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20:44:54

文档简介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串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认识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情况,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 掌握中共七大的具体内容,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
1.【易错提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温馨提示】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3.【重难突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等等。
@基础巩固练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内部流行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论调,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鼓舞人民抗日的信心,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   )
A.《论持久战》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1939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口号,毛泽东将其概括为“抗战、团结、进步,三者不可缺一”。材料强调了(   )
A.抗战必胜的信心 B .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C.民众的巨大牺牲 D.中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史料实证】美国军官卡尔逊在考察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发现除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共产党还有着合理的战略部署及军事计划,他坚信中国国家力量的源泉来自中国共产党。材料最能印证(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
B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共产党引领着解放战争的正确方向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4.(黔东南剑河县月考改编)2025年是中共七大胜利召开80周年,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其历史意义在于(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丰子恺曾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他在1945年创作的《胜利之夜》中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该画反映的情景是(   )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社会习俗的巨大变化
C.寄托世界和平的愿望 D.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
6.(黔东南州模拟)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B.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7.【召开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8.【建设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 的土地政策,调动各阶级抗战积极性。
9.【思想引领】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能力提升练
10.(眉山中考)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加紧封锁和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随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生产运动(   )
A.解决了根据地农民土地问题
B .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
D.粉碎了日寇疯狂的军事进攻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 
图1 图2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所作的努力。(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反映的历史信息。(4分)
(3)【新考法·理由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句话加以说明。(4分)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串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认识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情况,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 掌握中共七大的具体内容,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
1.【易错提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温馨提示】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3.【重难突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等等。
@基础巩固练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内部流行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论调,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鼓舞人民抗日的信心,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 A )
A.《论持久战》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1939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口号,毛泽东将其概括为“抗战、团结、进步,三者不可缺一”。材料强调了( B )
A.抗战必胜的信心 B .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C.民众的巨大牺牲 D.中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史料实证】美国军官卡尔逊在考察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发现除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共产党还有着合理的战略部署及军事计划,他坚信中国国家力量的源泉来自中国共产党。材料最能印证( B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
B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共产党引领着解放战争的正确方向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4.(黔东南剑河县月考改编)2025年是中共七大胜利召开80周年,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其历史意义在于( C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丰子恺曾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他在1945年创作的《胜利之夜》中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该画反映的情景是( D )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社会习俗的巨大变化
C.寄托世界和平的愿望 D.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
6.(黔东南州模拟)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D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B.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7.【召开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 洛川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8.【建设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的土地政策,调动各阶级抗战积极性。
9.【思想引领】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 毛泽东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能力提升练
10.(眉山中考)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加紧封锁和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随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生产运动( C )
A.解决了根据地农民土地问题
B .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
D.粉碎了日寇疯狂的军事进攻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 
图1 图2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所作的努力。(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努力:发表宣言,揭露日本侵略罪行;指导创建游击队;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等等。(2分)作用: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有力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2分)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反映的历史信息。(4分)
选择图1。《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选择图2。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起主动进攻,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任选一幅图片,4分)
(3)【新考法·理由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句话加以说明。(4分)
说明:①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③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在国民党发动严重反共高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答出两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