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 八上(新教材)期中检测卷1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 八上(新教材)期中检测卷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7:46:11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期中检测卷1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南明期末)微生物是生物界必不可少的生物类群,关于下图中三种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够独立生活
B.②的细胞里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C.当外界环境较恶劣时,③会形成休眠体芽孢
D.①②③三种微生物都是通过孢子进行后代繁殖
(2025八上·饶平期末)马勃又叫“马粪包”,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烟雾”,扩散到空气中,抵达环境适宜的地方就能长出新的“马粪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下列生物中,内部结构与马勃最相近的是(  )
A.衣藻 B.酵母菌 C.肺炎球菌 D.噬菌体
3.下列描述的环境最适宜马勃生长的是(  )
A.炙热岩石上 B.干燥土壤中 C.湿润枯木上 D.清澈流水中
4.马勃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营养方式不同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呼吸方式不同 D.能否吸收外界物质
5.结合材料可知,“烟雾”主要是马勃的(  )
A.种子 B.孢子 C.芽孢 D.花粉
6.在野外看到类似马勃的菌类,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是(  )
A.直接采摘食用,因为菌类一般都很美味
B.用手触碰后闻其气味来判断是否可食用
C.不随意采摘和触碰
D.用脚踩碎,防止他人误食
(2025八上·沅江期末)流感病毒结构如图所示,流感是由其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流感在流行季可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学校每年组织同学们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7.根据上述信息,流感病毒属于(  )
A.细菌病毒 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 D.噬菌体
8.下列对流感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B.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9.(2025八上·湘乡市期末)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细菌和真菌寄生在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B.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这对它们相互有利
D.没有细菌和没有动物一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无法进行
(2024八上·丰台期末)葡萄扇叶病是由葡萄扇叶病毒侵染引起,发生在葡萄植株上的一种病害,会导致果实质量降低、植株寿命缩短。该病毒主要由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进行传播,也能由葡萄根茎中的汁液传播。请完成下面小题。
10.标准剑线虫属于线虫动物.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
A.身体分节 B.呈圆柱形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有肛门
11.葡萄扇叶病毒与标准剑线虫的主要区别是(  )
A.无细胞结构 B.无遗传物质 C.无叶绿体 D.不含蛋白质
12.在实际生产中,预防葡萄扇叶病可以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购买经过严格检疫的幼苗 B.及时拔除被病毒侵染的幼苗
C.杀灭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 D.减少施肥促进根系生长
(2025八上·鄂州期末)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的统称,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别很大。微生物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与人类关系密切。完成下列小题。
1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关于病毒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14.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它们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列四种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
A.人患手、足癣 B.人患扁桃体炎
C.艾滋病 D.肝炎
(2025八上·龙岗期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南山荔枝营养价值高,味甜肉脆,历来被誉为"中华之珍品",是驰名中外的著名岭南佳果。请回答下列小题。
15.图1为南山荔枝的果实和叶片,荔枝在分类上属于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南山荔枝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品种,这体现了( )
A.基因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7.为了提高荔枝产量,荔枝开花的季节,果农喜欢在果园放养蜜蜂,放养蜜蜂对荔枝的意义是( )
A.促进开花 B.促进果实成熟
C.帮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18.荔枝蝽是荔枝园中常见的害虫。我国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虫害,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科学方法,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 )
A.利用灭蚊灯诱捕蚊子 B.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C.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 D.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
19.荔枝成熟结果之时,荔枝树下常常会长出被誉为"岭南菌王"的荔枝菌。荔枝菌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真菌,以下关于荔枝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原核生物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靠孢子繁殖后代 D.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0.常温下,新鲜荔枝一日色变,二日相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后色香味俱无。广东曹庸团队攻克荔枝液氮 冷鲜技术,推出了冻眠荔枝,荔枝最长保鲜期可达 18个月。下列有关荔枝的保存方法和防腐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保存方法:冻眠荔枝;防腐原理:超低温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B.保存方法:荔枝罐头;防腐原理:大量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C.保存方法:真空包装;防腐原理:隔绝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氧气
D.保存方法:荔枝干; 防腐原理: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21.荔枝酒是以优质鲜荔枝为原料,经去核,破碎,压榨,发酵,陈酿精制而成的果酒。发酵时,应加入能使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微生物是( )
A.黄曲霉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青霉菌
(2025八上·高要期末)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场所人群聚集,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地。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飞沫、食物和饮水传播。请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疾病和诺如毒感染病一样均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①近视②水痘③白血病④坏血病⑤红眼病⑥流行性感冒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
23.下列对诺如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属于细菌病毒
C.不能独立生活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4.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患者的呕吐物分别属于(  )
A.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B.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C.传染源、传播媒介、病原体 D.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5.(2024八上·铁东期末)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们选择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这样获得的免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B.被动免疫
C.自然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6.(2024八上·长春期末)屠呦呦经历多次失败后,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中,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及对疟疾患者治疗的措施分别是指(  )
A.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病原体、控制传染源
C.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
27.(2024八上·兴宁期中)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第47周(11月20日—11月26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系。H3N2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个体微小,需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B.抗生素可用来治疗该病毒引起的流感
C.该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8.(2022八上·衡山期末)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治疗所有的疾病 B.可以利用曲霉产生青霉素
C.可以用来杀死病毒 D.可治疗某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29.(2020八上·南宫开学考)下列有关用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药无贵贱,效者灵丹 B.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
C.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D.多吃补药,利于健康
30.(2024八上·天河期末)跑步可以强身健体、陶冶身心。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跑步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能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
B.跑步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帮助
C.跑步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D.经常跑步能提高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
二、读图理解题
31.疟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由疟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其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大汗、头痛、四肢酸痛和乏力等。如图为人体感染疟原虫的过程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   (填“疟原虫”或“蚊子”)。
(2)图中人群   (填“甲”或“乙”)可以表示易感人群。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属于疟疾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疟原虫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人体肝脏之中,说明其属于   生活。
(4)(中考新考法·批判性思维)疟疾患者可服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有人认为长期服用此药即可完全抵抗疟疾,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
三、综合应用题
32.(2025八上·饶平期末)一则关于天宫空间站内航天员喝水前要测微生物的消息引发人们的关注。航天员们每个月都要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看看太空中喝的水是否干净。提到微生物,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饮水若不卫生可能引起病毒性胃肠炎,该病具有传染性,为检测航天员是否感染此微生物可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A中的[   ](填序号),A只能寄生在   内,通过   来繁殖后代。
(2)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都是由图中的   (填字母)引起的,该类微生物区别于E的主要特点是   ,因此被称为   生物。
(3)“酸笋”是现代人们喜欢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它的制作主要利用了图中B毛霉发酵的原理。毛霉的生殖方式与图中的   (填字母)相同,都是通过位于直立菌丝顶端的[①]   来繁殖后代;从“酸笋”的制作过程来看,毛霉的营养方式是   。(选填“腐生”或“寄生”)
(4)假如你的班级在开展以“爱恨交加”为主题的微生物与人类关系辩论赛,你方观点是“爱”,请你通过一个实例来证明你方观点。   。
33.(2025八上·鄂州期末)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学校开展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尝试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任务一:微生物的筛选】
(1)乳酸菌可以将牛奶变为酸奶,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象乳酸菌这样的生物称为   (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任务二:观察酵母菌】
(2)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酵母菌是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②有的酵母菌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任务三:制作米酒】
(3)制作流程:
分析:蒸熟的糯米饭在拌入酒曲前,需要将糯米饭冷却到25-30℃左右,目的是   。
【任务四:食品的保存】
在日常生活中,浸湿的糯米没有用完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延长糯米食品的保存时间,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 不发霉 发霉 ?
