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总结提升 (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总结提升 (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20:53:56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总结提升
重点一 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
#项目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不同点 时间 1911年至1912年初 1924—1927年
领导 资产阶级革命派 国共两党
指导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成果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相同点 性质 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局限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重点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召开的重要会议(部分)
#会议 #时间 #重要内容及意义
中共一大 1921年 ①重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 1922年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中共三大 1923年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八七会议 1927年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古田会议 1929年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遵义会议 1935年 ①重要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②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内江中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它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其“新”体现在确定了(   )
A.党的中心工作和土地革命总方针
B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黔东南州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
A.护国战争 B .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3.【跨学科·语文、地理】(威海中考)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战争形势图。下列与该战争相关的诗句是(   )
A.帝制千年久,武昌首义催 B .中山遗愿继,北伐气高昂
C.火炬南昌举,镰锤耀九州 D.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4.(黔东南从江县月考)如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召开的
B.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D.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5.【史料实证】(滨州中考)毛泽东在总结1927—1930年各地农民武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要了解这一重要思想,可以查阅(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论持久战》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论联合政府》
6.【唯物史观】(甘肃中考)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C.在革命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7.【贵州历史】刘伯承写到:“三月,我军便自遵义西进,……敌人料我将北渡长江,大为恐慌,连忙在川黔滇三省边界大修碉堡,但我军却突然由川南折回贵州,在茅台附近四渡赤水河。”此段描述的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8.【跨学科·美术】(金昌中考)如图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该作品(   )
A.客观记录了当时战斗的场面 B .带有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
C.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全貌 D.是研究长征史的第一手资料
9.(遵义十校联考)对下面示意图所反映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列强侵略与中国抗争 B.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C.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
10.【跨学科主题】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1分)
【红色文化中的“物”】
图1 北伐战争时期的“最强音”——《国民革命歌》 图2 南昌起义时江西省党部收到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的捐款收条与回信
图3 朱德亲自带领战士们从井冈山
   到茅坪挑粮时使用的扁担
(1)从上述红色文物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承载的历史价值。(3分)
【红色文化中的“事”】
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了表达会议拨正党的正确路线的喜悦心情,红军指战员写下许多歌颂这次会议伟大转折的诗歌,如伍修权创作的《七律·历史转折》中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摘编自余皓洁、关辉
《长征路上的红军诗歌创作探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次会议“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2分)
【红色文化中的“魂”】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精神谱系包含了以爱国精神在内的诸多精神内容等,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不仅在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更在于价值观念的强大凝聚力。
——摘编自曾春芳《中国共产党人
精神谱系的赓续与弘扬研究》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2分)
(4)该小组准备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请你综合上述材料,任意选取两个或以上的地点,制定一条红色研学路线并说明研学主题和理由。(4分)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总结提升
重点一 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
#项目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不同点 时间 1911年至1912年初 1924—1927年
领导 资产阶级革命派 国共两党
指导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成果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相同点 性质 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局限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重点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召开的重要会议(部分)
#会议 #时间 #重要内容及意义
中共一大 1921年 ①重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 1922年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中共三大 1923年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八七会议 1927年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古田会议 1929年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遵义会议 1935年 ①重要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②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内江中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它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其“新”体现在确定了( C )
A.党的中心工作和土地革命总方针
B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黔东南州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D )
A.护国战争 B .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3.【跨学科·语文、地理】(威海中考)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战争形势图。下列与该战争相关的诗句是( B )
A.帝制千年久,武昌首义催 B .中山遗愿继,北伐气高昂
C.火炬南昌举,镰锤耀九州 D.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4.(黔东南从江县月考)如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B )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召开的
B.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D.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5.【史料实证】(滨州中考)毛泽东在总结1927—1930年各地农民武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要了解这一重要思想,可以查阅( A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论持久战》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论联合政府》
6.【唯物史观】(甘肃中考)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C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C.在革命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7.【贵州历史】刘伯承写到:“三月,我军便自遵义西进,……敌人料我将北渡长江,大为恐慌,连忙在川黔滇三省边界大修碉堡,但我军却突然由川南折回贵州,在茅台附近四渡赤水河。”此段描述的是( C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8.【跨学科·美术】(金昌中考)如图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该作品( B )
A.客观记录了当时战斗的场面 B .带有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
C.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全貌 D.是研究长征史的第一手资料
9.(遵义十校联考)对下面示意图所反映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B )
A.列强侵略与中国抗争 B.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C.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
10.【跨学科主题】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1分)
【红色文化中的“物”】
图1 北伐战争时期的“最强音”——《国民革命歌》 图2 南昌起义时江西省党部收到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的捐款收条与回信
图3 朱德亲自带领战士们从井冈山
   到茅坪挑粮时使用的扁担
(1)从上述红色文物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承载的历史价值。(3分)
图1:《国民革命歌》见证了国共合作推进北伐战争的历史,在歌声的激励中,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洋军阀被推翻,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图2:该捐款的收条与回信反映了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历史见证。图3:朱德使用的扁担见证了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不断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反映了党与红军的领导人和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情怀。(任选一幅即可,3分)
【红色文化中的“事”】
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了表达会议拨正党的正确路线的喜悦心情,红军指战员写下许多歌颂这次会议伟大转折的诗歌,如伍修权创作的《七律·历史转折》中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摘编自余皓洁、关辉
《长征路上的红军诗歌创作探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次会议“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2分)
说明: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2分)
【红色文化中的“魂”】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精神谱系包含了以爱国精神在内的诸多精神内容等,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不仅在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更在于价值观念的强大凝聚力。
——摘编自曾春芳《中国共产党人
精神谱系的赓续与弘扬研究》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2分)
时代价值:有利于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治理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言之有理,2分)
(4)该小组准备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请你综合上述材料,任意选取两个或以上的地点,制定一条红色研学路线并说明研学主题和理由。(4分)
【示例】地点:南昌、井冈山。(1分)主题:红色江西,道路探索。(1分)理由: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