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3单元 分数除法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3单元 分数除法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7: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一堆货物的是60吨,计算这堆货物有多少吨。正确的列式( )。
A. B. C.
2.3∶5的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增加6 B.增加15 C.乘2 D.乘3
3.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关于圆的研究有很多记载,下面描述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是( )。
A.圆,一中同长也 B.周径相乘,四而一 C.周三径一 D.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4.正方形被分成四个部分,A、B、C三个部分面积的比是9∶4∶8。若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51 B.27 C.39 D.78
5.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六个方面:“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24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1∶2 B.11∶24 C.13∶24 D.7∶12
6.三月是“学雷锋主题活动月”。少先队员参加学雷锋志愿活动,男生人数的和女生人数的相等,男女生的人数比是( )。
A.3∶2 B.6∶5 C.1∶9 D.5∶6
7.我国民间常用生姜、红糖和水配成“姜汤”,煎服以防感冒,生姜、红糖和水一般按2∶5∶75的比例配好后煎熬。现有生姜20克,需要加水( )克。
A.50 B.300 C.750 D.820
8.一个长方形的草坪,长和宽的比是3∶2,已知这个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30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A.48 B.54 C.192 D.216
9.星华小学六(1)班一共有40名同学,该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
A.5∶3 B.3∶2 C.3∶5 D.3∶4
10.一批零件,王师傅单独做天完成,李师傅单独做天完成。王师傅和李师傅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 )。
A.1∶4 B.1∶3 C.3∶4 D.4∶3
11.数所在的位置如图,则的位置在( )。
A.点A B.点B C.点C D.点0点
12.金寨县的剪纸艺人李奶奶,擅长创作以金寨风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为了更好地展示她的剪纸,她需要一批陶土底座。一个陶坯需要千克陶土,那么6000克陶土可以制作( )个这样的陶坯?
A.4个 B.6 个 C.8个 D.12个
13.一杯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10,又加入22克盐后,盐与水的质量比是2∶9,杯中原来有盐水( )克。
A.176 B.220 C.198 D.209
14.①4+>5,②59×1.01<60,③,其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15.六(1)班建立了三个人数同样多的兴趣小组,其中第一小组男生数等于第二小组女生数,第三小组的男生数是三个小组男生总和的,三个小组的男生总数占三个小组总人数的( )。
A. B. C. D.
16.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D.等腰
17.一种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200,现有盐75克,要配制这种浓度的盐水,应加水( )千克。
A.3.75 B.15 C.1500 D.3750
18.图中有两个等边三角形,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
A.1∶2 B.1∶3 C.1∶4 D.1:5
19.若a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20.小艾、小玲、小聪三人分一块巧克力,方案一按1∶1∶2的比分配,方案二按1∶2∶3的比分配,方案三按2∶3∶5的比分配。比较这三种方案,分得巧克力没有变化的是( )。
A.小艾 B.小玲 C.小聪 D.无法确定
21.下列( )算式不能体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都是非0的自然数)
A. B. C. D.
22.红红自制糖水,她把20克糖溶在200克水中,那么水与糖水的比是( )。
A.1∶10 B.1∶11 C.10∶11
23.下面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24.“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基本音阶。基本音阶“徵”的发音管比基本音阶“商”的发音管长,则“商”和“徵”的发音管长度比是( )。
A.3∶2 B.2∶3 C.4∶3 D.3∶4
25.若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得数最小的是( )。
A. B. C. D.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句。
①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②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③有2、3、5、7四个数,任选2个不同的数相加,和是质数的可能性是;
④有和两种型号的吸管若干根,从中取出3根首尾相接围成三角形,一共可以围成4种不同的三角形。
A.1 B.2 C.3 D.4
27.有三个小孩子,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他们年龄的比是,最小的年龄是( )岁。
A.3 B.6 C.9 D.12
28.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若经过12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则这些睡莲长满半个池塘需要( )天。
A.6 B.7 C.9 D.11
29.小艾、小玲、小聪三人分一块巧克力,方案一按的比分配,方案二按的比分配,方案三按的比分配。比较这三种方案,分得巧克力没有变化的是( )。
A.小艾 B.小玲 C.小聪 D.无法确定
30.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31.袋子里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19∶13。放入若干只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5∶3,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13∶11。已知放入的白球比红球多80只。那么原来袋子中有白球( )只。
A.360 B.350 C.390 D.400
32.某小学原来体育测试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的比是,补测时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该小学参加体育测试的一共有( )人。
A.240 B.560 C.600 D.800
33.甲、乙、丙三根不同的鱼竿,甲与乙的长度之比是6∶5,如果将甲鱼竿的浸入河水里,将丙鱼竿的一部分浸入河水里,甲与丙浸入河水里的长度之比是5∶4,未浸入河水里的那部分鱼竿一样长,则乙、丙两根鱼竿的长度之比是( )。
A.6∶5 B.24∶25 C.13∶15 D.25∶26
34.下面每个大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米,用阴影部分表示平方米,错误的是( )。
