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08: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在物质富足的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糖类和脂肪是我们食物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细胞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观看视频
脂肪和糖哪个更有害健康?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1.举例说出糖类的种类和作用,阐明糖类既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命观念)
2.举例说出脂质的主要种类和作用。(生命观念)
3.举例说出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生命观念)
4.关注糖类、脂肪等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习惯的同时,向他人宣传健康饮食的观念。(社会责任)
重点
难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知识目录
01
细胞中的糖类
02
细胞中的脂质
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糖: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糖都是甜的吗?
淀粉、纤维素不甜,但都属于糖类物质。
木糖醇、糖精(也称糖精钠)、甜蜜素都有甜味,但都不属于糖类物质。
甜的物质一定是糖类吗?
淀粉、纤维素不甜,为什么也属于糖类呢?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问题1:糖类的元素组成及特点?
问题2:什么叫单糖、二糖和多糖?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3: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基本单位相同功能却相差很大?
问题4: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分别有哪些?
问题5:细胞中糖类有哪些功能?
问题6:食物中的糖是如何成为人体细胞中的糖?
阅读教材P23~25,结合资料思考细胞中的糖类有关的问题: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阅读教材P23~25,结合资料思考细胞中的糖类有关的问题:
【资料1】观察几种单糖的化学结构式及分子式。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问题1:糖类的元素组成及特点?
糖类分子一般由 三种元素构成;
糖分子中H原子和O原子之比是 。
C、H、O
2 :1
葡萄糖(C6H12O6)
果 糖(C6H12O6)
蔗 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C6(H2O)6
C6(H2O)6
C12(H2O)11
C12(H2O)11
【注意】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简写为(CH2O);
H:O为2:1的不一定是糖类分子,例如甲醛CH2O。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阅读教材P23~25,结合资料思考细胞中的糖类有关的问题:
【资料2】观察葡萄糖、核糖、麦芽糖、淀粉的化学结构式。
麦芽糖
葡萄糖 核糖
淀粉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问题2:什么叫单糖、二糖和多糖?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①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②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③多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根据能否水解,以及合成时消耗的单糖分子数将糖类分为:
主要种类 分布 功能
五碳糖 脱氧核糖 (C5H10O5)
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半乳糖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DNA的基本组成成分
RNA的基本组成成分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参与构成蔗糖,提供能量
参与构成乳糖提供能量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阅读教材P23~25,结合资料思考细胞中的糖类有关的问题:
【资料3】图示为二糖的合成与水解。
HO OH
HO OH
HO O OH
HO OH
HO OH
脱水缩合
水解
H2O
H2O
单糖
二糖
单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二糖种类 分布 功能
麦芽糖
蔗 糖 乳 糖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可水解为二分子单糖,一般要水解为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果糖)
(葡萄糖+半乳糖)
植物细胞
(发芽的小麦等)
植物细胞
(甘蔗、蔬菜、水果等,包括红糖、白糖、冰糖)
动物细胞
(哺乳动物乳汁中)
提供能量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资料4】观察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分子结构。
问题3: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为什么基本单位相同功能却相差很大?
葡萄糖
葡萄糖的数量、连接方式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结构
功能
相适应
主要类型 分布 功能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肝糖原
肌糖原
几丁质 (壳多糖)
植物细胞
动物肌肉
动物肝脏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为肌肉供能
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皮肤等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多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可水解为多个葡萄糖
植物细胞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纤维素
纤维素不溶于水,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不提供能量。草食类动物虽然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要借助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分解纤维素。
【思考】为什么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营养学家还将其列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呢?
纤维素具有吸水持水性,可以增加饱腹感,能刺激肠道蠕动和收缩,让消化过程更顺畅,增进排便,降低胆固醇和血糖。
能否被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方法之一。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知识拓展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营养物质。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膳食纤维。
不同于六大营养物质,人的肠道里没有专门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膳食纤维既不能被体内的消化酶所分解,也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但却是维护身体健康所必须的。鉴于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有的科学家把它排列在六大营养素之后,称为第七营养素。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提出:人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到25-30g;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25g。
健康小课堂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淀粉
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储存能量、调节血糖(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补充血糖)。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储存能量,运动时,肌糖原被分解产生乳
酸。
(1)肝糖原
(2)肌糖原
糖原主要分布在动物肝脏和肌肉细胞中,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几丁质
基本单位:
N-乙酰葡萄糖胺(含C、H、O、N元素)
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可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等。
分 布:
应 用: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问题4: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分别有哪些?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糖原
乳糖
半乳糖
淀粉、纤维素、蔗糖
果糖、麦芽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动植物细胞共有
还原糖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问题5:细胞中糖类有哪些功能?
