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
例: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
(A)锗和硅(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
(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
(D)原硅酸(用作耐火材料)
选题目的:考查物质的用途要结合物质的性质。
分析:锗和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属于半导体,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具有良好的折光性能,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无色、粘稠、粘结性强,既不易燃烧又不易受腐蚀,可用作建筑工业粘合剂,木材、织物的防腐剂、防火剂。原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弱酸,不稳定,在空气中失去一部分水后变成硅酸,因此不能用作耐火材料。
答案:D
典型例题
——纳米材料
例: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 nm,)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选题角度:考查几种分散系分散质的粒子大小。
思路分析: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的热点,它处在高科技材料发展的前沿位置,可以说前途无量。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都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但对联系这两个世界的过渡区——纳米世界,却认识不足。
当几十个原子、分子或成千个原子、分子结合在一起时,表现出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单个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于大块物体的奇特性质。
纳米科学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到10亿分之一米()尺度范围内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科学。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之间,也属于纳米粒子的范围。故答案为“C”。
解答:C。
点评:应使学生掌握几种分散系分散质的粒子大小。
1、为了节能,许多场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D )
A、纳米材料 B、超导体 C、导体 D、半导体
2、如下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D )
纳米固体材料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费曼在1959年曾作过一次思路新颖、极富远见的演讲,主张生产过程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建议用宏观机器制出比自身体积要小的机器,继而用这较小的机器制出更小的机器,这样一步步把机器一直小到原子、分子的线度,以致最后人类可以直接摆布一个个原子、分子,在原子和分子的尺度上操纵和控制物质,随心所欲创造新材料,并藉以生产出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理想产品。
原子、分子的线度(如直径)极小,多取纳米(1nm=10-9m,即1nm为1m的十亿分之一)为单位,“纳米科技”就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的高新科技,其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实现生产方式的大飞跃。
科学家深知,煤和钻石的经济价值存在天壤之别,而二者在结构上的差别只不过是原子排列的问题。如果研制出一种能把个别原子提起来放在分子里适当位置上的毫微机器人,许多微观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科学家认为,这种超袖珍机器人可由纳米尺度内的碳棒和其它充当数字转换器的超微型构件组成,且每一根碳棒都可以用只有分子大小的超微型电机来自行控制。
在费曼提出设想经过了约30年的岁月,纳米非晶体材料开始研制,在现代物理与计算机、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先进技术的配合之下,新的固体材料陆续脱颖而出,每个纳米颗粒只包含100~1000个原子,其中一半以上的原子分布在颗粒的表层,由于特殊的构成方式,纳米晶体材料在力、热、电、磁诸方面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例如,纳米晶态的铅的比热在室温区比多晶态铅的比热高53%;铜的纳米晶体热胀系数比单晶铜大一倍;陶瓷在纳米晶体材料中不像普通状态下呈脆性而变为韧性;合成的氧化钛(TiO2)纳米晶体陶瓷在室温下可被弯曲,百分之百可塑。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征,可以开发出应用极其广泛的各种器件,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正向超纯、超精度方向发展,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5mm2的硅片上已可容纳1亿个半导体元件,光纤目前已拉制成直径105nm、杂质含量低于10-9的纤芯,可以同时传输几千路电话和几百路彩电信号,医学领域,已经制出某些人工器官所需的新材料,日常生活方面,品种多样的新型纺织材料相继问世,现已制造出自动调温的合成纤维及空心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