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专项05 操作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在如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公顷。
2.按要求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图形。(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1cm的正方形)
(1)方格图中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的3个面,请画出其它3个面。
(2)画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长是6厘米。
3.在下面方格图上画一个长方形,使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
4.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分一分:将图中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使两部分的面积比是。
(2)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和三角形相等,长和宽的比是的长方形。
5.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使长与宽的比都是3∶1.
6.下图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
(1)以图中阴影小正方形为底面,画出一个无盖正方体盒子的展开图。
(2)画一个周长14厘米的长方形,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再将长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得到的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比( )∶( )。
7.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代表1厘米,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在方格图中画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2,周长是20厘米。
(2)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2∶3,面积是12平方厘米。
(3)将所画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面积的比是1∶3。
8.(1)画一个周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1。
(2)画一个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3∶2,面积是12平方厘米。
9.下图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2)若在画出长方形的四个角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再将剩余部分粘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接头处忽略不计)。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在如图方格图中按要求画图形(每个小方格面积1平方厘米)。
(1)画一个面积是3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2∶1。
(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
11.下面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1)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和底的比是2∶3。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再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面积比是2∶1。
12.操作。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使这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将所画的长方形按面积比1∶3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把三角形部分涂色。
13.下面的方格图表示一块空地,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米)
(1)林奶奶要用20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一边靠墙),长和宽的比是2∶1,在图中画出示意图。
(2)林奶奶还要围一个鸡舍,鸡舍是面积为12平方米的直角梯形(不靠墙),上底与下底的比是1∶2,在图中画出示意图。
14.按要求作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1)画出一个高为3厘米,上、下底的和为6厘米,且上底∶下底=1∶2的直角梯形。
(2)把这个直角梯形分成面积比为1∶2∶3的三部分。
15.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1。
(2)在所画的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2。
16.操作题。(图中每小格是1平方厘米)
(1)将左下方的长方体的展开图画完整。
(2)先用斜线表示出右边长方形涂色部分的,再列式计算斜线部分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再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
17.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
(2)把图中右边的正方形按面积比2∶3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把三角形部分涂色。
18.把梯形分成三个面积比是1∶2∶3的三角形。(小方格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比是3∶2的长方形。
(2)在之前长方形中,表示出。
(3)画一个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直角三角形,使直角边的比是2∶1。
19.下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3。
(2)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中的三个面。画出展开图的另三个面,并标出名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20.如下图,长方形表示3平方米,请在图中画出平方米。
21.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按要求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图。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1。
(2)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周长24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
22.在下面的方格纸中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在方格纸左半部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底和高的比为2∶3;方格纸右半部分的阴影是正方体的4个面,再补上2个面,使它能够围成一个正方体。
23.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比是3∶2,面积是24平方厘米。