(4)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   (选填“发霉”或“不发霉”),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   。
(5)由以上实验可知,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应该将食品保存在   (选填“干燥”或“潮湿”)、   (选填“低温”或“高温”)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34.(2025八上·岳阳期末)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鞭毛的螺旋状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生物小组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乳酸菌会和幽门螺旋菌竞争吸附空间和营养源,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探究问题:乳酸菌是否会影响幽门螺旋菌的感染?为了研究此问题,他们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代表不进行操作,“+”代表进行操作)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里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由此推测其生活方式为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细胞核,因此称为   。
(2)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旋菌,其目的是为了   。
(3)分析1组和   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作用   。(填“促进”或“抑制”)
(4)幽门螺旋菌很难根治,除了我国没有分餐的饮食习惯以外,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   相似,起到保护作用,抵抗胃酸的杀灭。
(5)幽门螺旋菌的治疗方法中,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一种抑酸药物,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就是由   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①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命活动 ),A正确。
B.②是青霉,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③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C正确。
D.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过复制的方式繁殖;②霉菌,能进行孢子生殖;③细菌进行分裂生殖,D错误。
故选D。
【分析】①是病毒(噬菌体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②是真菌(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 ),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
③是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
【答案】2.B
3.C
4.A
5.B
6.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真菌的生殖;病毒的形态结构;真菌的营养方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真菌的基本结构、繁殖方式等基础内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1)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真菌细胞的基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等。
(3)真菌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真菌大多靠孢子繁殖后代。需要区分: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帮助细菌度过干旱、寒冷和严寒的恶劣环境,环境适宜时又会形成一个细菌。
2.A.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马勃属于真菌,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马勃属于真菌,所以酵母菌与马勃的内部结构最相近,B符合题意。
C.肺炎球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马勃属于真菌,故C不符合题意。
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马勃属于真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等。
A.炙热岩石上温度过高,不利于马勃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干燥土壤中缺乏水分,不利于马勃的生长,B不符合题意。
C.马勃多生长在草地、林间空地等湿润环境中,也常生长在湿润枯木上,因为这些地方有丰富的腐殖质,可以为马勃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
D.清澈流水中营养物质不足,缺乏马勃生活需要的有机物,且水流可能会冲走马勃的孢子等,不利于马勃的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马勃是真菌,真菌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质和细胞核,但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现成有机物生活,属于异养型生物,而绿色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可见,马勃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马勃属于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当马勃的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 “烟雾”,这些 “烟雾” 其实就是马勃释放出的大量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萌发形成新的马勃个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A.如果在野外看到类似马勃的菌类,不能确定其是否有毒,所以,不能因为菌类一般都很美味就随意采摘食用,A说法错误。
B.外野外,用手触碰后闻其气味来判断是否可食用并不准确,有些毒素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气味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说法错误。
C.野生菌类大多是有毒的,随意采摘和触碰可能会导致中毒或其他危险,所以不能随意采摘和触碰,C说法正确。
D.用脚踩碎也可能会使孢子扩散,这样做还会破坏生态环境,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B
8.D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1)病毒形态极其微小,必须借助于单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十分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3)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
7.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根据题干所述,流感病毒专门感染动物细胞,所以,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A.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说法错误。
B.病毒形态极其微小,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B说法错误。
C.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无法独立生活,需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说法错误。
D.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真菌的生殖;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细菌和真菌多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A说法正确。
B.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一般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具有促进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作用,B说法正确。
C.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C说法正确。
D.动物和细菌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它们的遗体和排泄物也为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提供了食物来源。然而,即使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仍然可以进行,因为植物可以直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而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则可以分解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如落叶、枯枝等)来释放无机物,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细菌对人类有害也有利。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真菌也是有的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如有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臂癣等。
【答案】10.A
11.A
12.D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 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10.A、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等)和节肢动物(如蝗虫、蜘蛛等)的特征,线虫动物身体不分节,该选项不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
B、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该选项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
C、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该选项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
D、线虫动物有口有肛门,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更加高效,该选项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BD.标准剑线虫属于线虫动物,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葡萄扇叶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由此可见,葡萄扇叶病毒与标准剑线虫的主要区别是无细胞结构,A正确,BD错误。
C.葡萄扇叶病毒与标准剑线虫都没有叶绿体,C错误。
故选A。
12.ABC.葡萄扇叶病是由葡萄扇叶病毒侵染引起,该病毒主要由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进行传播,也能由葡萄根茎中的汁液传播;因此,购买经过严格检疫的幼苗、及时拔除被病毒侵染的幼苗、杀灭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都可以预防葡萄扇叶病,ABC不符合题意。
D.根系的生长状况与是否患葡萄扇叶病无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13.D
14.B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13.A.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A正确。
B.病毒的大小通常在纳米级别,肉眼和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正确。
C.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C正确。
D.虽然有些病毒确实会引起人类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病毒侵入人体都会导致疾病。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抵抗一些病毒的感染。此外,有些病毒在人体内可能处于潜伏状态,并不立即引发疾病,D错误。
故选D。
14.A.人患手、足癣。这是由真菌引起的,不是细菌,A错误。
B.人患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可以由细菌引起,特别是链球菌,B正确。
C.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C错误。
D.肝炎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和细菌(如某些类型的细菌性肝炎),但通常我们所说的肝炎主要是指病毒性肝炎,D错误。
故选B。
【答案】15.D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防治;真菌的生殖;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对植物进行分类
【解析】图中:①是孢子类植物、②是裸子类植物、③是单子叶类植物、④是双子叶类植物、X是种子类植物、Y是被子类植物。
15.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①孢子类植物和X种子类植物。①孢子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②裸子类植物和Y被子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类植物和被子类植物。被子植物包括③单子叶类植物和④双子叶类植物。
