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知识串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二、中国人民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条道路
探索道路
启示 从以上探索过程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家国情怀】 ①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③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坚定道路自信,不照搬他国经验。
三、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起止时间 1840—1919年 1919—1949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等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结果 失败(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准备)
革命前途 走资本主义道路 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同点 革命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都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突破训练
1.(云南中考)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如图是《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的“号外”,报道了当时发生在北京的学生运动。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1919年5月19日,《每周评论》刊文指出:在五月四日以前,“‘国民’的愤怒达于极点,不特各地自行动作,并且互相来往。山东人到北京,北京的公民到山东、上海去。共同的目的是外而争回青岛,内而惩罚国贼”。材料表明( )
A.五四运动扩大 B .阶级矛盾尖锐
C.革命力量联合 D.社会秩序失控
3.【新考法·提炼主题】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4.(滨州中考)如表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由此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 )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 .五四运动的性质
C.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
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 .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6.(江西中考)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一宣言( )
A.确立了三民主义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7.“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子兵解决国民党,啊嘻哈!嘻哈!嘻哈!我们快活笑嘻哈!”该歌谣传唱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立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云南中考)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他率领起义军南下,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共产党( )
A.从幼年走向成熟
B.正式创建了人民军队
C.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9.【时空观念】 在“重走长征路·忆峥嵘岁月”的研学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以下路线图(部分)。下列与图中①②③④处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渡过金沙江 B .②遵义会议
C.③四渡赤水 D.④三大主力会师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①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百团大战 ③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 ④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A.国际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 .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最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了,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道路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开辟革命道路开展的实践探索。(2分)
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出发,推动国共合作,建立起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外,中国共产党还进行了制度上的创新,如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团结了各抗日阶级。
——摘编自朱金春《抗战历史遗产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努力。(2分)
材料三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 1927年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35年 遵义会议
续表
#时间 #大事
1936年 长征胜利
1937年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6分)
解题思路——观点论述题
①画:圈画题干关键词。
②析:分析材料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所代表的史实知识。
③联:思考材料中所呈现历史事件所代表史实之间的联系。
④定:根据这些联系,确定观点或主题。
⑤答:围绕观点或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
⑥答题模板: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等)+史实(一般2个史实+解释)+结论(呼应观点,总结升华,不得照抄观点)。概念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知识串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二、中国人民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条道路
探索道路
启示 从以上探索过程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家国情怀】 ①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③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坚定道路自信,不照搬他国经验。
三、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起止时间 1840—1919年 1919—1949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等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革命结果 失败(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准备)
革命前途 走资本主义道路 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同点 革命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都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社会性质 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突破训练
1.(云南中考)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如图是《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的“号外”,报道了当时发生在北京的学生运动。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
A.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1919年5月19日,《每周评论》刊文指出:在五月四日以前,“‘国民’的愤怒达于极点,不特各地自行动作,并且互相来往。山东人到北京,北京的公民到山东、上海去。共同的目的是外而争回青岛,内而惩罚国贼”。材料表明( C )
A.五四运动扩大 B .阶级矛盾尖锐
C.革命力量联合 D.社会秩序失控
3.【新考法·提炼主题】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B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4.(滨州中考)如表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由此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 C )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 .五四运动的性质
C.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
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D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 .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6.(江西中考)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一宣言( C )
A.确立了三民主义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7.“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子兵解决国民党,啊嘻哈!嘻哈!嘻哈!我们快活笑嘻哈!”该歌谣传唱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立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云南中考)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他率领起义军南下,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共产党( C )
A.从幼年走向成熟
B.正式创建了人民军队
C.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9.【时空观念】 在“重走长征路·忆峥嵘岁月”的研学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以下路线图(部分)。下列与图中①②③④处对应正确的是( D )
A.①渡过金沙江 B .②遵义会议
C.③四渡赤水 D.④三大主力会师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D )
①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百团大战 ③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 ④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A.国际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 .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最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了,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道路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开辟革命道路开展的实践探索。(2分)
变化:从城市暴动到工农武装割据。(1分)实践: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受挫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2分)
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出发,推动国共合作,建立起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外,中国共产党还进行了制度上的创新,如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团结了各抗日阶级。
——摘编自朱金春《抗战历史遗产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努力。(2分)
努力: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民主制度创新(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2分)
材料三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 1927年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35年 遵义会议
续表
#时间 #大事
1936年 长征胜利
1937年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6分)
观点: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1分)
论述: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推动了长征取得伟大胜利。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4分)
结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召开的重要会议,都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及时调整革命策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1分)
解题思路——观点论述题
①画:圈画题干关键词。
②析:分析材料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所代表的史实知识。
③联:思考材料中所呈现历史事件所代表史实之间的联系。
④定:根据这些联系,确定观点或主题。
⑤答:围绕观点或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
⑥答题模板: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等)+史实(一般2个史实+解释)+结论(呼应观点,总结升华,不得照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