24.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棱长是2厘米的正体展开图。
(2)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且底与高的比是。
25.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按要求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
(2)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面积比是1∶2的三角形和梯形。
26.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1厘米)。
(1)画一个周长为16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的长方形;
(2)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底与高的比是3∶1的平行四边形。
27.(1)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比是3∶2,面积是24平方厘米。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2∶1。
28.按要求在下面的方格中画长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面积是18平方厘米,底和高的比是2∶1的平行四边形。
(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
29.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2。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
30.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①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3。
②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8平方厘米,底和高的比是2∶1。
31.下面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
(2)画一个直角三角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底的。
(3)再将所画的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3。
32.按要求画一画。
(1)上图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使长与宽的比是5∶3。
(2)在图中画一条线段,把长方形的面积分成2∶3两个部分。
33.按要求画一画。
把如图方格中的三角形分成两份,使它们的面积比是。
34.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画一个三角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底和高的比是3∶2,并将它分成两部分使面积比为1∶2。
35.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在下面写出计算过程。
36.下图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在图中沿方格线画一个长方形,使所画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
(2)在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底和高的比是2∶1。
37.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1厘米)。
(1)画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2。
(2)将所画的长方形的面积按5∶3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画上斜线。
(3)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高是底的。
38.下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
(2)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得它们面积的比为1∶2。
39.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
(2)将上图中的正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比为2∶3。
40.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3∶1。
(2)画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4∶3。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画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即在这里把2公顷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阴影部分占1份(如图)。
【解析】
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2.(1)(2)见详解
【分析】(1)正方体展开图一共有11种类型:①“1-4-1”型: 中间4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②“2-3-1”型: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③“2-2-2”型:两两相连各错一;④“3-3”型:三个两排一对齐;可以选择“1-4-1”型进行画图。
(2)根据比的意义,用长方形的长除以3,再乘2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特征作图。
【解析】6÷3=2
2×2=4(厘米)
因此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1)(2)作图如下:
(正方体展开图不唯一)
3.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可以画出一个长是5,宽是3的长方形;也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5∶3的前、后项同时乘2或其他数,根据得到的比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据此解答。
【解析】
(答案不唯一)
4.见详解
【分析】(1)可以将图中三角形分成2个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底×高÷2,据此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三角形面积÷总份数=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两部分的份数,求出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再根据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确定2个三角形的底即可。
(2)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找到长和宽的比是的情况,作图即可。
【解析】(1)6×4÷2=12(平方厘米)
12÷(2+1)
=12÷3
=4(平方厘米)
4×2=8(平方厘米)
4×1=4(平方厘米)
8×2÷4=4(厘米)
4×2÷4=2(厘米)
分成的2个三角形高都是4厘米,底分别是4厘米和2厘米即可,作图如下:
(2)12=12×1=6×2=4×3
画出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长和宽的比是,作图如下:
(三角形分法不唯一)
5.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一个长方形的长为6,结合长与宽的比,得出宽为2;再假设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则得出宽为1。