荔枝的种子有果皮包被,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属于被子类植物,其种子的子叶有两片,属于双子叶植物,即与④菜豆、向日葵同一类,D正确, 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6.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南山荔枝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品种,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荔枝是虫媒花,其花粉需要借助外界媒介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才能完成受精过程。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身上会沾满花粉,当它们飞到另一朵花上时,花粉就会被带到雌蕊柱头上,从而实现传粉。传粉成功后,荔枝花才能顺利受精,进而发育成果实,提高荔枝的产量,C正确。
故答案为:C。
18.A.生物防治强调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害虫。灭蚊灯是通过灯光吸引蚊子,然后利用电击或其他物理方式将蚊子捕杀,整个过程中没有利用到任何生物来对付蚊子,属于物理防治手段,不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
B.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可以寄生在玉米螟体内。当玉米螟接触到白僵菌后,白僵菌会在其体内生长繁殖,消耗玉米螟的营养,并产生毒素,最终导致玉米螟死亡。这是典型的利用微生物来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B正确。
C.灰喜鹊是松毛虫的天敌,它以松毛虫为食。通过在松林里引入灰喜鹊,灰喜鹊会捕食松毛虫,从而减少松毛虫的数量,控制虫害。这是利用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的例子,C正确。
D.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它能产生一种对菜青虫有毒的蛋白质晶体。菜青虫食用含有苏云金杆菌的食物后,肠道上皮细胞会被破坏,最终导致菜青虫死亡。这是利用细菌来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手段,D正确。
故答案为:A。
19.A.荔枝菌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真菌,其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具有真正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细胞核,A错误。
BD.荔枝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来源,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D错误。
C.荔枝菌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荔枝菌用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故答案为:C。
20.A.超低温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为低温会使微生物体内的酶活性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有利于食品保鲜。因此,冻眠荔枝,是利于超低温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A正确。
B.正规的荔枝罐头通常并不需要添加大量防腐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荔枝罐头是通过先将荔枝进行清洗、去核等处理,然后装入罐中,再经过密封和高温杀菌等工艺,杀死了罐内的大部分微生物,同时密封的环境也阻止了外界微生物的进入,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而不是依靠大量防腐剂。过量添加防腐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也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B错误。
C.许多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氧气,真空包装就是将包装内的空气抽出,使包装内形成低氧或无氧环境,从而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像一些好氧性细菌、霉菌等在无氧环境下,其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会受到限制,生长速度变慢甚至无法生长,C正确。
D.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离不开水,水分是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营养物质运输等生理活动的重要介质。荔枝干是通过晾晒或烘干等方式去除了荔枝中的大量水分,使环境中的水分活度降低,微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从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B。
21.A.黄曲霉主要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的肝脏等器官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它一般不会用于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黄曲霉通常在粮食等农产品受潮等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不是用于发酵酿酒,A错误。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进行酒精发酵,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是酿酒过程中的关键反应。在荔枝酒的制作中,加入酵母菌后,酵母菌会利用荔枝汁中的葡萄糖等糖分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使荔枝汁逐渐变成荔枝酒,B正确。
C.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主要在肠道环境中发挥一些生理作用,有些大肠杆菌菌株可能会导致疾病。但它并不具备将葡萄糖高效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能力,一般不会用于酿酒发酵过程,C错误。
D.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等抗生素,对一些细菌有抑制作用。它在发酵过程中主要是用于生产抗生素、有机酸等物质,而不是用于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来酿酒。青霉菌的代谢产物和发酵功能与酿酒所需的功能不相符,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22.C
23.B
24.D
【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①①近视:是用眼不当(如长期近距离视物 )导致眼球结构改变,不是传染病(无病原体传播 ),①不符合题意。
②水痘: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在人群中传播,属于传染病,②符合题意。
③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不是传染病(无病原体传播,是自身细胞异常 ),③不符合题意。
④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④不符合题意。
⑤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眼病,⑤符合题意。
⑥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⑥符合题意。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A 选项: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诺如病毒也不例外,说法正确。
B 选项:诺如病毒寄生在人或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所以诺如病毒 “属于细菌病毒” 说法错误。
C 选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诺如病毒也需依赖宿主细胞,说法正确。
D 选项:病毒极其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诺如病毒也不例外,说法正确。
故选B。
24.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③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患者的呕吐物分别属于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抗原和抗体
【解析】【解答】A、非特异性免疫,也称为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它主要由皮肤、黏膜等物理屏障,以及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组成。注射流感疫苗并不直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被动免疫是指个体通过接受来自其他个体或外部来源的抗体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暂时的,因为外源性抗体在体内会逐渐降解。注射流感疫苗是刺激个体自身产生抗体,而不是直接提供抗体,因此不属于被动免疫,B错误。
C、自然免疫通常指的是个体在没有接种疫苗或接触病原体的情况下,由于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而自然获得的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是一种人工干预的免疫方式,不属于自然免疫,C错误。
D、特异性免疫,也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人体在接触特定病原体后产生的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就是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在未来接触流感病毒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御,D正确。
故选D。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26.【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题干中,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属于疟疾的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和病原体的携带者都是传染源,所以,对疟疾患者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
(1)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7.【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病毒个体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无法看清病毒 ,A错误。
B.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引起的流感无效 ,B错误。
C.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进行抵抗。如果人体免疫力较强,可能将病毒消灭而不使人患病;即使人体患病,也可能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逐渐恢复健康,所以该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C错误。
D.H3N2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内部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中包含着病毒的遗传信息,决定着病毒的繁殖和特性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个体极其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处于10 - 300nm的范围,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 ,且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一定都能使人患病(如人体有免疫防线 )。
28.【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不能治疗所有疾病,如病毒引起的疾病、遗传病等不能用抗生素治疗,A错误。
B. 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而不是曲霉,B错误。
C. 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细菌,对病毒无效,因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与细菌不同,抗生素无法作用于病毒, C错误。
D.抗生素是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细菌起引起的疾病,D正确。
故选D。
【分析】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可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 。
29.【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不符合题意。
B.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故应对症用药,C不符合题意。
D.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要根据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30.【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动物运动的意义
【解析】【解答】A、跑步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能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这一说法是不合理的。虽然运动系统是跑步的主要执行者,但跑步的完成还依赖于其他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如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和协调运动,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以及排泄废物等。因此,跑步并非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A错误。B、跑步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帮助。这一说法是合理的。神经系统在跑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控制和协调肌肉的运动。通过跑步等运动,可以锻炼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提高。B正确。