A. B.
C. D.
35.小红读一本故事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比是3∶4;现在她又读了66页后,已读与未读的页数比是5∶3,这本故事书有( )页。
A.72 B.168 C.240 D.336
36.观察图中的长方体,x、y、z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 )的面积∶( )的面积=x∶z。
A.上面;左面 B.左面;前面 C.前面;左面 D.后面;左面
37.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比(约为0.618∶1)应用广泛,一些音乐家喜欢在创作乐曲时将节奏的转折点安排在全曲的黄金分割点处。按照这种做法,如果是89节的乐曲,就用89×0.618≈55,那么转折点应设在55节处;如果是50节的乐曲,转折点应设在( )节处。(结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
A.50 B.30 C.31 D.39
3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39.李老师摘下3片柳树叶和1片桃树叶,测量4片叶子的宽与长(数据如下),根据数据推测,右面( )叶子是桃树叶。
A.宽1cm;长4.5cm B.宽1.5cn;长7cm C.宽2cm;长9cm D.宽4.5cm;长8cm
40.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中有“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成年人物画法指导(如图)。“立七”的意思是以自身头长为1,则站立的高度为7。那么,坐高和盘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7∶5 B.2∶1 C.10∶7
41.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42.下面四种蔬菜中钙和磷含量比最低的是( )。
蔬菜 油菜 菠菜 芹菜 茄子
钙、磷含量比
A.油菜 B.菠菜 C.芹菜 D.茄子
43.乒乓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每次反弹的高度与落下高度的比大约2∶5,如果连续两次反弹后的高度是100分米,那么乒乓球开始大约是从( )的高度落下。
A.40分米 B.62.5米 C.16分米 D.25米
44.实验小学有169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可能是( )。
A. B. C. D.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与宽的比应为3∶2。学校升旗仪式通常使用三号国旗,它的长为192cm,它的宽是( )。
A.76.8cm B.115.2cm C.128cm D.288cm
46.下面情境中,可以用2∶3表示的是( )。
A.哥哥与妹妹的身高比。
B.白球与黑球的个数比。
C.妹妹的体重比哥哥轻,哥哥与妹妹的体重比。
D.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比。
47.超市国庆假期促销活动,进店消费满50元则赠送自制蜂蜜水一杯,销售员调制了四杯蜂蜜水,蜂蜜水最甜的是( )。
A.用20克蜂蜜配成260克蜂蜜水
B.水是蜂蜜的8倍
C.蜂蜜与水的比是1∶10
D.蜂蜜占蜂蜜水的
48.张晓雅在超市购买一瓶果汁,喝了它的,正好是升。这瓶果汁还剩下( )升。
A. B. C. D.
4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这个数。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一定不变。
③甲与乙的比是3∶4,乙与丙的比是5∶7,那么甲与丙的比是6∶7。
④把一个正方体的铁块熔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也不变。
A.4 B.3 C.2 D.1
50.一辆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1升汽油可供这辆汽车行( )千米。
A. B. C. D.
51.若a>0,则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5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2∶1,这个三角形也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3.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乙两数之比为( )。
A.35∶32 B.5∶14 C.32∶35 D.14∶5
54.请观察下图,甲、乙的面积比是( )。
A.4∶3 B.7∶3 C.8∶3 D.16∶9
55.计算2÷,下面三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想法合理的是( )。
元元: 丽丽: 天天:
A.元元和丽丽 B.元元和天天 C.丽丽和天天 D.元元、丽丽和天天
56.有一盒围棋,白子数量与黑子数量的比是3∶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数量是白子数量的 B.黑子数量比白子多
C.白子数量是棋子总数的 D.白子数量比黑子少
57.的比值是( )。
A.1 B. C. D.
58.a与b的比是2∶3,b与c的比是2∶5,那么a∶b∶c是( )。
A.2∶3∶5 B.3∶5∶10 C.4∶6∶15
59.在一个比中,前项是6,比值是,后项应该是( )。
A.9 B.4 C.
60.从学校到公园,甲用7分钟,乙用8分钟,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
A.7∶8 B.8∶7 C.不能确定
61.甲、乙两数的比值是0.8,甲数与乙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0.8∶1 B.4∶5 C.5∶4
6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甲行驶了280千米,甲和乙的速度比是,两地的距离是( )千米。
A.500 B.600 C.700 D.800
63.为解决社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某蔬菜供应商从农户家里共收购80吨大白菜,是胡萝卜的,收购的胡萝卜是芹菜的,收购芹菜( )吨。
A.98 B.108 C.116 D.232
64.李阿姨将要洗的衣服按照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分开整理,其中浅色衣服有6件,正好占要洗的衣服数量的,李阿姨要洗多少件衣服?下列关于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正确的是( )。
A.要洗的衣服浅色衣服 B.浅色衣服要洗的衣服
C.要洗的衣服浅色衣服 D.浅色衣服深色衣服
65.若(a≠0),则一定(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66.3个同样大的橙子分给小朋友,每人分个。能分给几个人?小芳这样算:(个)。算式:3×4中的4表示( )。
A.3个橙子分给4个人 B.1个人分给4个橙子
C.4个橙子分给3个人 D.1个橙子分给4个人
67.下列算式中,a代表一个非0自然数,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68.一根绳子被剪成了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相比,( )。
A.第一段比第二段长 B.一样长 C.第二段比第一段长
69.把甲组人数的调到乙组,这时两组人数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组的人数比是( )。