【解析】一个长方形的长为6,则宽为2;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则得出宽为1。
如图:
(画法不唯一)
6.(1)见详解
(2)作图见详解;3;8
【分析】(1)无盖正方体盒子有5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5个面分别是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据此画出前、后、左、右面;
(2)长方形周长÷2=长宽和,将长看作单位“1”,长宽和是长的(1+),长宽和÷对应分率=长,长宽和-长=宽,据此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作图即可;根据等腰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分成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都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作图,三角形面积=底×高÷2,长方形面积=长×宽,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比,化简即可。
【解析】(1)
(2)14÷2=7(厘米)
7÷(1+)
=7÷
=7×
=4(厘米)
7-4=3(厘米)
画出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作图如下:
(3×3÷2)∶(4×3)
=4.5∶12
=45∶120
=(45÷15)∶(120÷15)
=3∶8
得到的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比3∶8。
7.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a+b)”,20÷2=10(厘米),即所画长方形的长、宽之和是10厘米.再把10厘米平均分成(3+2)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厘米,再用乘法分别求出3份(长方形长)、2份(长方形宽)是多少厘米,据此即可画出此长方形;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2”,12×2=24(平方厘米),即所画三角形的底和高之积为24,24=1×24=2×12=3×8=4×6,当底和高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时,底和高的比是4∶6=2∶3;
(3)三角形的面积=24平方厘米,面积按1∶3分成两部分,再把24平方厘米平均分成(1+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乘法求出其中的3份。
【解析】(1)20÷2=10(厘米)
长:10÷(3+2)×3
=10÷5×3
=2×3
=6(厘米)
宽:10÷(3+2)×2
=10÷5×2
=2×2
=4(厘米)
(2)由分析可知,三角形的底=4厘米,高=6厘米。
(3)24÷(1+3)
=24÷4
=6(平方厘米)
6×3=18(平方厘米)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可以将大三角形分成高相等,底边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这样得到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就是1∶3。
综上分析, 画出的图形如下所示:
8.(1)(2)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则周长是8厘米,它的长加宽的和是:8÷2=4(厘米),由于长与宽的比是3∶1,则长是3份,宽是1份,一份量是:4÷(3+1)=4÷4=1(厘米),此时的长是:3×1=3(厘米),宽是1厘米,据此即可画图;
(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即这个三角形底与高的积是12×2=24平方厘米;
已知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比是3∶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3∶2=6∶4=9∶8…即这个三角形可能的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或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或底是9厘米、高是8厘米,……,其中6×4=24,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据此画出这个三角形。
【解析】(1)(2)作图如下:
(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9.(1)图见详解;
(2)4
【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结合题意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用18除以2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已知长与宽的比是,那么长占它们和,宽占它们和的,根据比的意义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据此作图即可。
(2)长方形的四个角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将剩下部分粘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结合图形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为:6-1-1=4(厘米),长方体的宽为:1厘米,长方体的高为:1厘米。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析】(1)18÷2=9(厘米)
长方形的长为:(厘米);长方形的宽为:(厘米)
画图如下:
(2)这个无盖长方体的长为:6-1-1=4(厘米),宽为:1厘米,高为1厘米
则体积为:4×1×1=4(立方厘米)
故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
10.(1)(2)画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长和宽的比是2∶1,即长是宽的2倍,而长×宽=32(平方厘米),列出乘积是32的乘法算式,找到符合题意的长和宽即可。
(2)(长+宽)×2=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求出长宽之和,再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用除法求出1份数,即可进一步计算出长和宽。
(1)(2)分别求出长和宽再作图即可。
【解析】(1)32=1×32=2×16=4×8,8∶4=2∶1。
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
(2)20÷2=10(厘米)
3+2=5
10÷5=2(厘米)
3×2=6(厘米)
2×2=4(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画图即可。
(1)(2)作图如下:
11.(1)(2)图见详解
【分析】(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高与底的比是2∶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得到:2∶3=(2×2)∶(3×2)=4∶6,即高是4厘米,底是6厘米,面积=4×6=24(平方厘米),据此作图。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C=(a+b)×2,那么a+b=C÷2,据此求出长与宽的和,已知长和宽的比是5∶3,那么长占长与宽和的,宽占长与宽和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长、宽,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即可;将长方形的长平均分成3份,在2份与l份之间画线分割长方形即可。
【解析】(1)2∶3
=(2×2)∶(3×2)
=4∶6
即平行四边形高是4厘米,底是6厘米。
作图如下:
(2)16÷2=8(厘米)
8×=5(厘米)
8×=3(厘米)