C、跑步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这一说法也是合理的。跑步等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提供。同时,呼吸系统通过吸入氧气,为运动提供必要的氧分;循环系统则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运动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C正确。
D、经常跑步能提高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这一说法同样是合理的。经常跑步可以锻炼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使心脏更加健壮,肺部呼吸功能更加完善。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促进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A。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动作。
31.【答案】(1)疟原虫
(2)乙;传染源
(3)蚊子叮咬;寄生
(4)控制传染源;不认同,长期服用此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导致疟原虫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此病原体为疟原虫。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患病的人群叫作易感人群,人群乙在被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前属于易感人群。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作传染源,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属于传染源。
(3)疟原虫寄生在蚊子体内后,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因此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子叮咬。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疟原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肝脏中,并侵入红细胞,因此属于寄生生活。
(4)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长期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导致疟原虫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因此长期服用此药即可完全抵抗疟疾的观点不合理。
【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32.【答案】(1)⑥;活细胞;自我复制
(2)D;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
(3)C;孢子;腐生
(4)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1)图A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只有⑦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⑥遗传物质组成,所以,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 A 中的⑥遗传物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病毒通过自我复制来繁殖后代,当病毒注入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按照病毒核酸所含的遗传信息合成新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释放出来。
(2)图中D为细菌,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未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所以,细菌区别于E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3)毛霉属于多细胞的真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与图中的C青霉相同,都是通过位于直立菌丝顶端的①孢子囊中的孢子来繁殖后代。从 “酸笋” 的制作过程来看,毛霉利用竹笋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其营养方式是腐生。
(4)真菌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酵母菌可用于酿酒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有机酸、醇类等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
故答案为:(1)⑥、活细胞、自我复制;(2)D、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3)C、孢子、腐生;(4)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
【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生殖方式等基础内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图中A病毒,B霉菌,C青霉,D细菌,E酵母菌。①孢子囊,②孢囊梗,③营养菌丝,④孢子,⑤直立菌丝,⑥遗传物质,⑦蛋白质。
(2)细菌是单细胞的个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3)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性病毒、动物性病毒、细菌性病毒(噬菌体),靠自我复制增殖后代。
(4)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多细胞真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分为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的叫做直立菌丝,霉菌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其中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的是营养菌丝。
(1)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 A 中的⑥遗传物质。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核酸检测就是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病毒通过自我复制来繁殖后代,当病毒注入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按照病毒核酸所含的遗传信息合成新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释放出来。
(2)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都是由图中的D细菌引起的。
细菌区别于E酵母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内只有 DNA 集中的区域,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3)毛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与图中的C青霉相同,都是通过位于直立菌丝顶端的①孢子囊中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从 “酸笋” 的制作过程来看,毛霉利用竹笋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其营养方式是腐生。
(4)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酵母菌可用于酿酒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有机酸、醇类等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33.【答案】原核;①单细胞;②出芽;避免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不发霉;温度;干燥;低温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原核生物的概念;真菌的种类和结构
【解析】【解答】(1)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①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但酵母菌的个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②有的酵母菌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是酵母菌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通过在母细胞上形成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后与母细胞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会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细菌真菌。所以,蒸熟的糯米饭在拌入酒曲前,需要将糯米饭冷却到30℃左右,目的是避免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C组放在-15℃环境里,微生物无法生长繁殖,故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发霉,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而C组放在-15℃环境里,温度太低。
(5)通过A和B,B和C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知,干燥和低温都能防止食品的腐败。所以,我们可以将食品保存在干燥和低温的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34.【答案】(1)寄生;原核生物
(2)形成对照
(3)2;抑制
(4)荚膜
(5)青霉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原核生物的概念
【解析】【解答】(1)幽门螺旋菌属于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生活。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因此幽门螺旋菌属于原核生物。
(2)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旋菌,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3)1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也不灌幽门螺旋菌;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所以,1组与2组对照,变量是有无幽门螺旋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幽门螺旋菌;3组第1、2、3周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2组与3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4)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黏液物质,起保护作用。因此幽门螺旋菌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荚膜相似,起到保护作用,抵抗胃酸的杀灭。
(5)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分析】(1)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于幽门螺旋菌体内没有叶绿体,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是异养中的寄生生活。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因此幽门螺旋菌属于原核生物。
(2)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旋菌,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3)1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也不灌幽门螺旋菌;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所以,1组与2组对照,变量是有无幽门螺旋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幽门螺旋菌;3组第1、2、3周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2组与3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4)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黏液物质,起保护作用。因此幽门螺旋菌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荚膜相似,起到保护作用,抵抗胃酸的杀灭。
(5)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1 / 1【北师大版2024】生物 八上(新教材)期中检测卷1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南明期末)微生物是生物界必不可少的生物类群,关于下图中三种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够独立生活
B.②的细胞里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C.当外界环境较恶劣时,③会形成休眠体芽孢
D.①②③三种微生物都是通过孢子进行后代繁殖
【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①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命活动 ),A正确。
B.②是青霉,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③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C正确。
