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的决定因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地圆说的出现
2.15世纪早期,1千克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是10~14克白银,在威尼达14~18克白银,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白银。据此推断,促使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主要动力是( )
A.经济利益驱动 B.传播生产技术
C.进行思想交流 D.证明地圆说
3.(2025哈尔滨呼兰区月考)下面是小强同学整理的“新航路开辟”知识结构图。其最适合于说明 ( )
A.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D.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4.(易错题)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在这之后香料贸易的垄断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5.下图是某时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欧洲在平面大地的西北部,非洲在南部,亚洲在东部。据此判断,该地图( )
A.可能绘制于新航路开辟以前
B.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成果之一
C.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
D.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真实面貌
哥伦布“发现”美洲
6.(新情境)1488年3月12日,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以纪念这一发现。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材料中“船队”是指 ( )
A.哥伦布的船队 B.迪亚士的船队
C.达·伽马的船队 D.麦哲伦的船队
7.下图是芬兰在1992年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航海家航行壮举500周年所发行的邮票。该航海家的壮举是 ( )
A.发现美洲 B.发现好望角
C.最先到达印度 D.首次环球航行
8.15世纪末,右图中卡里库特统治者请某位航海家转交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当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王室提出他的航行计划时,遭到了拒绝。两年后,哥伦布出现在西班牙宫廷中,经过他的再三恳求,女王伊萨贝拉由于对于地理的无知,终于接受了他的计划,答应向他提供人力物力。……(1492年)10月7日看到飞鸟了,但仍不见陆地,甚至连哥伦布自己也发愁了,因为按照他的计算,应该到达日本了。……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属于巴哈马群岛)……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因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也就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闭塞。……哥伦布在离开圣萨尔瓦多后,继续航行,(10月28日)来到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12月5日到达),然后(1493年3月)返航回西班牙。这是他的第一次航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由可靠的水手和饱经风霜的能干的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起航。10月中旬,他登上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将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在结束第一次航行回来后,哥伦布在给加布热沃·桑切斯的信(1493年3月)中描述了他的发现。这封信表明,哥伦布是多么急切地想说服人们,他已经发现了宝贵的土地,他准备掠夺这些土地上的财富,并将这里“诚实”而又热情的人们变为奴隶。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历史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从材料中选取5项关键信息,运用表格记录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航海日志”。
时间 航海活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哥伦布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0字左右)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0.(新情境)如图《麦哲伦航行日记》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时的航海日记资料。该书作者安东尼奥·皮加费塔是麦哲伦船队的一名船员,他是首次环绕地球并返回西班牙的18位幸存者之一。在他的日记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在航行中看到的景象,日记中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
A.中国广东十三行繁荣的茶叶贸易
B.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C.菲律宾群岛上的土著斗殴
D.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的租住权
11.新航路沟通了世界,给人们展现了那么多的新土地,欧洲的市场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商人们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几大洲的经济得到交流,原来作为欧洲贸易中心的地中海区域逐渐冷寂衰落,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材料主要表述的是新航路开辟 ( )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实施的具体过程
C.具有的典型特点
D.产生的社会影响
12.(易错题)下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的美洲地区土著人口下降60%~90%
A.新航路开辟的利弊
B.殖民掠夺的罪恶
C.世界各地密切联系
D.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出现了想要横渡太平洋到达东方的一批职业冒险家,其中只有他发现了通过太平洋到亚洲去的航路。到达菲律宾时,他干预了诸岛的内讧,被当地人杀死,但其余船员历尽艰险,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人提供了对外扩张的广阔舞台。蜂拥而上的欧洲探险家们在前人的道路上继续在太平洋中探索,持续的地理发现和不断更新的航路推动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海洋时代。世界前所未有地向着一体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全球化的时代拉开了帷幕。同时,古代以陆上帝国为主的帝国模式被横跨大洋的全球性海洋帝国取代,从而刷新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血腥战争仍然是帝国崛起的主要手段,但巩固和维护帝国的不再单单是“铁与血”,商业和殖民以及文化的交流互动也成为维系帝国的重要支柱。
(1)据材料一,举出16世纪的冒险家开辟通过太平洋到亚洲航路的史实例证。
(2)据材料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进入的新时代。
1.从1519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西哥的人口减少了90%之多,由1 700万锐减到130万。其直接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黑奴贸易的扩大
C.基督教的兴起 D.文艺复兴运动
2.(2025石家庄41中月考)15世纪西欧出现了适宜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而此时中国的罗盘针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得到广泛应用,欧洲人利用它来辨明地理方位,确定航向。这有利于西欧 ( )
A.科技创新成为社会新风尚
B.航海探险、追求财富、传播人文精神
C.工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
D.各国封建君主积极资助殖民扩张
3.如下是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搜集的达·伽马航海小故事:在好望角附近,船队遇到了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纷纷要求返回里斯本,达·伽马则宣称不找到印度是绝不会罢休的。最终,达 ·伽马凭借过人的意志成功带领船队抵达印度。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 ( )
A.经营贸易的渴望 B.团结协作的品质
C. 勇于探索的精神 D.刻苦钻研的精神