即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作图如下:
12.见详解
【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24=24×1=12×2=8×3=6×4,其中只有6∶4=3∶2,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时6厘米,宽是4厘米。据此画图。
(2)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比是1∶3,则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24×=24×=6(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当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2厘米时,它的面积是6×2÷2=6(平方厘米)。据此画出三角形和梯形,并涂色。
【解析】(1)24=24×1=12×2=8×3=6×4
6∶4=3∶2,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2)24×
=24×
=6(平方厘米)
6×2÷2=6(平方厘米)
画图如下:
(答案不唯一)
13.见详解
【分析】(1)由于长方形羊圈一边靠墙,所以有两种围法,一种是长靠墙,一种是宽靠墙。长靠墙时,其余三边的长度之比是2∶1∶1,把栅栏总长度20米按照比例分配即可。宽靠墙时,其余三边的长度之比是2∶2∶1,同样把栅栏总长度20米按照这一比例分配即可。
(2)上底与下底的比是1∶2,所以上下底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可以是6,按比例分配求出上底是2,下底是4,根据直角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米,用12×2再除以上下底的和可求出对应的高,然后画出图形即可。
【解析】(1)长靠墙时:三边的长度之比是2∶1∶1
20×=20×=10(米)
20×=20×=5(米)
则长是10格,宽是5格,作图如下:
宽靠墙时:三边的长度之比是2∶2∶1
20×=20×=8(米)
20×=20×=4(米)
则长是8格,宽是4格,作图如下:
(两种答案选择一种作答即可)
(2)上底与下底的比是1∶2,所以上下底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
当上下底的和是6米时,
6×=6×=2(米)
6×=6×=4(米)
12×2÷6
=24÷6
=4(米)
则上底是2格,下底是4格,高是4格,作图如下:
(答案不唯一)
14.见详解
【分析】(1)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上下底的和÷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上底和下底的对应份数,求出上底和下底,作图即可;
(2)根据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先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梯形面积÷总份数=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对应份数,分别求出三部分的面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将直角梯形进行分割即可。
【解析】(1)6÷(1+2)
=6÷3
=2(厘米)
上底:2×1=2(厘米)
下底:2×2=4(厘米)
作图如下:
(2)(2+4)×3÷2
=6×3÷2
=9(平方厘米)
9÷(1+2+3)
=9÷6
=1.5(平方厘米)
1.5×1=1.5(平方厘米)
1.5×2=3(平方厘米)
1.5×3=4.5(平方厘米)
(画法不唯一)
15.(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3∶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3∶1=6∶2=9∶3=……,即这个长方形可能是长3厘米、宽1厘米,或长6厘米、宽2厘米,或长9厘米、宽3厘米……;
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
(2)在所画的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2,即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分别占长方形面积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乘、,求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因为分成的三角形和梯形等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确定三角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据此画出这条线段。
【解析】(1)3∶1=6∶2=9∶3=……
6×2=12(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如下图。
(2)三角形的面积:
12×
=12×
=4(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底:4×2÷2=4(厘米)
梯形的面积:
12×
=12×
=8(平方厘米)
梯形的上、下底之和:8×2÷2=8(厘米)
如下图:
(第2题画法不唯一)
16.(1)见详解
(2)图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长方体的展开图相邻不相对,相对不相邻,据此补充画图;
(2)把涂色部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表示,3份画斜线就表示涂色部分的;斜线部分小正方形的个数是9个,长方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20个,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据此用9除以20即可解答;
(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据此用20÷2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为10厘米,把长方形的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用长与宽的和除以份数和,求出1份是10÷(3+2)=2(厘米),再分别用2厘米乘长方形的长、宽的份数即可求出所画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据此画图。
【解析】(1)见下图;
(2)见下图:
9÷20=
(3)20÷2=10(厘米)
10÷(3+2)
=10÷5
=2(厘米)
2×3=6(厘米)
2×2=4(厘米)
所画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据此画图:
(1)(2)(3)如图:
17.见详解
【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由此可知,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据此求出长与宽的和,即长+宽=20÷2=10(厘米),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用长与宽的和除以它们的份数和,求出1份是多少厘米,再用1份的数量分别乘3、乘2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2)由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知正方形的面积是:5×5=25(平方厘米),把分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看作2份,梯形的面积看作3份,用25除以它们的份数和,求出1份是多少平方厘米,再乘三角形的份数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剩下的就是梯形的面积,再根据三角形的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进一步确定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画出三角形,剩下的部分就是梯形。
【解析】(1)20÷2=10(厘米)
10÷(3+2)