D.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过复制的方式繁殖;②霉菌,能进行孢子生殖;③细菌进行分裂生殖,D错误。
故选D。
【分析】①是病毒(噬菌体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②是真菌(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 ),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
③是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
(2025八上·饶平期末)马勃又叫“马粪包”,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烟雾”,扩散到空气中,抵达环境适宜的地方就能长出新的“马粪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下列生物中,内部结构与马勃最相近的是(  )
A.衣藻 B.酵母菌 C.肺炎球菌 D.噬菌体
3.下列描述的环境最适宜马勃生长的是(  )
A.炙热岩石上 B.干燥土壤中 C.湿润枯木上 D.清澈流水中
4.马勃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营养方式不同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呼吸方式不同 D.能否吸收外界物质
5.结合材料可知,“烟雾”主要是马勃的(  )
A.种子 B.孢子 C.芽孢 D.花粉
6.在野外看到类似马勃的菌类,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是(  )
A.直接采摘食用,因为菌类一般都很美味
B.用手触碰后闻其气味来判断是否可食用
C.不随意采摘和触碰
D.用脚踩碎,防止他人误食
【答案】2.B
3.C
4.A
5.B
6.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真菌的生殖;病毒的形态结构;真菌的营养方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真菌的基本结构、繁殖方式等基础内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1)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真菌细胞的基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等。
(3)真菌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真菌大多靠孢子繁殖后代。需要区分: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帮助细菌度过干旱、寒冷和严寒的恶劣环境,环境适宜时又会形成一个细菌。
2.A.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马勃属于真菌,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马勃属于真菌,所以酵母菌与马勃的内部结构最相近,B符合题意。
C.肺炎球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马勃属于真菌,故C不符合题意。
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马勃属于真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等。
A.炙热岩石上温度过高,不利于马勃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干燥土壤中缺乏水分,不利于马勃的生长,B不符合题意。
C.马勃多生长在草地、林间空地等湿润环境中,也常生长在湿润枯木上,因为这些地方有丰富的腐殖质,可以为马勃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
D.清澈流水中营养物质不足,缺乏马勃生活需要的有机物,且水流可能会冲走马勃的孢子等,不利于马勃的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马勃是真菌,真菌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质和细胞核,但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现成有机物生活,属于异养型生物,而绿色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可见,马勃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马勃属于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当马勃的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 “烟雾”,这些 “烟雾” 其实就是马勃释放出的大量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萌发形成新的马勃个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A.如果在野外看到类似马勃的菌类,不能确定其是否有毒,所以,不能因为菌类一般都很美味就随意采摘食用,A说法错误。
B.外野外,用手触碰后闻其气味来判断是否可食用并不准确,有些毒素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气味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说法错误。
C.野生菌类大多是有毒的,随意采摘和触碰可能会导致中毒或其他危险,所以不能随意采摘和触碰,C说法正确。
D.用脚踩碎也可能会使孢子扩散,这样做还会破坏生态环境,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八上·沅江期末)流感病毒结构如图所示,流感是由其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流感在流行季可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学校每年组织同学们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7.根据上述信息,流感病毒属于(  )
A.细菌病毒 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 D.噬菌体
8.下列对流感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B.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7.B
8.D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1)病毒形态极其微小,必须借助于单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十分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3)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
7.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根据题干所述,流感病毒专门感染动物细胞,所以,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A.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说法错误。
B.病毒形态极其微小,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B说法错误。
C.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无法独立生活,需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说法错误。
D.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5八上·湘乡市期末)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细菌和真菌寄生在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B.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这对它们相互有利
D.没有细菌和没有动物一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无法进行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真菌的生殖;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细菌和真菌多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A说法正确。
B.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一般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具有促进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作用,B说法正确。
C.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C说法正确。
D.动物和细菌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它们的遗体和排泄物也为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提供了食物来源。然而,即使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仍然可以进行,因为植物可以直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而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则可以分解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如落叶、枯枝等)来释放无机物,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细菌对人类有害也有利。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真菌也是有的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如有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臂癣等。
(2024八上·丰台期末)葡萄扇叶病是由葡萄扇叶病毒侵染引起,发生在葡萄植株上的一种病害,会导致果实质量降低、植株寿命缩短。该病毒主要由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进行传播,也能由葡萄根茎中的汁液传播。请完成下面小题。
10.标准剑线虫属于线虫动物.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
A.身体分节 B.呈圆柱形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有肛门
11.葡萄扇叶病毒与标准剑线虫的主要区别是(  )
A.无细胞结构 B.无遗传物质 C.无叶绿体 D.不含蛋白质
12.在实际生产中,预防葡萄扇叶病可以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购买经过严格检疫的幼苗 B.及时拔除被病毒侵染的幼苗
C.杀灭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 D.减少施肥促进根系生长
【答案】10.A
11.A
12.D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 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10.A、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等)和节肢动物(如蝗虫、蜘蛛等)的特征,线虫动物身体不分节,该选项不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
B、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该选项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
C、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该选项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
D、线虫动物有口有肛门,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更加高效,该选项属于线虫动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BD.标准剑线虫属于线虫动物,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葡萄扇叶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由此可见,葡萄扇叶病毒与标准剑线虫的主要区别是无细胞结构,A正确,BD错误。
C.葡萄扇叶病毒与标准剑线虫都没有叶绿体,C错误。
故选A。
12.ABC.葡萄扇叶病是由葡萄扇叶病毒侵染引起,该病毒主要由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进行传播,也能由葡萄根茎中的汁液传播;因此,购买经过严格检疫的幼苗、及时拔除被病毒侵染的幼苗、杀灭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都可以预防葡萄扇叶病,ABC不符合题意。
D.根系的生长状况与是否患葡萄扇叶病无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025八上·鄂州期末)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的统称,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别很大。微生物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与人类关系密切。完成下列小题。
1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关于病毒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14.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它们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列四种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
A.人患手、足癣 B.人患扁桃体炎
C.艾滋病 D.肝炎
【答案】13.D
14.B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13.A.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A正确。
B.病毒的大小通常在纳米级别,肉眼和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正确。
C.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C正确。
