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16:18:4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目标】
①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共一大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运用史料分析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共一大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前预习】
马克思主义传播 背景 ①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②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宣传 ①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②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不少知识分子开始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诞生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外部条件 国际共产主义援助
诞生标志 时间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与会 代表 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会议 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诞生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年
地点 上海
内容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概况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高潮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乎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答案提示: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探究二: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提示: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探究三:问题:你如何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答案提示: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课后检测】
1.(2024·重庆·中考真题)李大钊在“一战”将结束时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而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B.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而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五四运动,排除B项;“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俄国退出了“一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央视推出的原创国漫MV《振山河》的歌词中有:“一艘红船扬清波,何时还家国……百年丹心犹未改,昂首振山河”。与“一艘红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一艘红船扬清波,何时还家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艘红船”指的是中共一大召开时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项正确;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1923年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与红船无关,排除A项;革命根据地建立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工农革命运动发展是党成立后推动的活动,并非红船的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据下表推断,“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 )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了,带领着我国人民群众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改革创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A.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阻止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C.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D.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之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大会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达到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出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D项正确;“宣告君主专制终结”的是辛亥革命(1911年),排除A项;“阻止袁世凯复辟”的是1915-1916年的护国运动,排除B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创办报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下图所示报刊( )
A.有效抵御了列强的侵略 B.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所创办
C.是宣传先进思想的载体 D.推动国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知新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民报》宣传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是宣传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音》是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它们都是宣传先进思想的载体,C项正确;这些报刊宣传了先进思想,但不能有效抵御列强的侵略,排除A项;《青年杂志》有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参与,《劳动音》是由无产阶级的代表创办的,排除B项;这些报刊的创办是为了宣传先进的思想,没有推动国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目标】
①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共一大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运用史料分析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共一大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前预习】
马克思主义传播 背景 ①1917年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②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宣传 ①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 的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 的介绍 ②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 团体。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不少知识分子开始帮助工人 ,开办 和 ,出版反映 的刊物,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诞生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外部条件 国际共产主义援助
诞生标志 时间 年 月, 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与会 代表 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会议 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为 ; 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 ; ③中心任务是 ; ④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诞生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变;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 、为 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了。
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 。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年
地点 上海
内容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 ,推翻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 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概况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高潮 1923年2月, 。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乎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探究二: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探究三:问题:你如何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课后检测】
1.(2024·重庆·中考真题)李大钊在“一战”将结束时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而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B.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2.(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央视推出的原创国漫MV《振山河》的歌词中有:“一艘红船扬清波,何时还家国……百年丹心犹未改,昂首振山河”。与“一艘红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据下表推断,“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 )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了,带领着我国人民群众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改革创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A.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阻止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C.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D.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4.(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创办报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下图所示报刊( )
A.有效抵御了列强的侵略 B.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所创办
C.是宣传先进思想的载体 D.推动国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答案提示:ADD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