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1.“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材料概括了文艺复兴运动的 (  )
A.成就 B.局限性
C.实质 D.历史背景
2.“(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材料中的“他们”应是 (  )
A.农奴 B.手工业者
C.市民阶层 D.贵族
3.(跨美术学科)下面两幅画作均创作于1500年前后,左图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画像,是教会严格认定的人物像标准样式,只有基督(或圣母)可以把正面形象给观众,即便教皇也只是“人”,只能露半张脸。右图德国画家丢勒的自画像,是欧洲千百年来第一次将“人”的身姿和脸庞“完全摆正”的画作。丢勒此幅作品最能体现的思想是 (  )
A.“民主、共和” B.“神权至上”
C.“人是世界的中心” D.“君权神授”
4.(易错题)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
A.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的封建神学思想淡薄
D.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5.“文艺复兴时代……偶像破坏矣……而代之以无数之新头脑,奔逸驰放,各极其致,真蝉蜕时代之大观也。”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 (  )
A.古典文化复兴 B.自然科学产生 C.个性得到解放 D.资本主义发展
6.“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他们很快超越了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范畴……”材料中“超越了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范畴”指的是 (  )
A.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主张理性地认识世界
D.推翻封建制度
7.(2024—2025唐山丰润区期末)从14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关于这场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②是对古典文化的继承更是创新 ③成就多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④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多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并非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生产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以及这场运动采取的方式。
(2)据材料二,简述作品①作者研究文艺复兴史的方法。
(3)作品①、②作者对文艺复兴的叙述有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本书的观点 (写出作品序号即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但丁
9.小明是个文学爱好者,他想了解能体现人类追求以人为中心,反对封建神权思想的作品。他应该阅读下列哪本书 (  )
A.《荷马史诗》 B.《十二铜表法》
C.《神曲》 D.《天方夜谭》
10.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  )
A.奴隶时代、封建主义时代
B.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11.(名师原创)但丁早在1300年左右就写了《神曲》,反对教皇独裁,但被关入狱中而死。但丁的作品影响到了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到处演讲,他把自己的文艺思想和学术思想称之为“人学”。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材料旨在说明 (  )
A.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B.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都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C.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D.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达·芬奇
12.(2024烟台中考改编)英文单词“Renaissance Man”通常指全才人。达·芬奇是“Renaissance Man”的典型代表,他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于一身,他身上所展现的人的力量、潜能、创造能力,体现了(  )
A.人文主义 B.法治精神 C.民主主义 D.君权神授
13.(跨美术学科)艺术家丢勒(AlBrecht Durer)被誉为“德国的达·芬奇”,其在1502年所画《野兔》从毛发质感到瞳孔光线都刻画得细腻逼真,展现了透视、比例、骨骼等当时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从中可知画家 (  )
A.将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相结合
B.深刻批判了教会腐败和封建伦理道德
C.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D.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14.《蒙娜丽莎》成功塑造了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的形象。画家结合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的表现规范,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迷人的微笑,将光影与空间有机结合,使得画面和谐、统一。对于该画作的历史价值解读正确的是 (  )
A.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遗产
B.反映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社会风貌
C.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审美追求
D.见证了意大利城市工商业的繁荣
莎士比亚
15.(2025唐山路北区月考)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作品 (  )
A.主张自我中心 B.传播自由平等
C.呼吁暴力革命 D.体现人文主义
16.某同学自编历史剧本,出现以下片段:一位商人慕名①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②拜会了文艺复兴先驱莎士比亚,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④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应该修改的片段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观察以下14—16世纪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示意图。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神权意识的加强
B.人文主义的强化
C.绘画技术的提高
D.浪漫色彩的出现
2.“封建神学严重扼杀了人们的智能。人文主义者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发展人的个性,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这说明文艺复兴旨在 (  )
A.解放人们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
C.发展社会经济 D.恢复古典文化
3.“文艺复兴”是指在许多领域都是专家且有才华的人所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此词源自15世纪阿尔贝蒂的观念“一个人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只要他愿意”。这一词汇 (  )
A.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B.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
C.蕴含了宗教神学色彩
D.构建了社会发展蓝图
4.右图为达·芬奇笔记中的人体解剖素描图,他在笔记中说:“熟悉人体经络、肌腱特性的画家,在表现肌体动作时会比较得心应手。”由此可知他 (  )
A.完全摆脱了宗教的影响
B.将科学精神运用于艺术创作
C.热衷于绘画健壮的男人
D.不满教会对人们精神的控制
5.14世纪时,意大利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上述变化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
A.使封建神学被人抛弃
B.不断地融入市井生活
C.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
D.使西欧步入近代社会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意大利家具的设计理念被赋予了人文主义的气息。意大利人热衷于对自然积极探索,其家具多用本土的胡桃木、橡木等,纹理细腻。装饰图案有充满人性化的天使等神话故事人物,也有徽章、战争胜利场面等多种题材,体现该时期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人性化的追求。
——摘编自柴蓓蓓《14—16世纪中国
与意大利家具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意大利家具有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基督教会和神学信仰仍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和影响。就是众多的人文主义者,也深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例如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他们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思想和作品的主要命题。不过,他们是在依托宗教题材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而非在宣扬神学主义。