D.虽然有些病毒确实会引起人类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病毒侵入人体都会导致疾病。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抵抗一些病毒的感染。此外,有些病毒在人体内可能处于潜伏状态,并不立即引发疾病,D错误。
故选D。
14.A.人患手、足癣。这是由真菌引起的,不是细菌,A错误。
B.人患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可以由细菌引起,特别是链球菌,B正确。
C.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C错误。
D.肝炎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和细菌(如某些类型的细菌性肝炎),但通常我们所说的肝炎主要是指病毒性肝炎,D错误。
故选B。
(2025八上·龙岗期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南山荔枝营养价值高,味甜肉脆,历来被誉为"中华之珍品",是驰名中外的著名岭南佳果。请回答下列小题。
15.图1为南山荔枝的果实和叶片,荔枝在分类上属于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南山荔枝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品种,这体现了( )
A.基因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7.为了提高荔枝产量,荔枝开花的季节,果农喜欢在果园放养蜜蜂,放养蜜蜂对荔枝的意义是( )
A.促进开花 B.促进果实成熟
C.帮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18.荔枝蝽是荔枝园中常见的害虫。我国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虫害,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科学方法,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 )
A.利用灭蚊灯诱捕蚊子 B.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C.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 D.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
19.荔枝成熟结果之时,荔枝树下常常会长出被誉为"岭南菌王"的荔枝菌。荔枝菌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真菌,以下关于荔枝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原核生物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靠孢子繁殖后代 D.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0.常温下,新鲜荔枝一日色变,二日相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后色香味俱无。广东曹庸团队攻克荔枝液氮 冷鲜技术,推出了冻眠荔枝,荔枝最长保鲜期可达 18个月。下列有关荔枝的保存方法和防腐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保存方法:冻眠荔枝;防腐原理:超低温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B.保存方法:荔枝罐头;防腐原理:大量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C.保存方法:真空包装;防腐原理:隔绝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氧气
D.保存方法:荔枝干; 防腐原理: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21.荔枝酒是以优质鲜荔枝为原料,经去核,破碎,压榨,发酵,陈酿精制而成的果酒。发酵时,应加入能使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微生物是( )
A.黄曲霉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青霉菌
【答案】15.D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防治;真菌的生殖;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对植物进行分类
【解析】图中:①是孢子类植物、②是裸子类植物、③是单子叶类植物、④是双子叶类植物、X是种子类植物、Y是被子类植物。
15.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①孢子类植物和X种子类植物。①孢子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②裸子类植物和Y被子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类植物和被子类植物。被子植物包括③单子叶类植物和④双子叶类植物。
荔枝的种子有果皮包被,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属于被子类植物,其种子的子叶有两片,属于双子叶植物,即与④菜豆、向日葵同一类,D正确, 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6.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南山荔枝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品种,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荔枝是虫媒花,其花粉需要借助外界媒介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才能完成受精过程。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身上会沾满花粉,当它们飞到另一朵花上时,花粉就会被带到雌蕊柱头上,从而实现传粉。传粉成功后,荔枝花才能顺利受精,进而发育成果实,提高荔枝的产量,C正确。
故答案为:C。
18.A.生物防治强调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害虫。灭蚊灯是通过灯光吸引蚊子,然后利用电击或其他物理方式将蚊子捕杀,整个过程中没有利用到任何生物来对付蚊子,属于物理防治手段,不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
B.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可以寄生在玉米螟体内。当玉米螟接触到白僵菌后,白僵菌会在其体内生长繁殖,消耗玉米螟的营养,并产生毒素,最终导致玉米螟死亡。这是典型的利用微生物来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B正确。
C.灰喜鹊是松毛虫的天敌,它以松毛虫为食。通过在松林里引入灰喜鹊,灰喜鹊会捕食松毛虫,从而减少松毛虫的数量,控制虫害。这是利用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的例子,C正确。
D.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它能产生一种对菜青虫有毒的蛋白质晶体。菜青虫食用含有苏云金杆菌的食物后,肠道上皮细胞会被破坏,最终导致菜青虫死亡。这是利用细菌来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手段,D正确。
故答案为:A。
19.A.荔枝菌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真菌,其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具有真正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细胞核,A错误。
BD.荔枝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来源,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D错误。
C.荔枝菌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荔枝菌用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故答案为:C。
20.A.超低温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为低温会使微生物体内的酶活性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有利于食品保鲜。因此,冻眠荔枝,是利于超低温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A正确。
B.正规的荔枝罐头通常并不需要添加大量防腐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荔枝罐头是通过先将荔枝进行清洗、去核等处理,然后装入罐中,再经过密封和高温杀菌等工艺,杀死了罐内的大部分微生物,同时密封的环境也阻止了外界微生物的进入,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而不是依靠大量防腐剂。过量添加防腐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也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B错误。
C.许多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氧气,真空包装就是将包装内的空气抽出,使包装内形成低氧或无氧环境,从而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像一些好氧性细菌、霉菌等在无氧环境下,其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会受到限制,生长速度变慢甚至无法生长,C正确。
D.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离不开水,水分是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营养物质运输等生理活动的重要介质。荔枝干是通过晾晒或烘干等方式去除了荔枝中的大量水分,使环境中的水分活度降低,微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从而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答案为:B。
21.A.黄曲霉主要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的肝脏等器官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它一般不会用于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黄曲霉通常在粮食等农产品受潮等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不是用于发酵酿酒,A错误。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进行酒精发酵,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是酿酒过程中的关键反应。在荔枝酒的制作中,加入酵母菌后,酵母菌会利用荔枝汁中的葡萄糖等糖分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使荔枝汁逐渐变成荔枝酒,B正确。
C.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主要在肠道环境中发挥一些生理作用,有些大肠杆菌菌株可能会导致疾病。但它并不具备将葡萄糖高效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能力,一般不会用于酿酒发酵过程,C错误。
D.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等抗生素,对一些细菌有抑制作用。它在发酵过程中主要是用于生产抗生素、有机酸等物质,而不是用于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来酿酒。青霉菌的代谢产物和发酵功能与酿酒所需的功能不相符,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八上·高要期末)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场所人群聚集,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地。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飞沫、食物和饮水传播。请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疾病和诺如毒感染病一样均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①近视②水痘③白血病④坏血病⑤红眼病⑥流行性感冒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
23.下列对诺如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属于细菌病毒
C.不能独立生活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4.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患者的呕吐物分别属于(  )
A.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B.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C.传染源、传播媒介、病原体 D.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答案】22.C
23.B
24.D
【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①①近视:是用眼不当(如长期近距离视物 )导致眼球结构改变,不是传染病(无病原体传播 ),①不符合题意。
②水痘: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在人群中传播,属于传染病,②符合题意。
③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不是传染病(无病原体传播,是自身细胞异常 ),③不符合题意。
④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④不符合题意。
⑤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眼病,⑤符合题意。
⑥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⑥符合题意。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A 选项: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诺如病毒也不例外,说法正确。
B 选项:诺如病毒寄生在人或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所以诺如病毒 “属于细菌病毒” 说法错误。
C 选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诺如病毒也需依赖宿主细胞,说法正确。
D 选项:病毒极其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诺如病毒也不例外,说法正确。
