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 单元试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现象 单元试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8 22: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现象 单元试卷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物理课上,能听到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此声音的声源是( )
A. 空气 B. 声带 C. 嘴 D. 舌头
2.以下是几个我们已探究过的实验,其中用来探究声音传播问题的是(  )
A.用相同力度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B.用手轻触喉部体验发声和不发声的不同
C.观察发声的扬声器上小纸片的变化
D.聆听空气被抽出过程中声音变化
3.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 鱼缸 水 鱼 B. 空气 鱼缸 鱼
C. 空气 鱼缸 水 鱼 D. 水 鱼
4.现在部分房屋的门窗玻璃采用的是双层中空玻璃,它的隔音效果比单层玻璃要好很多。关于双层中空玻璃说法正确的是 (  )                               
A.噪声无法通过中空玻璃传播 B.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黔东南苗族传统赛事“芦笙比响”是评委在千米外聆听评分,以声齐、声响为胜,其中“声响”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6.声,关于“无皮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皮鼓的鼓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无皮鼓的鼓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无皮鼓鼓声的传播速度是
D. 同学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7.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8.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B.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C.渔民捕鱼时是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超声清洁牙齿
9.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影响身体健康
C.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 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出乐音的物体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发出噪声的物体的振动杂乱无章
10.如图所示的几种声波在相同时间的波形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丁都是乐音,乙是噪音 B.丁比乙的音调低
C.甲和乙的音调、响度、音色均相同 D.甲和丁的音调相同
二、填空题
11.汽车的鸣笛声在避免交通事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传播进入人耳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车辆鸣笛是在______处控制噪声的。
12.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看到了火药发光,10 s后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m/s。(光速远大于声速,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13.我国的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超声波是由物体 产生的,利用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 。
14.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弦乐器,为了测试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他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是小刚。(两空均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15.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16.如图所示,是“唱响贵阳爱乐之城音乐热潮的文昌阁路边音乐会”的情景,歌手用歌声给我们传递了快乐,使听众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热情。听众在音乐会上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这一特性来辨别不同歌手的声音。
三、实验题
17.下面是小平做“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过程。他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
(2)用力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多次实验小平得出结论: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还与听声者距离声源的________有关。
(4)在探究过程中,小平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选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18.下面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图:
(1)如图甲,在无风的情况下,发现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烛焰不断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 ;
(2)如图乙,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可证明音叉在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4)如图丁,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的同时看尺子振动情况,得知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
19.喜欢课外探究的小凯,拆开自己的口琴,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铜片在气流的冲击时振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1)如图,口琴是由________振动发声,A区是________音区,C区是________音区(以上两个空均选填“高”“中”或“低”)。理由是:较厚较长的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的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往气孔用力吹气时,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
(3)停止吹气后,口琴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________。
A.这是声音的回声 B.铜片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铜片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人说话是依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2.【答案】D
【详解】A.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手轻轻接触喉部体验发声和不发声的不同,发声时喉部声带振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C.观察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会跳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不断被抽出的过程中,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没有空气,将听不到声音,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符合题意。
3.【答案】C
【详解】在鱼缸旁边拍掌,声音首先通过空气传给鱼缸,再传给水,然后通过水传给鱼,故选。
4.【答案】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空玻璃里面有气体,能传声,故A错误;双层中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声响是指声音大,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与振动幅度大小有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详解】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无皮鼓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故错误。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的耳朵里的,故正确。
7.【答案】D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因此不能传声,所以,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8.【答案】AD
9.【答案】A
【详解】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物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发出乐音的物体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并不一定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物体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发出噪声的物体的振动杂乱无章,并不一定是机器发出的声音,故错误,正确。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影响身体健康,而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故正确。
10.【答案】D
11.【答案】空气声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答案为:空气;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属于基础题。
12.【答案】1 500 
【详解】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 s后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 km用的时间为t=10 s,则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1 500 m/s。
13.【答案】振动;信息
【详解】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也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超声波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情况即获取附近海域的相关信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14.【答案】音调;音色
【详解】弦乐器的音调大小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小明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小明一听是小刚,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15.【答案】高;振动快慢
【详解】划的快时,木梳齿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较高,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16.【答案】音色
【详解】因为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所以听众在音乐会上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这一特性来辨别不同歌手的声音。
17.【答案】 (1)振动
(2)变大
(3)振幅 远近(距离)
(4)转换法
18.【答案】(1)能量
(2)转换法
(3)真空不能传声
(4)振幅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如图甲,在无风的情况下,发现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烛焰不断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较小,不易观察,乒乓球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从而显示音叉的振动,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如果抽出全部空气,将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如图丁,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它,尺子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声音的同时看尺子振动情况,得知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19.【答案】(1)铜片 低 高 慢
(2)不变
(3)B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