A.1∶8 B.4∶3 C.8∶1
70.如图,阴影部分长方形甲与乙的面积比是( )。
A.2∶3 B.3∶2 C.1∶1
71.我国国旗长与宽的比为3∶2,下列( )尺寸的国旗不符合标准。
A. B. C.
72.一本故事书已看的页数是未看页数的,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全书还有没有看
B.已看的页数与全书页数的比是2∶5
C.已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少
73.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把一个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也不变。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③一个铁桶可装水100升,这个铁桶的体积一定不是100立方分米。
④甲与乙的比是5∶6,乙与丙的比是3∶7,那么甲与丙的比是5∶7。
A.1 B.2 C.3 D.4
74.如图,工人师傅用两块3m长的木板搭了两个斜坡。
请你结合小明和小芳的对话想一想,对新搭斜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和斜坡甲一样陡 B.比斜坡乙陡
C.和斜坡乙一样陡 D.无法确定
75.如图,把一条彩带每分米剪一段,可以剪成多少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76.织一只手套需要毛线千克,3千克毛线可以织几幅手套?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77.如图,正方形花池中玫瑰花占地,三角形花池中菊花占地,玫瑰花种植面积与菊花种植面积的比是( )。
A.4∶3 B.2∶3 C.3∶2
78.a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面算式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79.有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2∶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把这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是( )。
A.5∶2 B.6∶5 C.5∶3 D.17∶7
80.一杯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30,喝掉这杯糖水的后,剩下的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
A.1∶15 B.1∶30 C.1∶40 D.1∶60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分析】把这堆货物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一堆货物的是60吨,单位“1”未知,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
【解析】60÷
=60×
=80(吨)
计算这堆货物有多少吨,正确的列式为60÷。
故答案为:A
2.D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5的前项增加6得9,前项相当于乘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后项也要乘3,后项5乘3后再减去5,就是比的后项要增加的数,据此解答。
【解析】前项相当于乘:
(3+6)÷3
=9÷3
=3
后项也要乘3,或增加:
5×3-5
=15-5
=10
3∶5的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3或增加10。
故答案为:D
3.C
【分析】“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圆这种图形,有一个中心,从这个中心到圆上各点都一样长;
“周径相乘,四而一”意思是用圆的周长和直径相乘,再除以4,就可以得到圆的面积;
“周三径一”意思是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为三比一;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A.描述的圆的特征,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B.描述的是圆的面积求法;
C.因为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可以取近似值3,选项描述的是关于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D.描述的是圆的画法;
所以描述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是周三径一。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且A、B、C三个部分面积的比是9∶4∶8,D占的份数为:(份),用D的面积除以D占的份数,求出1份的面积,再乘A、B、C、D的总份数即可解答。
【解析】9+4-8
=13-8
=5(份)
(平方厘米)
(9+4+8+5)×3
=(13+8+5)×3
=(21+5)×3
=26×3
=78(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7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D
5.A
【分析】首先确定总字数为24,然后逐一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统计左右结构字的数量,写出对应的比,最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其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解析】逐个分析24个字的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包括:数、抽、辑、推、理、数、模、数、观、数、据、析,共12个,左右结构的字有12个,总字数为24,所以比为12∶24。
12∶24
=(12÷12)∶(24÷12)
=1∶2
所以24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1∶2。
故答案为:A
6.B
【分析】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所以假设男生人数是3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男生人数乘再除以即可求出女生人数,再求男女生人数比并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男生人数有30人
女生:
(人)
故男女生人数比是。
故答案为:B
7.C
【分析】根据生姜、红糖和水的比例2∶5∶75,已知生姜为20克,用20克除以生姜对应的2份,求出每份的量,再用每份的量乘水的份数即可解答。
【解析】20÷2×75
=10×75
=750(克)
所以需加水750克。
故答案为:C
8.B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宽=周长÷2,已知长和宽的比是3∶2,按比分配即可求出长和宽,再代入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解答。
【解析】30÷2=15(米)
长:15×=15×=9(米)
宽:15×=15×=6(米)
9×6=54(平方米)
所以它的面积是54平方米。
故答案为:B
9.D
【分析】把各选项中的比看作份数,用总人数除以份数和,求出一份数,看一份数是否是整数,是整数的,这个比就是这个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反之,一份数不是整数的,这个比就不是这个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据此解答。
【解析】A.5+3=8,40÷8=5,能整除,所以5∶3可能是该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
B.3+2=5,40÷5=8,能整除,所以3∶2可能是该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
C.3+5=8,40÷8=5,能整除,所以3∶5可能是该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
D.3+4=7,40÷7=5……5,不能整除,所以3∶4不可能是该班男、女同学人数的比。
故答案为:D
10.C