故选B。
24.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③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患者的呕吐物分别属于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2024八上·铁东期末)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们选择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这样获得的免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B.被动免疫
C.自然免疫 D.特异性免疫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抗原和抗体
【解析】【解答】A、非特异性免疫,也称为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它主要由皮肤、黏膜等物理屏障,以及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组成。注射流感疫苗并不直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被动免疫是指个体通过接受来自其他个体或外部来源的抗体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暂时的,因为外源性抗体在体内会逐渐降解。注射流感疫苗是刺激个体自身产生抗体,而不是直接提供抗体,因此不属于被动免疫,B错误。
C、自然免疫通常指的是个体在没有接种疫苗或接触病原体的情况下,由于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而自然获得的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是一种人工干预的免疫方式,不属于自然免疫,C错误。
D、特异性免疫,也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人体在接触特定病原体后产生的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就是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在未来接触流感病毒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御,D正确。
故选D。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26.(2024八上·长春期末)屠呦呦经历多次失败后,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中,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及对疟疾患者治疗的措施分别是指(  )
A.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病原体、控制传染源
C.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题干中,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属于疟疾的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和病原体的携带者都是传染源,所以,对疟疾患者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
(1)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7.(2024八上·兴宁期中)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第47周(11月20日—11月26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系。H3N2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个体微小,需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B.抗生素可用来治疗该病毒引起的流感
C.该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病毒个体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无法看清病毒 ,A错误。
B.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引起的流感无效 ,B错误。
C.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进行抵抗。如果人体免疫力较强,可能将病毒消灭而不使人患病;即使人体患病,也可能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逐渐恢复健康,所以该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C错误。
D.H3N2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内部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中包含着病毒的遗传信息,决定着病毒的繁殖和特性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个体极其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处于10 - 300nm的范围,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 ,且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一定都能使人患病(如人体有免疫防线 )。
28.(2022八上·衡山期末)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治疗所有的疾病 B.可以利用曲霉产生青霉素
C.可以用来杀死病毒 D.可治疗某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不能治疗所有疾病,如病毒引起的疾病、遗传病等不能用抗生素治疗,A错误。
B. 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而不是曲霉,B错误。
C. 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细菌,对病毒无效,因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与细菌不同,抗生素无法作用于病毒, C错误。
D.抗生素是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细菌起引起的疾病,D正确。
故选D。
【分析】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可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 。
29.(2020八上·南宫开学考)下列有关用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药无贵贱,效者灵丹 B.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
C.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D.多吃补药,利于健康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不符合题意。
B.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故应对症用药,C不符合题意。
D.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要根据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30.(2024八上·天河期末)跑步可以强身健体、陶冶身心。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跑步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能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
B.跑步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帮助
C.跑步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D.经常跑步能提高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动物运动的意义
【解析】【解答】A、跑步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能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这一说法是不合理的。虽然运动系统是跑步的主要执行者,但跑步的完成还依赖于其他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如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和协调运动,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以及排泄废物等。因此,跑步并非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A错误。B、跑步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帮助。这一说法是合理的。神经系统在跑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控制和协调肌肉的运动。通过跑步等运动,可以锻炼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提高。B正确。
C、跑步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这一说法也是合理的。跑步等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提供。同时,呼吸系统通过吸入氧气,为运动提供必要的氧分;循环系统则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运动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C正确。
D、经常跑步能提高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这一说法同样是合理的。经常跑步可以锻炼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使心脏更加健壮,肺部呼吸功能更加完善。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促进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A。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动作。
二、读图理解题
31.疟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由疟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其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大汗、头痛、四肢酸痛和乏力等。如图为人体感染疟原虫的过程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   (填“疟原虫”或“蚊子”)。
(2)图中人群   (填“甲”或“乙”)可以表示易感人群。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属于疟疾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疟原虫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人体肝脏之中,说明其属于   生活。
(4)(中考新考法·批判性思维)疟疾患者可服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有人认为长期服用此药即可完全抵抗疟疾,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
【答案】(1)疟原虫
(2)乙;传染源
(3)蚊子叮咬;寄生
(4)控制传染源;不认同,长期服用此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导致疟原虫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此病原体为疟原虫。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患病的人群叫作易感人群,人群乙在被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前属于易感人群。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作传染源,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属于传染源。
(3)疟原虫寄生在蚊子体内后,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因此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子叮咬。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疟原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肝脏中,并侵入红细胞,因此属于寄生生活。
(4)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长期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导致疟原虫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因此长期服用此药即可完全抵抗疟疾的观点不合理。
【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三、综合应用题
32.(2025八上·饶平期末)一则关于天宫空间站内航天员喝水前要测微生物的消息引发人们的关注。航天员们每个月都要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看看太空中喝的水是否干净。提到微生物,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饮水若不卫生可能引起病毒性胃肠炎,该病具有传染性,为检测航天员是否感染此微生物可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A中的[   ](填序号),A只能寄生在   内,通过   来繁殖后代。
(2)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都是由图中的   (填字母)引起的,该类微生物区别于E的主要特点是   ,因此被称为   生物。
(3)“酸笋”是现代人们喜欢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它的制作主要利用了图中B毛霉发酵的原理。毛霉的生殖方式与图中的   (填字母)相同,都是通过位于直立菌丝顶端的[①]   来繁殖后代;从“酸笋”的制作过程来看,毛霉的营养方式是   。(选填“腐生”或“寄生”)
(4)假如你的班级在开展以“爱恨交加”为主题的微生物与人类关系辩论赛,你方观点是“爱”,请你通过一个实例来证明你方观点。   。
