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标串素养
时空观念 观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了解军阀割据的情况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性
@知识梳理
1.【易错提醒】《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是袁世凯践踏民主、复辟帝制的工具。
2.【知识拓展】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从要把中国变为其直接的殖民地到在中国扶植代理人,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具体如下:①通过签订《辛丑条约》,将清政府扶植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②辛亥革命爆发后,积极扶植袁世凯,帮助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③袁世凯死后,扶植各派军阀作为其代理人,以确保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基础巩固练
1.【新考法·关键词】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与“解散国会”“修改总统选举法”“接受‘二十一条’”“举行祭天活动”这几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
A.二次革命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2.1915年,曾是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在《京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这一事件表明( C )
A.梁启超转变为共和派的领袖人物
B .没有任何势力支持袁世凯复辟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民国初年广大人民关心国事
3.同学们围绕“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制定了以下计划表,他们参观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C )
相关史事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参观地点 护国桥、护国路、护国纪念碑
A.广州 B .武汉 C.昆明 D.上海
4.【跨学科·语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仅仅维持了83天就在四面楚歌中失败了,袁世凯去世后,有人写了一副“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的挽联。此联没有对齐,按照楹联的规则不能成对。即画外音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充分说明了( A )
A.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
C.护国战争后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D.袁世凯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5.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面示意图中“?”处应填入的是( C )
A.宋教仁遇刺 B .清帝退位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6.【跨学科·地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据图可知,控制北京政府的是( C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
A.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B .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C.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D.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7.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此民谣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 B )
A.原因 B .危害 C.经过 D.实质
8.历史叙述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历史解释则是对历史事件及现象的评论。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C )
A.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但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B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C.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大小军阀连年混战,耕地持续减少,军费不断增加
9.如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 )
A.突出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B .适应反帝反封建的需要
C.反映了二次革命的目的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解题思路——漫画类选择题
①审:明确试题以漫画为依托考查的方向、角度。
②读:读取漫画中的文字、人物、地名等信息,提取关键信息(如本题漫画中的“南”“北”“人民”)。
③联:分析题干材料、画作,联系所学知识作答。
@能力提升练
10.某同学在学习完本单元的课程后,梳理了下图所示的线索。该线索反映的实质是( B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专制与民主的较量
C.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D.革命政党内部纷争
11.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于1920年8月创作的漫画《二五与一十之比较》,漫画的左边是名为“皖”的“政治”阁楼;右边则是名为“直奉”的政治阁楼。该漫画反映了( D )
A.五四运动呼之欲出 B .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C.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2.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新修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袁世凯继而又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10年,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修的两部法律赋予了大总统怎样的权力。(2分)说明袁世凯新修这两部法律的主要目的。(2分)
权力:总揽统治权,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大总统实质上接近于专制皇帝。(2分)目的:为复辟帝制做准备。(2分)
材料二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孙中山《讨袁檄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以拯吾民”进行的斗争及结果。(4分)
斗争: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2分)结果:二次革命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护国战争取得胜利,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2分)
材料三
北洋印象一:北洋时代是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摘编自陈钦 《北洋大时代》 北洋印象二: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力和自我扩张而相互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摘编自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心中的北洋时代(1916—1928年)的特征,(1分)并说明理由。(2分)
时代特征:黑暗混乱。(1分)理由: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独裁专制统治,意图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2分)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标串素养
时空观念 观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了解军阀割据的情况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性
@知识梳理
1.【易错提醒】《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是袁世凯践踏民主、复辟帝制的工具。
2.【知识拓展】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从要把中国变为其直接的殖民地到在中国扶植代理人,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具体如下:①通过签订《辛丑条约》,将清政府扶植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②辛亥革命爆发后,积极扶植袁世凯,帮助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③袁世凯死后,扶植各派军阀作为其代理人,以确保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基础巩固练
1.【新考法·关键词】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与“解散国会”“修改总统选举法”“接受‘二十一条’”“举行祭天活动”这几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2.1915年,曾是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在《京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这一事件表明( )
A.梁启超转变为共和派的领袖人物
B .没有任何势力支持袁世凯复辟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民国初年广大人民关心国事
3.同学们围绕“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制定了以下计划表,他们参观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
相关史事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参观地点 护国桥、护国路、护国纪念碑
A.广州 B .武汉 C.昆明 D.上海
4.【跨学科·语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仅仅维持了83天就在四面楚歌中失败了,袁世凯去世后,有人写了一副“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的挽联。此联没有对齐,按照楹联的规则不能成对。即画外音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充分说明了( )
A.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
C.护国战争后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D.袁世凯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5.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面示意图中“?”处应填入的是( )
A.宋教仁遇刺 B .清帝退位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6.【跨学科·地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据图可知,控制北京政府的是(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
A.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B .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C.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D.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7.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此民谣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 )
A.原因 B .危害 C.经过 D.实质
8.历史叙述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历史解释则是对历史事件及现象的评论。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但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B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C.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大小军阀连年混战,耕地持续减少,军费不断增加
9.如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A.突出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B .适应反帝反封建的需要
C.反映了二次革命的目的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解题思路——漫画类选择题
①审:明确试题以漫画为依托考查的方向、角度。
②读:读取漫画中的文字、人物、地名等信息,提取关键信息(如本题漫画中的“南”“北”“人民”)。
③联:分析题干材料、画作,联系所学知识作答。
@能力提升练
10.某同学在学习完本单元的课程后,梳理了下图所示的线索。该线索反映的实质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专制与民主的较量
C.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D.革命政党内部纷争
11.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于1920年8月创作的漫画《二五与一十之比较》,漫画的左边是名为“皖”的“政治”阁楼;右边则是名为“直奉”的政治阁楼。该漫画反映了( )
A.五四运动呼之欲出 B .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C.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2.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新修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袁世凯继而又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10年,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修的两部法律赋予了大总统怎样的权力。(2分)说明袁世凯新修这两部法律的主要目的。(2分)
材料二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孙中山《讨袁檄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以拯吾民”进行的斗争及结果。(4分)
材料三
北洋印象一:北洋时代是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摘编自陈钦 《北洋大时代》 北洋印象二: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力和自我扩张而相互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摘编自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心中的北洋时代(1916—1928年)的特征,(1分)并说明理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