【分析】假设工作总量为1,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表示出王师傅的工作效率和李师傅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化简求出他们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工作总量为1。
王师傅的工作效率:1÷
=1×3
=3
李师傅的工作效率:1÷
=1×4
=4
王师傅的工作效率∶李师傅的工作效率=3∶4。
所以,王师傅和李师傅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3∶4。
故答案为:C
11.B
【分析】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的,看图可知,将看作单位“1”,点B在的处,据此分析。
【解析】根据分析,的位置在点B。
故答案为:B
12.C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统一单位,陶土质量÷一个陶坯需要的陶土质量=可以制作的陶坯个数,据此列式计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解析】6000克=6千克
6÷=6×=8(个)
6000克陶土可以制作8个这样的陶坯。
故答案为:C
13.C
【分析】在盐水变化过程中,水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通过盐与水的质量比变化,找出加入盐的质量与水质量的关系,进而求出原来盐水质量。原来盐和水质量比是1∶10,说明原来盐占水的;加入22克盐后,盐和水质量比变为2∶9,此时盐占水的。因为水的质量不变,所以加入的22克盐,对应的是水质量的。通分计算后得:。已知22克盐对应水质量的,根据“部分量÷对应分率=总量”,水的质量为克。原来盐和水质量比是1∶10,水是180克,那么原来盐的质量是180÷10=18克,最后按照原来盐水质量=原来盐的质量+水的质量,计算即可。
【解析】
=180(克)
180÷10=18(克)
180+18=198(克)
故答案为:C
14.B
【分析】①4加一个比1大的数比5大,加一个比1小的数比5小,即只需要比较和1的大小;
②将1.01拆分为1+0.01,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分别计算59×1和59×0.01,算出总和,最后和60作比较;
③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它的倒数,将÷转化为×来计算出结果,再判断结果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和1作比较。
【解析】①因为,所以4+>4+1=5,判断正确;
②59×1.01
=59×(1+0.01)
=59×1+59×0.01
=59+0.59
=59.59
59.59<60
所以59×1.01<60,判断正确;
③÷
=×

因为,所以÷>1,判断正确。
因此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B
15.A
【分析】已知第三小组的男生数是三个小组男生总和的,假设三个小组男生总和有7份,则第三小组男生数有2份,由此计算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男生数有7-2=5份;又已知第一小组男生数等于第二小组女生数,因为每组人数相同,所以第一小组女生人数等于第二小组男生人数,所以第一小组男生与女生总人数就是5份,三个小组总人数就是3×5=15份;最后用三个小组的男生总数除以三个小组的总人数即可。
【解析】7-2=5
3×5=15
7÷15=
所以三个小组的男生总数占三个小组总人数的。
故答案为:A
16.B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根据题意,三个内角度数比是3∶2∶1,最大的角占三个角度数和的,用180°×,求出最大角的度数,进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解析】180°×
=180°×
=90°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17.B
【分析】根据盐和水的比是1∶200,即1份盐配200份水,现有盐75克,即75克占1份,乘200,即可得出200份水的重量。再结合1000克=1千克,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75÷1×200
=75×200
=15000(克)
15000克=15千克
故答案为:B
18.C
【分析】
如图:把图中的小三角形旋转后,可以看出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小三角形面积的4倍,据此得出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面积的比。
【解析】如图:
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面积的比是1∶4。
故答案为:C
19.D
【分析】采用赋值法进行分析,假设a=1,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比较即可。
【解析】假设a=1。
A.
B.
C.≈0.67
D.
1.6>1.5>0.8>0.67
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D
20.C
【分析】分析题目,按照方案一分配,小艾和小玲分别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聪分得这块巧克力的;按照方案二分配,小艾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玲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聪分得这块巧克力的;按照方案三分配,小艾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玲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聪分得这块巧克力的,据此把每人每次分配的分率计算出来并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

==
小艾第一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第二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第三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

==

小玲第一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第二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第三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
==
==
==
小聪第一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第二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第三次分得这块巧克力的;三次分配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C
21.B
【分析】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这两个数中小数是大数的因数,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从题意可知: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那么是的倍数,是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A.将的两边同时乘10可得:,即和成倍数关系,该选项算式能体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B.可得:和不成倍数关系,该选项算式不能体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C.可知即和成倍数关系,该选项算式能体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D.可得:,即,即和成倍数关系,该选项算式能体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故答案为:B
22.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糖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求出糖水的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水与糖水的比,并化简比。
【解析】200∶(20+200)
=200∶220
=(200÷20)∶(220÷20)
