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标串素养
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本课的两幅地图,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基本史事,掌握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史和井冈山斗争史,体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知识梳理
1.【历史概念】井冈山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的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知识拓展】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易错提醒】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打出的是“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军队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基础巩固练
1.(西宁中考)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 C )
A.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时空观念】(贵阳南明区期末)八年级某同学在自学过程中,对“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相关史事进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B .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南昌起义
C.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D.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3.(铜仁碧江区期末)毛泽东说:“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该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这段信息主要反映了毛泽东( C )
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4.(荆州中考)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词作:“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C )
A.发动秋收起义 B .进行城市斗争
C.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
5.【新考法·史料价值】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古田会议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 )
A.古田会议发言稿 B .古田会议会址纪念馆
C.电影《古田军号》 D.古田会议纪念邮票
解题思路——史料价值判断
史料按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资料,价值最高;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价值次之。
6.【伟大创举·星火燎原】1927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7.1931年冬,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后方诞生了一个共和国,被人们誉为“红色中华”。这个“红色中华”的中心在江西 瑞金 。
@能力提升练
8.【跨学科·音乐】如图示意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由歌词可判断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 D )
A.走实业救国道路 B .领导工人运动
C.夺取中心城市 D.“工农武装割据”
9.【跨学科·地理、数学】下图为土地革命时期某一红色文物的地形、地貌空间分布统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B )
A.在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B .在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发展自身
C.推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
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又得到了农村……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的名称,(1分)并说出其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历史时期。(1分)
战争:北伐战争。(1分)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时期。(1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进行评价。(2分)
评价: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3)【新考法·仿写】请从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历史事件里任选一个事件,参照示例,围绕“人民军队的建立”撰写解说词。(示例除外,3分)
【示例】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熟和壮大。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队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三湾改编:1927年,毛泽东在江西永新的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任选其一作答即可,3分)
解题思路——仿写
解答仿写题,关键在于明确示例涉及的史事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内容和意义等),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分要素仿写。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标串素养
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本课的两幅地图,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基本史事,掌握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史和井冈山斗争史,体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知识梳理
1.【历史概念】井冈山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的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知识拓展】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易错提醒】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打出的是“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军队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基础巩固练
1.(西宁中考)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 )
A.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时空观念】(贵阳南明区期末)八年级某同学在自学过程中,对“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相关史事进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B .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南昌起义
C.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D.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3.(铜仁碧江区期末)毛泽东说:“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该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这段信息主要反映了毛泽东( )
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4.(荆州中考)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词作:“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发动秋收起义 B .进行城市斗争
C.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
5.【新考法·史料价值】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古田会议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古田会议发言稿 B .古田会议会址纪念馆
C.电影《古田军号》 D.古田会议纪念邮票
解题思路——史料价值判断
史料按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资料,价值最高;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价值次之。
6.【伟大创举·星火燎原】1927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革命根据地。
7.1931年冬,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后方诞生了一个共和国,被人们誉为“红色中华”。这个“红色中华”的中心在江西 。
@能力提升练
8.【跨学科·音乐】如图示意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由歌词可判断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 )
A.走实业救国道路 B .领导工人运动
C.夺取中心城市 D.“工农武装割据”
9.【跨学科·地理、数学】下图为土地革命时期某一红色文物的地形、地貌空间分布统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在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B .在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发展自身
C.推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
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又得到了农村……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的名称,(1分)并说出其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历史时期。(1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进行评价。(2分)
(3)【新考法·仿写】请从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历史事件里任选一个事件,参照示例,围绕“人民军队的建立”撰写解说词。(示例除外,3分)
【示例】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熟和壮大。
解题思路——仿写
解答仿写题,关键在于明确示例涉及的史事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内容和意义等),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分要素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