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2.2 熔化和凝固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2.2 熔化和凝固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2 17:26:01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资及其应用。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资的熔点、。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自然现象及学生生活经验入手,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水的状态变化为例引入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资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根据冰与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不同规律,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继而理解晶体的熔点,并对常见晶体的熔点做了介绍,使学生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晶体的熔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3中招考点
熔化和熔点是中学物理的重要概念,也是中考物理的热点内容,考查的重点有:熔化的含义;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图像分析。
4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不能用理论的加以解释和说明,所以对于本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突出实验探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问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不宜让学生死记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结论。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熔化、凝固的定义。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温度变化的规律,能够指出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对熔点的意义的理解,能够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评价任务
1.
通过提问,学生能说出熔化、凝固的定义。
2.在学生探究冰与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温度变化的相关规律。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两类结构或要点归纳
导入
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
学习目标一.能够说出熔化、凝固的定义。
自学指导一1.内容:P92.时间:【2分钟】。
3.方法:带问题看书4.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
问题:1.什么叫熔化 什么叫凝固 自学检测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
相互转化的。(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溶化、融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学习目标二、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温度变化的规律,能够指出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自学指导二1.内容:P9-112.时间:【8】。
3.方法:独立看书后交流4.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自学检测二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探究1
冰和石蜡的熔化结合“体验”,思考下列问题:1.猜想与假设:不同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选填“相同”或“不同”)2.实验设计:如图12-17所示(1)按图组装器材。(2)加热冰和石蜡,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3)将测得的温度值填入表中,并分别在坐标纸上画出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
3.实验数据及分析:(1)实验记录表格时间/min012345678冰的温度/℃34石蜡的温度/℃4654(2)根据数据,作出冰和石蜡熔化的规律图像。(3)结合图像,分析冰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温度变化特点。4.交流与评估:实验中,没有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冰,而是用水浴法,这种加热方法有何优点
冰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温度又继续升高。石蜡:从开始加热,到熔化完,温度一直升高
1.本实验中加热的固体都碾成粉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采用水浴法加热,优点是:使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平稳。2.同时进行两套实验对比,效果较好。3.处理数据时利用了表格法和图像法
学习目标三、通过对熔点的意义的理解,能够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自学指导三1.内容:P11-132.时间:【7分钟】。
3.方法:独立看书后交流4.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自学检测三结合“探究1”的实验操作过程和记录数据以及图像,思考以下问题:1.根据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如何对固体进行分类 2.分析冰和石蜡熔化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冰和石蜡熔化时都    。(2)不同点:①冰熔化时有一段时间,温度    ,石蜡在熔化时,温度一直    。②根据图像可知,冰为    ,石蜡为    。根据冰和石蜡熔化特点可知,晶体有固定的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
图像法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简洁和概括力强等优点,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判断晶体、非晶体的方法(1)从有无熔点来判断。(2)从熔化过程中的现象来判断。(3)从熔化图像来判断。晶体的熔点在加入其它物质后会发生改变
小结
1.熔化和熔点的定义2.晶体熔化时的条件是什么?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当堂训练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
⑵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
3、人们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4、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乙盆水的温度。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6、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2课时凝固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资及其应用。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资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了凝固点的概念,指出凝固过程会放热的特点。最后,教材介绍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对熔化、凝固过程吸热、放热现象的应用。
3中招考点
熔化和凝固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知识对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4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不能用理论的加以解释和说明,所以对于本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突出实验探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问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不宜让学生死记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结论。
学习目标
1.能够表达凝固点的概念。
2.
能够读懂物体的凝固图像
,通过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理解,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现象。.
评价任务
1.
通过提问,学生能准确说出凝固点的概念
2.
通过举例分析,学生能准确说出凝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像包括的相关信息。教材图12-25的“自制玩具”让学生感受到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为冰和石蜡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现象及原因。
评价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两类结构或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1.能够表达凝固点的概念。
自学指导一1.内容:P13—142.时间:【2分钟】。
3.方法:带问题看书4.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自学检测11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同种物资的凝固点与熔点_______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什么情况下水凝固成冰 什么情况下冰熔化为水 水凝固需要什么条件 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有什么关系
凝固点:晶体形成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种物资的凝固与熔化是一对互逆过程
学习目标二:能够读懂物体的凝固图像
,通过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理解,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现象。
自学指导21.内容:P14迷你实验室
自制玩具2.时间:【2分钟】。
3.方法:带问题看书4.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自学检测如图,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相同点: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都    。(2)不同点:
①晶体凝固时,有一段时间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一直    。②晶体有固定的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2.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看出,该固体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教材案例: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水可以凝固放热,从而防止菜窖里的菜被冻坏。你还能列举的案例1_____2____3_____4______5_____4.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所示,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晶体与非晶体的图像不同之处
方法归纳一(见课件)方法归纳二(见课件)
知识小结
见课件
当堂训练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冰和水         B.铜和固态水银C.玻璃和石蜡
D.海波和松香2.如图所示,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3.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40℃
B.44℃
C.48℃
D.52℃4.以下关于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种晶体的熔化温度比它的凝固温度高B.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但有一定的凝固点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