=10÷5
=2(厘米)
2×3=6(厘米)
2×2=4(厘米)
所以所画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2)5×5=25(平方厘米)
25÷(2+3)
=25÷5
=5(平方厘米)
三角形面积为:
5×2=10(平方厘米)
4×5÷2=10(平方厘米)
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所画三角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5厘米。
(1)(2)如图:
(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18.(1)(2)(3)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C=2(a+b),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之和,根据长方形的长宽比,用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之和除以(3+2),求出1份的长度,再用l份的长度乘3,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用l份的长度乘2,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宽,然后即可画图。
(2)把这个长方形看作“1”,先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涂上绿色,用分数表示,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涂上黄色,也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的是多少,进而画图表示即可。
(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积是9×2=18,又因为两条直角边的比是2∶1,据此可得出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3厘米,据此画图。
【解析】(1)20÷2÷(3+2)
=10÷5
=2(厘米)
2×3=6(厘米)
2×2=4(厘米)
作图如下:
(2)作图如下:
(3)作图如下:
19.(1)图见详解
(2)图见详解;22;6
【分析】(1)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4∶3=8∶6=12∶9=……,即这个长方形可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或长8厘米、宽6厘米,或长12厘米、宽9厘米……;
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
(2)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据此补全长方体的展开图,并标出名称。
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1)4∶3=8∶6=12∶9=……
其中8×6=48(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如下图。
(2)长方体的展开图如下图。
(2×1+3×2+3×1)×2
=(2+6+3)×2
=11×2
=22(平方厘米)
2×3×1=6(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2平方厘米,体积是6立方厘米。
20.见详解
【分析】由于想画出平方米,则看3平方米里面有几个平方米,有几个平方米就相当于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平方米。
【解析】3÷=3×3=9
所以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1份是平方米。
如下图所示:
21.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a+b)”,16÷2=8(厘米),即所画长方形的长、宽之和是8厘米,再把8厘米平均分成(3+1)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厘米,再用乘法分别求出3份(长方形长)、1份(长方形宽)是多少厘米,即可画图作答。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为5∶4∶3,首先可以求出总份数(5+4+3),再根据三角形周长,求出1份是多少,接着用乘法分别求出两个直角边的长度,即可画图作答。
【解析】(1)16÷2=8(厘米)
8÷(3+1)
=8÷4
=2(厘米)
长:2×3=6(厘米)
宽:2×1=2(厘米)
(2)5+4+3=12(份)
24÷12=2(厘米)
2×3=6(厘米)
2×4=8(厘米)
22.画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2,又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2,底和高的比是2∶3,据此可以设三角形的底为2a厘米,则高为3a厘米,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即可;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补上两个面即可。
【解析】解:设三角形的底为2a厘米,则高为3a厘米,
2a×3a=12×2
6a2=24
a2=4
a=2
2a=2×2=4(厘米)
3a=3×2=6(厘米)
所以三角形的底为4厘米,则高为6厘米,
如图:
(答案不唯一)
23.见详解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和高的比是3∶2,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得到:3∶2=(3×2)∶(3×2)=6∶4,此时平行四边形面积为:6×4=24平方厘米;图中一小格表示1厘米,则平行四边形底为6格,高为2格,可画出平行四边形。
【解析】做图如下:
24.见详解
【分析】(1)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展开图可以用“一四一”的形式画出来,即上面一行一个正方形,中间一行有4个正方形,下面有1个正方形,据此得出答案;
(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与高的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得到:,即底是4厘米,高是6厘米,面积=4×6=24(平方厘米)。据此作图。
【解析】(1)(2)如图
(答案不唯一)
25.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与宽的和;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即长、宽分别占长与宽的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求出长与宽,据此画图。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已知把长方形分成面积比是1∶2的三角形和梯形,则三角形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三角的面积;再根据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其中三角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高,由此求出三角形的底;据此画出这条线段即可。
【解析】(1)20÷2=10(厘米)
10×
=10×
=6(厘米)
10×
=10×
=4(厘米)
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下图。
(2)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
24×
=24×
=8(平方厘米)
因为三角形的高是4厘米,则三角形的底是:8×2÷4=4(厘米)
据此在长方形中画出这条线段。
如下图:
(线段画法不唯一)
26.见详解