=10∶11
那么水与糖水的比是10∶11。
故答案为:C
23.B
【分析】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B.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C.两个数(0除外)相减,差小于被减数。
【解析】A.,所以;
B.,所以;
C.,所以;
所以,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B
24.B
【分析】分析题目,把“商”的发音管长度看作单位“1”,则“徵”的发音管长度是(1+),据此写出“商”和“徵”的发音管长度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析】1∶(1+)
=1∶
=(1×2)∶(×2)
=2∶3
则“商”和“徵”的发音管长度比是2∶3。
故答案为:B
25.C
【分析】分析题目,可以假设a=1,据此算出各选项中对应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A.=1×=;
B.=1×=;
C.===;
D.===;
因为<<<,即<<<,得数最小的是。
故答案为:C
26.C
【分析】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据此举例说明即可判断;
②用盐的质量比盐加水的质量和;
③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其它因数的数是质数,从2、3、5、7四个数,任选2个不同的数相加,找出所有的可能,再用和是质数的个数除以所以可能的个数即可解答;
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解析】①当假分数的值等于1时,例如,它的倒数还是,是1。不是真分数;只有当假分数大于1时,它的倒数才是真分数,比如的倒数,是真分数,所以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原题说法正确。
②1∶(1+100)=1∶101,所以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101,原题说法正确。
③从2、3、5、7四个数中任选两个不同的数相加,情况有:2+3=5,2+5=7,2+7=9,3+5=8,3+7=10,5+7=12,共6种。其中和是质数的有5、7,共2种情况。所以和是质数的可能性是2÷6=,原题说法正确。
④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用8厘米和3厘米的吸管取三根围成三角形,情况有:
3厘米、3厘米、3厘米,3+3>3,可以围成三角形。
8厘米、8厘米、8厘米,8+8>8,可以围成三角形。
8厘米、8厘米、3厘米,8+3>8,8+8>3,可以围成三角形。
3厘米、3厘米、8厘米,3+3<8,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所以一共可以围成3种不同的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①②③正确,共3个。
故答案为:C
27.C
【分析】根据题意,用他们的平均年龄乘3即可求出他们的年龄之和。他们年龄的比是,则最小的年龄占他们年龄之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他们的年龄之和乘,即可求出最小的年龄。
【解析】12×3×
=36×
=9(岁)
则最小的年龄是9岁。
故答案为:C
28.D
【分析】把整个池塘的面积看作单位“1”,通过倒推法得出睡莲生长的规律:
第12天长满整个池塘,即睡莲面积为“1”;
第11天睡莲面积是第12天面积的一半,即1÷2=;
第10天睡莲面积是第11天面积的一半,即÷2=×=
……
发现规律:前一天睡莲面积是今天睡莲面积的一半;
由此可知,第11天睡莲面积是半个池塘。
【解析】12-1=11(天)
则这些睡莲长满半个池塘需要11天。
故答案为:D
29.C
【分析】方案一按的比分配,小艾和小玲分别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聪分得这块巧克力的=;方案二按的比分配,小艾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玲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聪分得这块巧克力的=;方案三按的比分配,小艾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玲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小聪分得这块巧克力的=。由此可知,只有小聪始终分得这块巧克力的。据此解答。
【解析】通过分析可得: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则分得巧克力没有变化的是小聪。
故答案为:C
30.A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2∶3∶5,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这个最大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解析】最大的内角是:
180°×
=180°×
=90°
最大内角是直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31.C
【分析】已知原来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19∶13,可知原来红球的个数是白球的,可以设原来袋子里有只白球,则原来袋子里有红球只;
放入若干只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5∶3,此时白球的数量仍是只,而红球的数量变成只,则放入的红球数量是(-)只;
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13∶11,此时红球数量是白球的;已知放入的白球比红球多80只,即放入的白球数量是(-+80)只,再加上原来白球的数量只,即是白球的总数量;
根据等量关系:红球的总数量=白球的总数量×,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解析】解:设原来袋子里有只白球,则原来袋子里有红球只。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390
那么原来袋子中有白球390只。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数量关系较复杂,把比转化成分数,得出每一次数量变化时,红球的数量与白球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2.D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的比是,可知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根据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可知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因此60名同学的对应分率是(-),根据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60÷(-)
=60÷(-)
=60÷
=60×
=800(人)
该小学参加体育测试的一共有800人。
故答案为:D
33.D
【分析】已知甲与乙的长度之比是6∶5,则乙鱼竿的长度是甲的;
已知甲与丙浸入河水里的长度之比是5∶4,则丙浸入河水里的长度是甲浸入河水里长度的;
将甲鱼竿的浸入河水里,即甲浸入河水里的长度占甲全长的,那么丙浸入河水里的长度占甲全长的的,即×;
已知甲与丙未浸入河水里的那部分鱼竿一样长,因为甲未浸入河水里的长度是全长的1-=,所以丙未浸入河水里的长度也是甲全长的;那么丙鱼竿的长度是甲的(×+);
根据比的意义可写出乙、丙两根鱼竿的长度之比,并化简比。
【解析】乙鱼竿的长度是甲的:6∶5=
丙鱼竿的长度是甲的:
×+(1-)
=+
=+

乙、丙两根鱼竿的长度之比是:

=(×30)∶(×30)
=25∶26
则乙、丙两根鱼竿的长度之比是25∶26。
故答案为:D
【点睛】先把比转化成分数,分析出乙、丙鱼竿的长度占甲鱼竿长度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再根据比的意义得出它们的长度之比,并化简比。
34.D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除以2,即可得阴影部分占大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别求出各选项阴影部分占大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再选择。
【解析】