4.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5.16世纪时,西班牙人将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往马尼拉(菲律宾的城市)之后,中国商人便蜂拥前去了,由于中国银价昂贵,以银标示的丝价很低,中国的产品贩运到马尼拉能获100%的利润,而马尼拉大帆船将其贩运到美洲,获利仍可高达100%~300%。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A.欧洲与美洲的碰撞
B.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C.欧美政治革命爆发
D.欧洲工业革命兴起
6.(项目化学习)与下图相关的史事是 ( )
美洲殖民地白银流失数量(单位:千克)
A.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B.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C.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拿破仑的对外征战
7.(唯物史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作为回报,印第安人贡献出玉米和马铃薯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表是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马铃薯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 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组:马铃薯带来了一个帝国,“通过养活迅速增加的人口,使少数欧洲国家得以在1750年至1950年统治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 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动植物世界范围内的交换得益于哪一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种植马铃薯引发的社会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拟定一个主题。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C 解析:根据“决定因素”和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以来,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日益迫切,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也是决定因素,C正确;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地圆说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B、D。故选C。
2.A 解析:据“1千克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是10~14克白银,在威尼达14~18克白银,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白银”可知,亚洲胡椒在欧洲的售价非常高,为此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目的在于赚取高额的利润。故选A。
3.B 解析: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圆说、地理知识的丰富等都是进行远洋航行的必备条件。故选B。
4.D 解析:据“关键问题是在这之后香料贸易的垄断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和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交通要道,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东方输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从而迫使欧洲人不断寻找新航路。故选D。
5.A 解析:地图中没有出现美洲,由此不难看出其可能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故选A。
6.B 解析:据“1488年3月12日,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名字”和所学知识即可确定这是迪亚士船队的成就。故选B。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故选A。
8.A 解析:从图中路线可知该航海家的航线到达了印度西海岸,由此不难推断出该航海家应是达·伽马。故选A。
9.(1)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后者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
(2)
时间 航海活动
1492年8月 哥伦布率领船员和水手正式起航
1492年10月 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1493年3月 哥伦布返回西班牙
(3)示例:哥伦布是功臣也是恶魔,哥伦布探寻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新旧大陆之间的闭塞状态,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但哥伦布发现美洲,也把欧洲强盗带入美洲,引发了欧洲人早期的殖民掠夺,给美洲的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灾难。
10.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剩下的船员经印度洋,绕过非洲,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故选C。
11.D 解析:“给人们展现了那么多的新土地”“商人们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几大洲的经济得到交流”“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是对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影响的阐述。故选D。
12.A 解析:“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是对新航路开辟积极影响的表述;“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欧洲人渗透的美洲地区土著人口下降60%~90%”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对落后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故选A。
13.(1)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重大影响:促进了欧洲人的对外扩张;推动世界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全球性海洋帝国开始出现;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新时代:海洋时代。
能力提升
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给美洲带来了天花、麻疹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因为对这些传染病没有免疫力而大批死亡,因此“墨西哥的人口减少了90%之多,由1 700万锐减到130万”,A正确;“黑奴贸易的扩大”给美洲输送了大量黑人,反而有助于弥补美洲的人口缺失,排除B;基督教兴起于1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兴起于14世纪中叶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与材料时间均不符,排除C、D。故选A。
2.B 解析:“出现了适宜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国的罗盘针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都属于对外进行远航的重要条件。故选B。
3.C 解析:“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达·伽马则宣称不找到印度是绝不会罢休的”说明达·伽马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力量的支撑。故选C。
4.D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正确。故选D。
5.B 解析:“西班牙人将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往马尼拉(菲律宾的城市)之后,中国商人便蜂拥前去了”“马尼拉大帆船将其贩运到美洲”反映了亚、美、欧等各大洲之间的贸易情况,这体现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全球统一性的开始。故选B。
6.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对美洲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必然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故选C。
7.(1)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
(2)改变了北欧地区的作物结构;推动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3)物种交换促进世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