,逻辑感强,有说服力。 第5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之道,也是立身治学之道,作者是怎样由“修辞”说到“为人”的呢? 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分析论述 2-5:主讲“修辞”立其诚 6: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7-10:主讲“为人”“治学”立其诚 “为人”“治学”立其诚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认识世界中主客观问题: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2、端正学风 3、社会现象:说真话不易,但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根据文本找出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主观的干扰,讨好于时尚,世事的纷繁,不正常的社会关系 概括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论证结构清晰严谨: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主体部分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遵循由浅入深的思路;中间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 论证方法综合多样:多出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采用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论部分新颖巧妙:通过引用《易传·文言》里的名言来引出中心论点。 论证语言理性严谨,深刻中富含理趣,且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四、 深入探究,启迪思考 本文论述“修辞立其诚”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为文为人要“真” 从著书立说来看,“修辞立其诚”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真实可信。 从人生修养来看,“诚”即为人处世要做到真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堂堂正正。在当今这个能自由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时代,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会极度放大,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 二、联系作者 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先生无论逆境顺境,都做到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始终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作为一生的立身之则。 三、课外补充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礼记·中庸》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