(3)参与细胞内核酸的组成
(1)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2)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如葡萄糖)
(如纤维素)
(如核糖和脱氧核糖)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认识细胞中的糖类
活动1
问题6:食物中的糖是如何成为人体细胞中的糖?
淀粉
(多糖)
葡萄糖
(单糖)
吸收
血液中葡萄糖
肝糖原
肌糖原
淀粉酶
水解
合成
合成
水解
【与社会的联系】
糖尿病人饮食中,米
饭、馒头等主食也需限量,
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葡萄糖。
麦芽糖
(二糖)
水解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易错补充
关于糖类物质的几个认识误区
1.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淀粉没有甜味。
2.不是所有的糖都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如淀粉、蔗糖、纤维素等为非还原糖。
3.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 脱氧核糖、纤维素等参与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或结构。
4.不是糖原都能水解为葡萄糖,如肝糖原能水解为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直接水解为葡萄糖。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糖类物质的必需元素是C、H、O、N,其中C属于最基本元素
B.葡萄糖为单糖,麦芽糖和蔗糖为二糖,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葡萄糖被称为“生命燃料”,在糯米细胞中经脱水缩合后可形成糖原和淀粉
D.糯米细胞含有的纤维素能促进人体肠胃消化,被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元素”
D
【详解】A、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甜味逐渐变淡是因为大量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A正确;
B、脂肪中的氧少于可溶性糖,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种子干重中氧元素相对含量会有所下降,B正确;
C、随种子萌发天数的增加,细胞代谢增强,自由水含量增多,细胞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下降,C正确;
D、由于种子萌发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脂肪可转化为其他的可溶性糖,使有机物种类增多,D错误。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随堂检测
2.海藻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自然》杂志中提到“对于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无,意味着生存或者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脱水缩合反应还发生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
B.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糖原和乳糖
C.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D.海藻糖与磷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A
【详解】A、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是细胞生命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蛋白质是多聚体,其形成过程可发生脱水缩合,即脱水缩合反应还发生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A正确;
B、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糖原是多糖,B错误;
C、海藻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故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
D、海藻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故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为C、H、O,磷脂的化学元素为C,H、O、N、P,D错误。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随堂检测
3.马铃薯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主要终产物除淀粉外还有蔗糖,蔗糖可以进入筛管被运输到植株各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作为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是因其有还原性
B.蔗糖进入人体后可直接被吸收并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C.淀粉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是人和动物合成糖原的原料
D.水分子通过氢键与淀粉结合后可成为良好的溶剂
C
【详解】A、淀粉是多糖,蔗糖是二糖,蔗糖比淀粉相对分子质量小,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运输形式,A错误;
B、蔗糖是二糖,进入人体后需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才能被吸收,不能直接被吸收,B错误;
C、糖原和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淀粉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可用于糖原的合成,C正确;
D、自由水可作为良好的溶剂,但与淀粉结合的水是结合水,结合水不能作为溶剂,D错误。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随堂检测
4.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者的组成元素都是C、H、O,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B.三者分别与新配制的斐林试剂混合并水浴加热,都呈蓝色
C.人体摄入的淀粉和纤维素,都会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吸收利用D.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肝糖原会分解产生葡萄糖
C
【详解】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均为多糖,组成元素均为C、H、O,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A正确;
B、斐林试剂用于检测可溶性还原糖,需在沸水浴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三者均为非还原性多糖,无法与斐林试剂反应,混合后仍呈斐林试剂的蓝色,B正确;
C、人体可分泌淀粉酶分解淀粉为葡萄糖,但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纤维素无法被消化利用,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肝糖原分解可直接生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D正确。
5.《诗经·大雅》有“周原膴膴(wǔ),堇荼(tú)如饴(yí)”的诗句,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麦芽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小肠直接吸收“饴”后可用于合成糖原储存起来
B.麦芽糖和几丁质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元素的比例不同
C.脱氧核糖和葡萄糖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
D.多糖的功能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单糖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新知探究
一、细胞中的糖类
随堂检测
C
【详解】A、麦芽糖为二糖,需水解为单糖(葡萄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A错误;
B、麦芽糖含C、H、O,几丁质含C、H、O、N,元素种类不同,B错误;
C、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动植物细胞均含有DNA和葡萄糖,C正确;
D、多糖功能差异主要由空间结构决定(如淀粉、糖原、纤维素均由葡萄糖构成),而非单糖种类或排列顺序,D错误。
知识目录
01
细胞中的糖类
02
细胞中的脂质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讨论:为什么糖吃多了会长胖呢?
