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与恩格斯
1.在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有两个特殊的德国人,他们不像其他思想家那样研究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人类进入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材料中“两个特殊的德国人”是指 (  )
A.华盛顿、特朗普 B.马克思、恩格斯
C.卢梭、伏尔泰 D.瓦特、哈格里夫斯
2.(社会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旧世界”指的是 (  )
A.封建社会 B.西方的殖民统治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为了编写这部著作,马克思阅读了2 000多册有关的经济学著作,收集了4 000多种报纸杂志。这部从经济的角度第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得到了论证的著作是 (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人口原理》 D.《国富论》
《共产党宣言》
4.(回归教材)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作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 (  )
A.发表《人民宪章》,领导英国宪章运动
B.积极进行斗争,领导法国的工人起义
C.发表《共产党宣言》,指导工人运动
D.创作《国际歌》,领导巴黎公社运动
5.宣言明确指出,虽然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历史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不能掩盖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残酷剥削的事实。因此无产阶级若想实现解放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掌握国家机器。“宣言”应是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
6.(新情境)“他是一个阶级的领导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  )
A.但丁和其人文主义思想
B.卢梭和其社会契约学说
C.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孟德斯鸠和其分权制衡学说
7.(2025本溪月考)课堂上,同学们讨论《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内容。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25唐山路南期末)《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  )
A.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强调阶级斗争重要性
C. 积极领导革命运动
D. 具有彻底反封建精神
9.《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说明 (  )
A.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B.资产阶级曾经推动历史快速发展
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不到百年
D.资本主义社会已消灭了经济贫困
10.《共产党宣言》在用德文出版后,又在德、英、美三国至少翻印过12次;第一个英译本于1850年在伦敦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英译本在美国出版。美国是除中国、苏联外,出版《共产党宣言》语种最多、次数最多的国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D.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1.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某国际组织,它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互相支援,作为一个整体力量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该国际组织是 (  )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西欧庄园 D.智慧宫
12.“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的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这一运动 (  )
A.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3.《法兰西内战》写道:“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是全世界人民斗争的榜样。”这里的“榜样”是指 (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
C.废除旧的国家机器
D.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
14.下面是《国际歌》的部分歌词。该歌词意在 (  )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矿井和铁路的帝王,在神坛上奇丑无比。除了掠夺我们的劳动,他们还做过什么呢 在他们的保险箱里,劳动的创造一无所有。从剥削者的手里,人民只是讨回血债。
A.鼓励法国人民,奋起抗击普军侵略
B.呼吁巴黎人民,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控诉资本主义,号召民众团结斗争
D.主张进行社会变革,缓和阶级矛盾
1.(回归教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上述材料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C.理论来源 D.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是与马克思主义直接关联的。下列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关的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美国独立战争
C.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 D.巴黎公社
3.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
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4.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A.《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
B.《独立宣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C.《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权利法案》与法兰西帝国建立
5.(创新题)下图反映的史实 (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6.某校九年级(3)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以及巴黎公社相关资料,等等。由此,可看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A.思想解放运动
B.杰出人物的作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民族解放运动
7.(时空观念、唯物史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斗争采取了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这是因为当时工人的觉悟很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造成灾难的根源不是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机器运动最早发生在英国,当时称作“卢德运动”。
——摘编自鸿恩《世界通史》
材料二:从青年时代起,马克思就关注于实现人的解放。后来,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解析之中,他愈益明确要超越工业文明,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斗争目标。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机器革命必然推动教育发展,受剥削的大众就会越来越有阶级意识,在对抗少数剥削者的斗争中就也会越来越团结。马克思预言,觉悟的工人阶级会以某种方式夺取政权。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工人斗争方式的特征。指出该阶段的工人斗争存在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斗争目标”,马克思所作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的事例证明马克思的预言。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的关系的看法。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讨论的是如何推翻资本主义。故选B。
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其思想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故选C。
3.B 解析:据“这部从经济的角度第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得到了论证的著作”可知其是《资本论》。故选B。
4.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故选C。
5.C 解析:据“无产阶级若想实现解放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掌握国家机器”可知,该宣言宣扬的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均出现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解析:据“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无产阶级指明方向的是马克思和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故选C。
7.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丁同学发言正确。故选D。
8.A 解析:据“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革命的原理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到一起,能够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革命原理。故选A。
9.B 解析:据“资产阶级……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和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快速发展,B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排除A;材料强调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生产力,而不是强调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不到百年,且应为截至当时“统治”不到一百年,而非登上历史舞台不到一百年,C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社会,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他们相对贫困,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并未消灭经济贫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 解析:“在德、英、美三国至少翻印过12次”“至少又有三种英译本在美国出版”说明《共产党宣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人们关注和学习的对象。故选D。
1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A项正确。故选A。
12.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选D。
13.A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措施为全世界工人斗争树立了榜样,A正确;“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不能说明巴黎公社是“工人的巴黎”和“全世界人民斗争的榜样”,排除B;“废除旧的国家机器”不能说明巴黎公社是“新社会的光辉先驱”,排除C;“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与巴黎公社是“工人的巴黎”和“全世界人民斗争的榜样”不符,排除D。故选A。
14.C 解析:“除了掠夺我们的劳动,他们还做过什么呢”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的控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故选C。
能力提升
1.A 解析: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经济基础。故选A。
2.D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D正确。故选D。
3.C 解析:“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说明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故选C。
4.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C。
5.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B。
6.C 解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71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的斗志,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狄盖特为它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故他们探究的主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故选C。
7.(1)特征:暴力方式。
缺陷:工人觉悟性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
(4)科学理论指导革命实践;革命实践丰富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