【分析】(1)由题意可知,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长占长与宽的和的,宽占长与宽的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分别算出长与宽的长度,再画图。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同时12=6×2。已知该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比是3∶1,6∶2=3∶1,所以该平行四边形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据此画图即可。
【解析】(1)长:
(厘米)
宽:
(厘米)
(2)(平方厘米)
故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
(1)(2)作图如下:
27.(1)见详解;(2)见详解
【分析】(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比是3∶2,根据比的意义,假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3x厘米,高为2x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据此可得3x×2x=24,然后求出x的值,进而得出底和高。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18÷2即可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已知长和宽的比是2∶1,把长看作2份,宽看作1份,用18÷2÷(2+1)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用乘法分别求出2份和1份,即长和宽,据此作图。
【解析】(1)解: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3x厘米,高为2x厘米。
3x×2x=24
6x2=24
x2=24÷6
x2=4
因为2×2=4
据此可知x为2;
2×3=6(厘米)
2×2=4(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
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2)18÷2÷(2+1)
=18÷2÷3
=3(厘米)
3×2=6(厘米)
3×1=3(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
长方形如下图:
(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
28.(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由题意可知,底是高的2倍,如果设高为x厘米,那么底就是2x,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列方程解答,即可求得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画图;
(2)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与宽的和的2倍,即可用周长除以2,得长与宽的和,又知长占长与宽的和的,宽占长与宽的和的,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得长和宽,再画图。
【解析】(1)解:设高为x厘米,那么底就是2x。
(厘米)
(2)
(厘米)
(厘米)
作图如下:
(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
29.(1)见详解(2)见详解
【分析】(1)40=40×1=20×2=10×4=5×8,其中符合面积是40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2的是40=10×4,所以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4厘米合适,据此解答。
(2)因为长与宽的比是3∶2,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先求一份代表的长度: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和为20÷2=10(厘米)。长占3份,宽占2份,总共3+2=5,所以一份代表的长度为10÷5=2(厘米)。再求长和宽:长是3份,3×2=6(厘米);宽是2份,2×2=4(厘米),据此解答。
【解析】
30.见详解
【分析】①长方形周长÷2=长宽和,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长宽和÷总份数=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长和宽的对应份数,即可求出长和宽,作图即可;
②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将18平方厘米拆成两数相乘的形式,再找到化简后是2∶1的底和高,作图即可。
【解析】①14÷2÷(4+3)
=7÷7
=1(厘米)
1×4=4(厘米)
1×3=3(厘米)
画出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作图如下:
②18=18×1=9×2=6×3
其中6∶3=(6÷3)∶(3÷3)=2∶1,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底6厘米,高3厘米即可,作图如下:
(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
31.见详解
【分析】(1)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再根据按比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据此作图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可得ah=24×2=48(平方厘米),把底看作单位“1” ,则高是它的,即h=a,把h=a代入ah=48,求出a的值,再求出h的值,据此画出直角三角形;
(3)将所画的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3,根据三角形高相同,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据此用三角形的底除以(1+3),求出1份是多少即可解答。
【解析】(1)20÷2=10(厘米)
10÷(3+2)
=10÷5
=2(厘米)
3×2=6(厘米)
2×2=4(厘米)
所以所画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
(2)ah=24×2=48(平方厘米)
a×a=48
=48
×=48×
=64
因为8×8=64,所以a=8(厘米),h=×8=6(厘米)
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8厘米、6厘米。
(3)8÷(1+3)
=8÷4
=2(厘米)
所以从直角三角形的顶点与底边2厘米处连线即可。
(1)(2)(3)如下图:
32.(1)见详解;(2)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16÷2即可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已知长和宽的比是5∶3,把长看作5份,宽看作3份,用16÷2÷(5+3)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用乘法分别求出5份和3份,即长和宽,据此作图。
(2)因为是把长方形的面积分成2∶3,所以不分长方形的宽,分长方形的长,即把长方形的长按2∶3分成两部分,长除以(2+3)求出每份的长度,再分别用乘法求出2份和3份的长度;据此作答即可。
【解析】(1)16÷2=8(厘米)
8÷8=1(厘米)
1×5=5(厘米)
1×3=3(厘米)
长方形如图:
(2)5÷(2+3)
=5÷5
=1(厘米)
1×2=2(厘米)
1×3=3(厘米)
如图:
33.见详解
【分析】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2,在一个三角形里面分割三角形,它们的高相同,面积比就等于底边之比。所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2∶3时,它们的底边比也是2∶3。先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对边的一点,将对边分为 2 份和 3 份。据此画图。
【解析】如图:
(答案不唯一)