观看视频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认识细胞中的脂质
活动2
问题1:脂肪的组成元素有哪些?与糖类有何异同?
问题2:脂肪元素组成的特点与脂肪的什么功能有关?
问题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提出“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25-30g”。脂肪真是有害无益吗?脂肪还有什么作用?
问题4:磷脂分子有什么结构特点?在细胞中有什么功能?
问题5:为什么儿童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问题6: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淀粉的饲料(如玉米等),为什么会起到“肥育”的效果?
阅读教材P25~27,结合资料思考细胞中的脂质有关的问题: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认识细胞中的脂质
活动2
脂质
脂肪
磷脂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认识细胞中的脂质
活动2
【资料1】观察某种脂肪分子的结构式。
问题1:脂肪的组成元素有哪些?与糖类有何异同?
相同点:
脂肪分子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一般由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
不同点:
C、H、O
脂肪中O的含量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更多。
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甘油三酯(三酰甘油)。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认识细胞中的脂质
活动2
【资料2】表中为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的差异。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较多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较少
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17kJ,而1g脂肪可以释放出约39kJ的能量。
问题2:脂肪元素组成的特点与脂肪的什么功能有关?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认识细胞中的脂质
活动2
【资料3】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等避免冻伤。
问题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提出“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25-30g”。脂肪真是有害无益吗?脂肪还有什么作用?
皮下厚厚的脂肪层,起到保温的作用。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知识拓展
脂肪酸种类
脂肪酸种类 食物来源 特点
饱和脂肪酸 动物脂肪:肥肉、家禽肉类及皮 乳制品:黄油、奶酪、牛奶、冰淇淋 室温下为固态
反式脂肪酸 快餐:油炸视频、人造黄油 加工零食:饼干、甜食 单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来源:牛油果、橄榄、各种坚果 食用油:橄榄油、菜籽油、红花油 室温下为液态
多不饱和脂肪酸 深海鱼类:鲑鱼、沙丁鱼、金枪鱼 某些蔬菜:深色叶的蔬菜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
(1)元素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结构: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反应生成的酯。
①甘油部分简单,且不可变化。
②脂肪酸部分可变(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同,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三酰甘油
(又称甘油三酯)
(3)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良好的绝缘体隔热、保温
③缓冲、减压保护内脏器官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2.磷脂
磷酸
甘油
脂肪酸
【资料4】右图为磷脂分子的结构式。由图可知磷脂分子一般由元素_________________构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C、H、O、N、P
磷酸、甘油、脂肪酸
问题4:磷脂分子有什么结构特点?在细胞中有什么功能?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2.磷脂
(1)元素组成:
(2)结构:
(3)功能: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C、H、O、N、P
由1分子甘油和1分子磷酸、2分子脂肪酸构成。
(4)分布: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认识细胞中的脂质
活动2
问题5:为什么儿童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表皮细胞中的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两者均为固醇类物质),而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3.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元素组成:
(2)类型
C、H、O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脂质 组成元素 特点 作用
脂肪
磷脂
固 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C、H、O
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
溶剂(丙酮、
氯仿、乙醚
等)
主要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内脏器官摩擦
构成生物膜的的重要成分
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人体内参与脂质运输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
促进肠道Ca2+ 和 P的吸收
C、H、O、
N、P
C、H、O
知识归纳
细胞中的脂质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问题6: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淀粉的饲料(如玉米、谷类等),为什么会起到“肥育”的效果?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动物从体外吸收的多余糖类可以在体内转变成脂肪。
4.糖类与脂质相互转化
富含糖类的食物
消化
吸收
血液中葡萄糖
肝糖原、肌糖原
细胞利用
脂肪、某些氨基酸
合成
氧化分解
转化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4.糖类与脂质相互转化
糖类
脂肪
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功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归纳拓展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比较 糖类 脂质
元素组成 C、H、O C、H、O、(N、P)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等
合成部位 淀粉:叶绿体;纤维素:高尔基体;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②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