【答案】(1)⑥;活细胞;自我复制
(2)D;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
(3)C;孢子;腐生
(4)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1)图A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只有⑦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⑥遗传物质组成,所以,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 A 中的⑥遗传物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病毒通过自我复制来繁殖后代,当病毒注入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按照病毒核酸所含的遗传信息合成新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释放出来。
(2)图中D为细菌,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未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所以,细菌区别于E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3)毛霉属于多细胞的真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与图中的C青霉相同,都是通过位于直立菌丝顶端的①孢子囊中的孢子来繁殖后代。从 “酸笋” 的制作过程来看,毛霉利用竹笋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其营养方式是腐生。
(4)真菌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酵母菌可用于酿酒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有机酸、醇类等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
故答案为:(1)⑥、活细胞、自我复制;(2)D、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3)C、孢子、腐生;(4)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
【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生殖方式等基础内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图中A病毒,B霉菌,C青霉,D细菌,E酵母菌。①孢子囊,②孢囊梗,③营养菌丝,④孢子,⑤直立菌丝,⑥遗传物质,⑦蛋白质。
(2)细菌是单细胞的个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3)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性病毒、动物性病毒、细菌性病毒(噬菌体),靠自我复制增殖后代。
(4)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多细胞真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分为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的叫做直立菌丝,霉菌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其中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的是营养菌丝。
(1)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 A 中的⑥遗传物质。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核酸检测就是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病毒通过自我复制来繁殖后代,当病毒注入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按照病毒核酸所含的遗传信息合成新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释放出来。
(2)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都是由图中的D细菌引起的。
细菌区别于E酵母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内只有 DNA 集中的区域,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3)毛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与图中的C青霉相同,都是通过位于直立菌丝顶端的①孢子囊中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从 “酸笋” 的制作过程来看,毛霉利用竹笋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其营养方式是腐生。
(4)酵母菌可用于酿酒;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等。酵母菌可用于酿酒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甲烷菌可用于生产沼气是因为它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有机酸、醇类等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33.(2025八上·鄂州期末)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学校开展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尝试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任务一:微生物的筛选】
(1)乳酸菌可以将牛奶变为酸奶,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象乳酸菌这样的生物称为   (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任务二:观察酵母菌】
(2)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酵母菌是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②有的酵母菌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任务三:制作米酒】
(3)制作流程:
分析:蒸熟的糯米饭在拌入酒曲前,需要将糯米饭冷却到25-30℃左右,目的是   。
【任务四:食品的保存】
在日常生活中,浸湿的糯米没有用完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延长糯米食品的保存时间,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 不发霉 发霉 ?
(4)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   (选填“发霉”或“不发霉”),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   。
(5)由以上实验可知,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应该将食品保存在   (选填“干燥”或“潮湿”)、   (选填“低温”或“高温”)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答案】原核;①单细胞;②出芽;避免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不发霉;温度;干燥;低温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原核生物的概念;真菌的种类和结构
【解析】【解答】(1)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①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但酵母菌的个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②有的酵母菌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是酵母菌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通过在母细胞上形成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后与母细胞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会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细菌真菌。所以,蒸熟的糯米饭在拌入酒曲前,需要将糯米饭冷却到30℃左右,目的是避免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C组放在-15℃环境里,微生物无法生长繁殖,故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发霉,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而C组放在-15℃环境里,温度太低。
(5)通过A和B,B和C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知,干燥和低温都能防止食品的腐败。所以,我们可以将食品保存在干燥和低温的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34.(2025八上·岳阳期末)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鞭毛的螺旋状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生物小组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乳酸菌会和幽门螺旋菌竞争吸附空间和营养源,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探究问题:乳酸菌是否会影响幽门螺旋菌的感染?为了研究此问题,他们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代表不进行操作,“+”代表进行操作)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里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由此推测其生活方式为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细胞核,因此称为   。
(2)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旋菌,其目的是为了   。
(3)分析1组和   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作用   。(填“促进”或“抑制”)
(4)幽门螺旋菌很难根治,除了我国没有分餐的饮食习惯以外,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   相似,起到保护作用,抵抗胃酸的杀灭。
(5)幽门螺旋菌的治疗方法中,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一种抑酸药物,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就是由   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答案】(1)寄生;原核生物
(2)形成对照
(3)2;抑制
(4)荚膜
(5)青霉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原核生物的概念
【解析】【解答】(1)幽门螺旋菌属于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生活。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因此幽门螺旋菌属于原核生物。
(2)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旋菌,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3)1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也不灌幽门螺旋菌;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所以,1组与2组对照,变量是有无幽门螺旋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幽门螺旋菌;3组第1、2、3周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2组与3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4)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黏液物质,起保护作用。因此幽门螺旋菌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荚膜相似,起到保护作用,抵抗胃酸的杀灭。
(5)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分析】(1)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于幽门螺旋菌体内没有叶绿体,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是异养中的寄生生活。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胃黏膜上皮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因此幽门螺旋菌属于原核生物。
(2)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旋菌,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3)1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也不灌幽门螺旋菌;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所以,1组与2组对照,变量是有无幽门螺旋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第1、2、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幽门螺旋菌;3组第1、2、3周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2组与3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4)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黏液物质,起保护作用。因此幽门螺旋菌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荚膜相似,起到保护作用,抵抗胃酸的杀灭。
(5)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