A.,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先把大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2份,,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5.D
【分析】依据题意可知,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读了66页后,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所以读的66页占总页数的(-),根据单位“1”的量=对应量÷对应量的分率,由此计算总页数。
【解析】66÷(-)
=66÷(-)
=66÷(-)
=66÷
=66×
=336(页)
所以这本故事书有336页。
故答案为:D
36.A
【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三组长方形的面分别是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分别求出指定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化简比,得出哪两个面的面积之比等于x∶z。
【解析】A.上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xy)∶(yz)=x∶z,符合题意;
B.左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yz)∶(xz)=y∶x,不符合题意;
C.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xz)∶(yz)=x∶y,不符合题意;
D.后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xz)∶(yz)=x∶y,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7.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一首乐曲的总节数看作为单位“1”,所说的黄金分割点,就是单位“1”的0.618,已知单位“1”是多少,要求黄金分割点所在的位置,用乘法计算即可。
【解析】50×0.618≈31(节)
如果是50节的乐曲,转折点应设在31节处。
故答案为:C
38.B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2∶3,则最大角占三角形三个内角的,用180°×,求出最大的内角,进而判断。
【解析】180°×
=180°×
=90°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39.D
【分析】根据图客户自,右边是桃树叶,桃树叶的长差不多是宽的2倍,则长和宽的比值接近2,据此逐项分析求出四个选项的比值即可。
【解析】A.长和宽的比值:4.5∶1=4.5÷1=4.5;不符合题意;
B.长和宽的比值:7∶1.5=7÷1.5≈4.7;不符合题意;
C.长和宽的比值:9∶2=9÷2=4.5;不符合题意;
D.长和宽的比值:8∶4.5=8÷4.5≈1.8,接近2,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0.C
【分析】根据题意,以自身头长为1,“立七”表示站立的高度为7,“坐五”表示坐的高度为5,“盘三半”表示站立的高度为3.5;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坐高和盘高的比,再化简比。
【解析】5∶3.5
=(5×10)∶(3.5×10)
=50∶35
=(50÷5)∶(35÷5)
=10∶7
那么,坐高和盘高的最简整数比是10∶7。
故答案为:C
41.C
【分析】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B.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C.两个非0数相加,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因为选项B、C的得数都大于,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通分,比较大小,即可找出得数最大的算式。
【解析】A.,,则;
B.,;
C.,;
,;
,,则,所以;
所以,。
得数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C
42.D
【分析】求每种蔬菜中钙、磷含量的比值后比较比值的大小,比值越低,钙和磷含量比就越低。
【解析】油菜,
菠菜,
芹菜,
茄子,
,即茄子的钙和磷含量比最低。
故答案为:D
43.B
【分析】已知乒乓球每次反弹的高度与落下高度的比大约2∶5,即每次反弹的高度占落下高度的;
把每次落下高度看作单位“1”,已知连续两次反弹后的高度是100分米,每次反弹的高度占落下高度的,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连除求出乒乓球最开始的高度。注意单位的换算:1米=10分米。
【解析】100÷÷
=100××
=250×
=625(分米)
625分米=62.5米
那么乒乓球开始大约是从62.5米的高度落下。
故答案为:B
44.B
【分析】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之和必须能整除学生的总人数,据此解答。
【解析】A.1∶3;1+3=4;169÷4=42……1;169不能被4整除,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1∶3;
B.7∶6;7+6=13;169÷13=13;169能被13整除,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可能是7∶6;
C.5∶4;5+4=9;169÷9=18……7;169不能被9整除,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5∶4;
D.6∶1;6+1=7;169÷7=24……1;169不能被7整除,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6∶1。
实验小学有169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可能是7∶6。
故答案为:B
45.C
【分析】已知国旗长与宽的比为3∶2,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已知三号国旗的长为192cm,除以3,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乘2,即可求出三号国旗的宽。
【解析】192÷3×2
=64×2
=128(cm)
它的宽是128cm。
故答案为:C
46.B
【分析】分别写出每个选项中两个量的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再解答即可。
【解析】A.哥哥与妹妹的身高比1.5∶1=3∶2,不符合题意;
B.白球与黑球的个数比6∶9=2∶3,符合题意;
C.无法确定哥哥和妹妹的体重比,不符合题意;
D.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比(20×20)∶(30×30)=4∶9,不符合题意。
综上,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7.B
【分析】蜂蜜的质量越大,水的质量越小,则蜂蜜水越甜。将蜂蜜和水的质量比列出来,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将蜂蜜质量化作1,则水质量越小,蜂蜜水越甜。根据选项分别计算即可判断。
【解析】A.蜂蜜∶水=20∶(260-20)=20∶240=1∶12;
B.蜂蜜∶水=1∶8;
C.蜂蜜∶水=1∶10;
D.按比分配原理,总的有12份,其中蜂蜜占了1份,则水占了11份,即蜂蜜∶水=1∶(12-1)=1∶11;
即把蜂蜜的质量看作1份,则水的质量份数越小,蜂蜜越甜,故B选项蜂蜜水最甜。
故答案为:B
48.B
【分析】把这瓶果汁的容量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升除以就是这瓶果汁的容量,再用这瓶果汁的容量减升,就是这瓶果汁还剩下的容量。
【解析】÷
=×3
=(升)
-=(升)
这瓶果汁还剩下升。
故答案为:B
49.D
【分析】①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真分数,结果大于这个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假分数,结果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②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③两个比中都有乙(乙是中间量),但是份数不同(在甲与乙的比中是4份,在乙和丙的比中是5份),可以先找出乙数在两个比中的两个份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乙数在两个比中的份数化为相等,改成连比,进而确定甲和丙的比,据此解答;