34.见详解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假设三角形的底为3x厘米,高为2x厘米,列方程为3x×2x÷2=12,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底和高;根据高相等,底边比=面积比,要使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2,也就是底边比为1∶2,高不变;将底边分别看作1份和2份,用两个三角形的底边和除以(1+2)份,分别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用乘法求出每个底边的边长;据此作图。
【解析】解:设三角形的底为3x厘米,高为2x厘米。
3x×2x÷2=12
3x×2x÷2×2=12×2
3x×2x=24
6x2=24
6x2÷6=24÷6
x2=4
因为2×2=4,所以x的值为2;
底:3x
=3×2
=6(厘米)
高:2x
=2×2
=4(厘米)
高相等,底边比等于面积比;
6÷(1+2)
=6÷3
=2(厘米)
2×1=2(厘米)
2×2=4(厘米)
如图:
35.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可知,先求出长宽之和为(18÷2)厘米,再根据长与宽的比是2∶1可知,长占长宽之和的比为,宽占长宽之和的比为,用求出的长宽之和分别乘上占比,即可算出长和宽,再根据长、宽画出长方形。
【解析】长宽之和:18÷2=9(厘米)
长:9×=6(厘米)
宽:9×=3(厘米)
如图:
36.(1)见详解;(2)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20÷2即可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已知长和宽的比是3∶2,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用20÷2÷(3+2)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用乘法分别求出3份和2份,即长和宽,据此作图。
(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比是2∶1,根据比的意义,假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2x厘米,高为x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据此可得2x2=8,然后求出x的值,进而得出底和高。
【解析】(1)20÷2÷(3+2)
=20÷2÷5
=2(厘米)
长:3×2=6(厘米)
宽:2×2=4(厘米)
长方形如下图;
(2)解: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2x厘米,高为x厘米。
2x2=8
x2=8÷2
x2=4
因为2×2=4,
据此可知x为2;
2×2=4(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厘米,高为2厘米。
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
37.见详解
【分析】(1)因为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所以长与宽的和为20÷2=10(厘米),然后按照3∶2的比进行分配,计算出长和宽,最后,画出图形即可;
(2)根据第一问计算出的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面积=长×宽,可得长方形面积为24平方厘米,再按5∶3分配得两部分面积分别为9平方厘米和15平方厘米,如果9平方厘米的部分是个以6厘米为底的三角形,则该三角形的高可通过面积乘2再除以底长求得。然后画图即可(答案不唯一);
(3)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得,底和高应该是12的一组因数,12的因数有1和12、2和6、3和4,又因为高是底的,所以可以确定高为2厘米,底为6厘米。据此解答。
【解析】(1)20÷2÷(3+2)
=10÷5
=2(厘米)
长:3×2=6(厘米)
宽:2×2=4(厘米)
画图如下:
(2)6×4÷(5+3)
=24÷8
=3(平方厘米)
3×5=15(平方厘米)
3×3=9(平方厘米)
9×2÷6=3(厘米)
画图如下:
(3)因相乘等于12的两个整数有:1×12,2×6,3×4;
2÷6=
其中只有2是6的。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底是6。
画图如下: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
38.见详解
【分析】(1)长方形周长÷2=长宽和,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长宽和÷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长和宽的对应份数,求出长和宽,作图即可;
(2)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三角形和梯形对应份数,求出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根据三角形面积×2=底×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高,分别确定三角形底和高,梯形上底,下底和高,作图即可。
【解析】(1)20÷2÷(3+2)
=10÷5
=2(厘米)
2×3=6(厘米)
2×2=4(厘米)
画出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即可,作图如下:
(2)6×4=24(平方厘米)
24÷(1+2)
=24÷3
=8(平方厘米)
三角形面积:8×1=8(平方厘米)
梯形面积:8×2=16(平方厘米)
8×2=16=4×4
16×2=32=8×4=(2+6)×4
画出的三角形底和高都是4厘米,梯形上底2厘米、下底6厘米,高4厘米,作图如下:
39.(1)(2)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长+宽=周长÷2,代入数据,求出长和宽的和;长和宽的比是3∶1,即把长和宽分成了3+1=4份,用长和宽的和÷总份数,求出1份是多少,进而求出长和宽,画出长方形;
(2)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求出正方形面积;再把正方形面积分成2+3=5份,用正方形面积÷总份数,求出1份是多少,进而求出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画图即可。
【解析】(1)3+1=4(份)
长:
16÷2÷4×3
=8÷4×3
=2×3
=6(厘米)
宽:
16÷2-6
=8-6
=2(厘米)
图如下:
(2)正方形边长:5厘米;
2+3=5(份)
三角形面积:
5×5÷5×2
=25÷5×2
=5×2
=10(平方厘米)
梯形面积:
5×5-10
=25-10
=15(平方厘米)
图如下(画法不唯一):
40.见详解
【分析】(1)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再根据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比是3∶1,确定根据三角形的底和高,据此画出这个三角形。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长方形的长、宽之和=周长÷2;又已知长和宽的比是4∶3,即长、宽分别占长、宽之和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长、宽,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
【解析】(1)三角形的底与高的积:6×2=12(平方厘米)
三角形底和高的比=3∶1=6∶2=9∶3=……
其中6×2=12,符合要求;
画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三角形,如下图:
(2)长方形的长、宽之和:28÷2=14(厘米)
长:14×
=14×
=8(厘米)
宽:14×
=14×
=6(厘米)
画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
如图:
(三角形的画法不唯一)
【点睛】(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确定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画三角形的关键。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确定长方形的长、宽是画长方形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