——摘编自周春生《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2)根据材料二,简述但丁和达·芬奇作品的共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和文学艺术的关系。
7.(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阻碍与反抗】
材料一:“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
材料二: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许多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渴望摆脱宗教禁锢的束缚。
(1)材料一中的“新鲜思想”通过哪一事件涓涓流出 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这一事件兴起的根本原因。
【伟人与名著】
材料三: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材料四:
(2)材料三是对哪一作品的描述 请你写出材料四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及其代表作。这些作品都反映出一种什么思潮
【探究与评价】
材料五:紫竹萧寒:“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碧水蓝天:“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3)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两位网友产生了分歧。你赞成谁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D 解析:“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阐述的是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故选D。
2.C 解析:“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说明该史实和文艺复兴运动有关,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富裕农民和城市居民最早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故材料中的“他们”应是市民阶层。故选C。
3.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欧洲,人的正面形象很少出现在画作之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人们更加重视自身价值,才导致人物像“完全摆正”。故选C。
4.B 解析:“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说明14世纪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B。
5.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个性得到解放,C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科学产生”,排除B。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排除D。故选C。
6.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虽然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但它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故选A。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一场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①符合题意,排除B;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的继承更是创新,②符合题意,排除C;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从发源地意大利向西欧各国传播,④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
8.(1)阶级:资产阶级。
方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2)全球视角的文献分析法。
(3)示例
同意①的观点。
理由: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实验,为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摧毁了经院哲学体系,促进了科学和哲学的进步。此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我同意①中“推动了欧洲科学理性时代的到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C 解析:“体现人类追求以人为中心,反对封建神权思想”说明该思想应该和人文主义有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神曲》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故选C。
10.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发生于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故选D。
11.C 解析:据“但丁的作品影响到了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旨在说明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其宣传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创作。故选C。
12.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成就,他身上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
13.A 解析:据“从毛发质感到瞳孔光线都刻画得细腻逼真,展现了透视、比例、骨骼等当时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可知,该画家在作画中将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相结合。故选A。
14.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达·芬奇的代表作,这幅画以现实人物为主题,描绘了迷人的微笑,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成功塑造了一位充满自信、摆脱了中世纪宗教及禁欲主义束缚的妇女形象,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审美追求。故选C。
15.D 解析:“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说明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作品中强调发挥人的作用,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故选D。
16.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而非莎士比亚,②错误;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而非但丁,③错误。故选B。
能力提升
1.B 解析:根据《圣母子》《银行家和他的妻子》可知,这些绘画作品描绘的对象从神到人,从表情僵硬呆板到自然放松,体现了画家从关注神到关注人自身,重视人的精神需求,这是人文主义的强化。故选B。
2.A 解析:“人文主义者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发展人的个性”说明伴随着人文主义者的不懈宣传,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故选A。
3.A 解析:“一个人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只要他愿意”肯定了人的作用,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阐述。故选A。
4.B 解析:据“熟悉人体经络、肌腱特性的画家,在表现肌体动作时会比较得心应手”可知,画家已经将掌握的科学精神运用于创作之中,B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无法说明达·芬奇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排除A;据材料判断不出熟悉人体经络、肌腱特性的画家热衷于绘画健壮的男人,排除C;人体经络、肌腱特性与教会对人们精神的控制无关,排除D。故选B。
5.B 解析:“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表明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已经更多地融入了市井生活。故选B。
6.(1)新特点:带有人文主义气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多用本土木材;注重细节;装饰图案题材丰富。
原因:人文主义思潮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
(2)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作品的主要命题;依托宗教题材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3)历史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文学艺术反映了特定阶段的历史。
7.(1)事件:文艺复兴运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作品:《神曲》。
名字及其代表作:达·芬奇,《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
思潮:人文主义。
(3)赞成碧水蓝天的观点。
理由: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这只是表象),而是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下,发起的一场弘扬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