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表明,磁体能够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D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2、关于磁感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到北极
B、在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C、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D、两条磁感线一定不相交
习题精选
1.磁体的周围存在着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而发生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 ,小磁针南极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 。
3.在图上标出通过静止小磁针的磁感线,标明小磁针的N、S极。
4.标出图中的各磁体的N、S极。
参考答案:
1.磁场,磁场
2.产生磁力,相反
3.
4.
典型例题
——磁场、磁感线的理解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各点的强弱和方向,它每一点切线方向都和小磁针放在该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B.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C.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北极出发,到南极终止的;
D.磁感线就是细铁屑连成的曲线。
解:AB.磁感线是形象描述磁场各点强弱和方向的一组假想的闭合曲线,其疏密反映磁场强弱,它每一点切线的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即小磁针放在该点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从磁石到磁铁
中国人最早发现磁力。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慈石召铁”的记述。东汉有人解释说:石是铁的母亲,但石又有慈和不慈的,慈爱的石能吸引它的子女(铁),不慈的石就不能吸引。所以汉朝以前都把吸铁石写成“慈石”。
我们知道,磁体有南北两个极,同极相排斥,异性极相吸引,这个现象在西汉时期也已被发现。那时有一个耍杂技的人,找到了两个棋子,它们不仅能相互吸引,还能相互排斥,他把这个游戏表演给汉武帝看,汉武帝高兴得不得了,还封他为“五利将军”。在汉代,人们还发现磁石虽然能吸引铁,但不能吸引铜和瓦石。
磁石对铁的吸引是一般物质隔不断的。把木头、玻璃、棉布放在磁石和铁之间,铁照样被吸引。这个现象,中国人在宋朝时就发现了,比欧洲人要早600多年。也是中国人,最早用磁石制成指南针。其实指南针指示的地球磁极和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磁针指示方向和南北精确方向的偏差,叫做磁偏角。宋代沈括认识到,磁针指南,但常常偏东,并不是正南。西方人到13世纪才注意到它的存在,却错误地归罪于磁针有毛病。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样,才真正承认磁偏角,比我国晚400多年。
除了制造指南针外,古人还把磁铁用于作战、警卫、陶艺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造了一座非常富丽的阿房宫,为了防备刺客暗杀皇帝,有人用大块大块磁石制造宫门,凡是带暗器的人就进不了磁石门。医书上还谈到用磁石吸铁的作用,来治疗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