相同质量的物质分解情况 耗O2少,产H2O少,释放能量少 耗O2多,产H2O多,释放能量多
联系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归纳拓展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1.能源物质:细胞中,细胞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能源物质,当其被氧化分解时,其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2.主要能源物质:正常情况下,糖类分解供能约占总能量的70%以上,因此,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储能物质:脂肪分子中储存着大量能量,是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动物细胞的糖原和植物细胞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4.直接能源物质: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ATP水解提供,储能物质所含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因此,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5.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生物体先由糖类氧化供能,当糖类供能不足时,依次由脂肪、蛋白质供能。蛋白质除在正常代谢中提供部分能量外,一般不供能。当需要蛋白质大量供能时,说明生物体已病重或生命接近终结。
新知探究
健康饮食
6.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体重管理年”成为热议话题,健康的饮食方式需要合理的控制糖类和脂肪。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会发生变化
B.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不利于能量的储存
C.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D.脂肪是良好绝热体,鲸、海豹等具有厚厚的脂肪层
随堂检测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D
【详解】A、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相同,都为C、H、O,因此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
B、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因此,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有利于能量在细胞内的储存,B错误;
C、糖类充足时可大量转化成脂肪,因此肥胖患者体内的过多脂肪可能是因为日常摄食的糖类过多,由糖类大量转化来的,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
D、脂肪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散失。鲸、海豹等水生哺乳动物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它们体内厚厚的脂肪层不仅为它们提供了能量来源,还起到了保温的作用,D正确。
随堂检测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7.右图是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种子形成过程中,甜味逐渐变淡的原因是可溶性糖转化为脂肪
B.种子形成过程中,种子干重中氧元素相对含量会有所下降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的结合水更多转化为自由水,新陈代谢速率提升
D.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多,有机物的种类也增多
D
【详解】A、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甜味逐渐变淡是因为大量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A正确;
B、脂肪中的氧少于可溶性糖,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种子干重中氧元素相对含量会有所下降,B正确;
C、随种子萌发天数的增加,细胞代谢增强,自由水含量增多,细胞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下降,C正确;
D、由于种子萌发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脂肪可转化为其他的可溶性糖,使有机物种类增多,D错误。
随堂检测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8.下列对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D
【详解】
A、脂肪与固醇是并列关系,二者同属于脂质,A错误;
B、固醇属于脂质,是小分子物质,B错误;
C、蔗糖不是还原糖,葡萄糖不是二糖,C错误;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是乳糖和糖原,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是麦芽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D正确。
随堂检测
新知探究
二、细胞中的脂质
9.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继而被运往肾脏,在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活化的维生素D3,活化的维生素D3促进小肠等部位对钙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3和磷脂都属于脂质,它们分子结构非常相似
B.3H标记7-脱氢胆固醇,可先后在核糖体、内质网上检测到放射性
C.儿童参加户外运动、多接触阳光可以促进骨骼发育
D.维生素D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详解】
A、维生素D3和磷脂分子结构差异很大,但它们都属于脂质,A错误;
B、7-脱氢胆固醇不是分泌蛋白,不涉及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B错误;
C、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发育,即儿童参加户外运动、多接触阳光可以促进骨骼发育,C正确;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不具备上述功能,D错误。
课堂小结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举例:果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
概念: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脂质
概念: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
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举例:麦芽糖、蔗糖、乳糖
概念: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必须要
水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举例: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
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
磷脂
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主要的储能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