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总结提升
一个动力机:蒸汽机
一个理论:马克思主义
两个时代:蒸汽时代、铁路时代
两大主线: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四大发明:珍妮机、飞梭、蒸汽机车、改进蒸汽机
五个人物:瓦特、斯蒂芬森、哈格里夫斯、马克思、恩格斯
1.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 运动和理论 时间 性质或内容 备注
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 第一国际 1864年成立 第一个国际工人协会 支持了巴黎公社运动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政权 1871年5月失败
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 1919—1949年 中国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产阶级 革命理论 马克思 主义 1848年诞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 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及产生的共同影响
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政治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共同影响: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024云南中考)下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它改进后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广泛应用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 ( )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2.(2024陕西中考)《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道:“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 )
A.集中的手工工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3.(2024河北中考)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 )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4.(2024扬州中考)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千克增加到300万千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 )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5.(2024烟台中考改编)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的时空坐标。其中“ ”处应是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
6.(2024福建中考)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共产主义的宣传问题。这些活动 ( )
A.指导了里昂工人起义 B.促进革命理论的传播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7.(2024湖北中考)《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一篇公开宣言书,在其精神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这表明 ( )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社会保障制度已确立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D.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
8.(2024湖南中考改编)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A.《资本论》的问世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歌》的创作
D.工业革命的开展
9.(2024德州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0年,斯蒂芬森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14英里的时速行驶了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拥有500英里铁路;到1850年,拥有6 600英里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万英里铁路。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火车发明和铁路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千米)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篇·下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千米,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初步建成。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3.5%和61.8%。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大能力通道逐步形成,物流设施同步完善,逐步实现了货物运输直达化、快捷化、重载化。
——摘自《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2016年12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重大成就。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选B。
2.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手工劳动逐渐被大机器生产取代,伴随着机器的大量应用,人们逐渐变成了机器的奴隶。故选B。
3.A 解析:“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说明法、德两国政府的举措为工业革命开展创造了条件。故选A。
4.C 解析:“1825—1875年间”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说明当时法国已经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从而推动了纺织业的迅猛发展。故选C。
5.C 解析:据“1848年”和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共产党宣言》成为世界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故选C。
6.B 解析:据“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共产主义的宣传问题”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组织并与多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建立了联系,有利于革命理论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斗争发展。故选B。
7.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表明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故选D。
8.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因此,空白处应填写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B。
9.(1)火车发明和铁路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变革,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也冲击了传统运输业,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2)快速发展,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3)营业总里程世界第二,高速铁路世界第一,货运实现直达化、快捷化、重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