④把一个正方体的铁块熔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是这个铁块,但是六个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表面积变了,据此解答。
【解析】①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这个数,说法正确;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即原说法错误;
③3∶4=(3×5)∶(4×5)=15∶20,5∶7=(5×4)∶(7×4)=20∶28,甲∶乙∶丙=15∶20∶28,所以甲∶丙=15∶28,即原说法错误;
④把一个正方体的铁块熔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发生变化,即原说法错误。
所以只有①正确,即正确的说法只有1个。
故答案为:D
50.A
【分析】一辆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求1升汽油可供这辆汽车行多少千米,用除以。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运用分数除法计算得出答案。
【解析】÷=×=(千米)
1升汽油可供这辆汽车行驶千米。
故答案为:A
51.B
【分析】假设a=1,根据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再比较即可。
【解析】假设a=1,
A.a×=1×=
B.a÷=1÷=1×5=5
C.a×=1×=
D.a÷=1÷=1×=
因为,所以得数最大的是a÷。
故答案为:B
52.B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个底角相等,可知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1∶1,又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用180除以总份数,得到每份是多少,再乘2,可得最大的角的度数,再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解析】
(度)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2∶1,这个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53.A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利用等式的性质,左右两边同时除以乙数,再把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把等式转化成甲数÷乙数=,利用除法与比的关系,写成甲数∶乙数=,最后化简比即可。
【解析】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乙数×÷乙数
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
===35∶32
所以甲、乙两数之比为35∶32。
故答案为:A
54.C
【分析】观察可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假设它们的高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后列比即可。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假设它们的高是2。
甲、乙的面积比是。
故答案为:C
55.C
【分析】元元: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改写成2÷3,算式变成2÷(2÷3),然后根据除法的性质a÷(b÷c)= a÷b×c去掉括号即可;
丽丽:运用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取的其中的几份。
天天: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解析】元元:
所以元元的想法不合理。
丽丽:把1米长的线段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表示米;2米里面有3个米,用算式表示为
,所以丽丽的想法合理。
天天: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天天的想法合理。
因此,丽丽和天天的想法合理。
故答案为:C
56.C
【分析】白子数量与黑子数量的比是3∶4,把白子数量看作3份,黑子数量看作4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用多(少)的部分除以另一个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A.,黑子数量是白子数量的,错误;
B.,黑子数量比白子多,错误;
C.,白子数量是棋子总数的,正确;
D.,白子数量比黑子少,错误;
故答案为:C
57.B
【分析】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据此解答。
【解析】
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B
58.C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比的基本性质,把a∶b=2∶3变形为a∶b=4∶6,再把b∶c=2∶5变形为b∶c=6∶10,所以得出a∶b∶c=4∶6∶10。
【解析】a与b的比是2∶3,b与c的比是2∶5,那么a∶b∶c是4∶6∶10。
故答案为:C
59.A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商就是比值。所以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值就可以求出比的后项,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后项应该是9。
故答案为:A
60.B
【分析】把从学校到公园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代入数据计算出甲、乙的速度,再写据题意列比并化简即可。
【解析】
从学校到公园,甲用7分钟,乙用8分钟,甲和乙的速度比是8∶7。
故答案为:B
61.B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0.8,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可知,甲=0.8×乙,假设乙是1,则甲就是0.8,代入数据列出它们的比并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乙是1,则甲就是0.8
0.8∶1
甲、乙两数的比值是0.8,甲数与乙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5。
故答案为:B
62.B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280÷4=70千米,求出甲1小时行多少千米(速度),甲速度对应7份,用甲速度÷7求出1份的量,再用1份的量×(7+8)求出甲乙的速度和。再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即可求出两地的距离。
【解析】280÷4÷7×(7+8)×4
=280÷4÷7×15×4
=600(千米)
两地的距离是600千米。
故答案为:B
63.B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将胡萝卜的质量看作单位“1”,胡萝卜的质量=大白菜的质量÷大白菜的质量占胡萝卜质量的分率,将芹菜的质量看作单位“1”,芹菜的质量=胡萝卜的质量÷胡萝卜的质量占芹菜质量的分率,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80÷÷
=80××
=96×
=108(吨)
所以,收购芹菜108吨。
故答案为:B
64.A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要洗的衣服的数量看作单位“1”,假设已知要洗的衣服数量,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据分析可知,要求李阿姨要洗多少件衣服,列出数量关系是:要洗的衣服浅色衣服。
故答案为:A
65.C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据此分析。
【解析】根据分析,,说明<1,若(a≠0),则一定小于1。
故答案为:C
66.D
【分析】3个同样大的橙子分给小朋友,每人分个,即将1个橙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其中的1份,据此可知,1个橙子分给4个小朋友,则3个橙子分给3×4=12(人),据此分析。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3个同样大的橙子分给小朋友,每人分个,则3×4中的4表示1个橙子分给4个人。
故答案为:D
67.A
【分析】已知a代表一个非零自然数,可以设a=1,代入各选项中的算式中计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即可找出得数最大的数。
【解析】A.==;
B.==;
C.==;
D.==;
>>
即得数最大。
故答案为:A
68.A
【分析】把整根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则第一段占全长的。根据已知整根绳子长度的是米,用除法求整根绳子长度,进而用减法求出第二段的长度,最后比较两段的长短,据此解答。
【解析】
(米)
因为>,所以第一段比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A
69.B
【分析】由题意知:甲组人数的,将甲组人数看作单位“1”,结合分数的意义可知:把甲组人数的调到乙组,则甲组还剩。这时两组人数正好相等,说明这时乙在得到之后也是,则原来有,原来甲组的人数是“1”,原来乙组人数有,化简比即可解决。
【解析】将原来甲组人数看作单位“1”,则原来乙组有:,
原来甲、乙两组的人数比为:1∶=(1×8)∶()=8∶6=(8÷2)∶(6÷2)=4∶3。
故答案为:B
70.C
【分析】
如图所示,大长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即甲+①+③=乙+②+④;又因为三角形①和三角形②等底等高,所以①和②的面积相等,同样③和④的面积也相等;进而得出甲与乙的面积也相等。
【解析】甲+①+③=乙+②+④
其中①=②,③=④
所以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甲的面积∶乙的面积=1∶1。
故答案为:C
71.B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基本性质,分别写出四个选项中两个因数的最简整数比,看哪个选项的比是3∶2,是的能作为国旗尺寸,不是的不符合标准。据此选择。
【解析】A.192∶128
=(192÷64)∶(128÷64)
=3∶2
B.96∶60
=(96÷12)∶(60÷12)
=8∶5
C.240∶160
=(240÷80)∶(160÷80)
=3∶2
所以96cm×60cm尺寸的国旗不符合标准。
故答案为:B
72.C
【分析】由题意可知,已看的页数是未看页数的,可理解为把未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未看页数平均分成3份,已看页数相当于2份,据此逐项解答即可。
【解析】A.据分析可知,已看页数有2份,未看页数有3份,则全书有(份),即未看页数是全书的,所以该项说法正确。
B.据分析可知,已看页数有2份,未看页数有3份,则全书有(份),即已看的页数与全书页数的比是2∶5,所以该项说法正确。
C.据分析可知,已看页数有2份,未看页数有3份,则全书有(份),即已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少,所以该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73.A
【分析】①把一个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是这块橡皮泥,但是六个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表面积变了,据此解答。
②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③一个铁桶可以装水100升,指的是铁桶的容积,测量物体的容积要从它的里面测量,铁桶的体积指的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从外部测量的,所以这个桶的体积大于100立方分米;据此解答;
④两个比中都有乙(乙是中间量),但是份数不同(在甲与乙的比中是6份,在乙和丙的比中是3份),可以先找出乙数在两个比中的两个份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乙数在两个比中的份数化为相等,改成连比,进而确定甲和丙的比,据此解答。
【解析】①把一个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变了,原题干说法错误;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原题干说法错误;
③一个铁桶可装水100升,这个铁桶的体积一定不是100立方分米,原题干说法正确;
④甲∶乙=5∶6
乙∶丙=3∶7
=(3×2)∶(7×2)
=6∶14
甲∶乙∶丙=5∶6∶14
所以甲∶丙=5∶14
甲与乙的比是5∶6,乙与丙的比是3∶7,那么甲与丙的比是5∶14。原题干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的一个铁桶可装水100升,这个铁桶的体积一定不是100立方分米,只有1个。
故答案为:A
74.C
【分析】根据题意,斜坡坡度的大小可以用高度与木板长度的比值来表示,据此可以分别算出甲、乙以及新搭的斜坡的坡度,再比较坡度的大小即可。
【解析】甲:1∶3=1÷3=;
乙:1.5∶3=1.5÷3=;
新斜坡:3∶6=3÷6=;
因为<=,所以新搭的斜坡和斜坡乙的坡度一样,即新搭斜坡和斜坡乙一样陡。
故答案为:C
75.C
【分析】据图可知,把这条彩带的总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每3段是分米,则总长是3分米。求可以剪成多少段,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用3除以即可解答,据此判断。
【解析】3÷=3×=4(段)
把一条彩带每分米剪一段,可以剪成4段,列式为:3÷。
故答案为:C
76.D
【分析】由于织一只手套需要毛线千克,3千克毛线可以织几只手套,就是看3里面有几个,有几个就可以织几只手套,则用除法计算,即3÷,由于两只手套是一幅,再除以2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3÷÷2=3÷×=3×18×=27(幅)
所以织一只手套需要毛线千克,3千克毛线可以织几幅手套?列式正确的是3÷×。
故答案为:D
77.C
【分析】把正方形面积看作单位“1”,正方形花池中玫瑰花占地,求出假山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三角形花池中菊花占地,求出假山占三角形花池面积的几分之几;
假山的面积作为1倍数,分别求出玫瑰花种植面积、和菊花种植面积是假山面积的几倍,进一步求出玫瑰花种植面积与菊花种植面积的比。
【解析】把正方形面积看作单位“1”。
1-=
玫瑰花种植面积是假山面积的3倍:
1-=
÷=2
菊花种植面积是假山面积的2倍。
所以,玫瑰花种植面积与菊花种植面积的比是3∶2。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使假山面积作为中间量,找到玫瑰花、菊花占地与假山面积的倍数关系,再根据比的意义求解。
78.C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原数。
【解析】A.因为>1,所以a÷<a;
B.因为<1,所以a×<a;
C.因为<1,所以a÷>a。
所以算式结果最大的是a÷。
故答案为:C
79.D
【分析】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了酒精溶液,据此可知单位“1”是相同的。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2∶1,则酒精占这瓶酒精溶液的,水占这瓶酒精溶液的;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则酒精占这瓶酒精溶液的,水占这瓶酒精溶液的。把这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因为单位“1”是相同的,则混合后的酒精有:+,混合后的水有:+,根据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计算出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析】第一个瓶子中,酒精占,水占
第二个瓶子中,酒精占,水占
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是:



=17∶7
故答案为:D
80.B
【分析】一杯糖水,糖水的甜度不变,喝掉一半后,糖减半,水也减半,求出糖与水的份数,利用比的意义求出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化简比即可。
【解析】1÷2=
30÷2=15
∶15=(×2)∶(15×2)=1∶30
剩下的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30。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