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一 侵略与反抗
@知识串讲
一、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
时间 1839年 1840—1842年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后期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1931—1945年
侵略者 英国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法国 日本 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八国 日本
侵略 史实 向中国走私鸦片 发动鸦片战争 华尔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发动侵华战争
爱国 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陈化成、海龄等以身殉国;三元里人民抗英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刘铭传率部击退法军对台北的侵犯;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等 义和团运动、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
结果 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清政府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击毙洋枪队领队华尔 签订中法《越南条款》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失败;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感悟 1.近代反抗列强的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历史解释】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内因: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军事武器装备落后。③外因:列强综合国力强大,军事装备先进。 2.从几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得到的启示。【家国情怀】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民族意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历程 萌发 (鸦片战争后) 普遍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后) 进一步觉醒 (五四运动) 空前高涨 (抗日战争)
背景 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表现 开明地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浪潮 学生、工人、商人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族各界群众用各种形式支援抗战
意义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治改革、民族革命的进行 直接推动五四运动走向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增强了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认识 列强的侵略促使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突破训练
1.【家国情怀】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D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2.(牡丹江中考)“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B )
A.维护鸦片贸易 B .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洋人从此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这反映出当时( B )
A.洋商完全控制中国市场 B .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中外茶丝贸易彻底断绝 D.开埠通商顺应历史发展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D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时空观念】下列年代标尺描述了近代中国北京城三次被列强占领。不应该出现在年代标尺上的时间及历史事件是( B )
A.① B .② C.③ D.④
6.【跨学科·语文】(贵阳南明区期末)2024年是民族英雄邓世昌逝世130周年纪念。以下悼词最为适合的是( C )
A.七旬老将,启用抗法,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
B .晓畅兵事,谋勇兼优,孤城守平壤,壮志彰华夏
C.阖船俱没,义不独生,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
D.联军之占津、海也,长驱而入,唯将军阻之
7.学者彭淑庆曾说:“义和团虽然组织相对松散,但绝非‘乌合之众’。尽管100多年前,‘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概念还未在中国广为流传,但义和团的‘反帝’目标是明确的。”下列选项与该学者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B )
A.义和团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运动
B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8.【新情境·历史歌曲】“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20世纪30年代初与这首《流亡曲》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的失利 D.百团大战的胜利
9.(淮安中考改编)1937年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其父赠送一面“死”字旗,旗帜部分内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份)”。与王建堂同赴此“国难”的事迹有( C )
A.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全舰官兵奋勇抗敌,重创日舰
B .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美誉
C.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参加北平保卫战,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
D.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毁暗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10.(宁夏中考)张海鹏在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谈话中说:“(甲午中日战争)50年后,中国终于一雪前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国自身的努力。”“中国自身的努力”主要在于( B )
A.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坚持全民族抗战
C.反法西斯同盟援助 D.解放区土地改革
11.【新考法·项目化学习】八年级某班在历史老师指导下,对“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和现代化探索”这一历史主题进行了大单元整合下的项目化学习。(8分)
任务一 【时空观念——见证国运沉浮】
(1)任务一中的时间轴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沉沦,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
①:鸦片战争。②:《辛丑条约》。(2分)
任务二 【释读名言——感悟民族奋起】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梁启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孙中山 “光复中华,共和为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陈独秀 “思想解放是科学解放的前提,科学解放是民主解放的前提,民主解放是繁荣解放的前提。”
(2)从任务二的表格中任选两位人物及其言论,概括出他们的思想主张或口号。(2分)
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梁启超主张:进行维新变法。(2分)
任务三 【回溯岁月——点燃青春之火】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3)根据任务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2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你说说应该如何传承五四精神。(2分)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分)
传承: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分)概念一 侵略与反抗
@知识串讲
一、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
时间 1839年 1840—1842年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后期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1931—1945年
侵略者 英国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法国 日本 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八国 日本
侵略 史实 向中国走私鸦片 发动鸦片战争 华尔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发动侵华战争
爱国 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陈化成、海龄等以身殉国;三元里人民抗英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刘铭传率部击退法军对台北的侵犯;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等 义和团运动、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
结果 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清政府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击毙洋枪队领队华尔 签订中法《越南条款》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失败;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感悟 1.近代反抗列强的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历史解释】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内因: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军事武器装备落后。③外因:列强综合国力强大,军事装备先进。 2.从几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得到的启示。【家国情怀】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民族意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历程 萌发 (鸦片战争后) 普遍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后) 进一步觉醒 (五四运动) 空前高涨 (抗日战争)
背景 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表现 开明地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浪潮 学生、工人、商人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族各界群众用各种形式支援抗战
意义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治改革、民族革命的进行 直接推动五四运动走向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增强了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认识 列强的侵略促使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突破训练
1.【家国情怀】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2.(牡丹江中考)“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 .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洋人从此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这反映出当时( )
A.洋商完全控制中国市场 B .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中外茶丝贸易彻底断绝 D.开埠通商顺应历史发展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时空观念】下列年代标尺描述了近代中国北京城三次被列强占领。不应该出现在年代标尺上的时间及历史事件是( )
A.① B .② C.③ D.④
6.【跨学科·语文】(贵阳南明区期末)2024年是民族英雄邓世昌逝世130周年纪念。以下悼词最为适合的是( )
A.七旬老将,启用抗法,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
B .晓畅兵事,谋勇兼优,孤城守平壤,壮志彰华夏
C.阖船俱没,义不独生,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
D.联军之占津、海也,长驱而入,唯将军阻之
7.学者彭淑庆曾说:“义和团虽然组织相对松散,但绝非‘乌合之众’。尽管100多年前,‘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概念还未在中国广为流传,但义和团的‘反帝’目标是明确的。”下列选项与该学者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
A.义和团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运动
B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8.【新情境·历史歌曲】“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20世纪30年代初与这首《流亡曲》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的失利 D.百团大战的胜利
9.(淮安中考改编)1937年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其父赠送一面“死”字旗,旗帜部分内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份)”。与王建堂同赴此“国难”的事迹有( )
A.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全舰官兵奋勇抗敌,重创日舰
B .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美誉
C.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参加北平保卫战,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
D.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毁暗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10.(宁夏中考)张海鹏在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谈话中说:“(甲午中日战争)50年后,中国终于一雪前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国自身的努力。”“中国自身的努力”主要在于( )
A.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坚持全民族抗战
C.反法西斯同盟援助 D.解放区土地改革
11.【新考法·项目化学习】八年级某班在历史老师指导下,对“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和现代化探索”这一历史主题进行了大单元整合下的项目化学习。(8分)
任务一 【时空观念——见证国运沉浮】
(1)任务一中的时间轴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沉沦,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
任务二 【释读名言——感悟民族奋起】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梁启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孙中山 “光复中华,共和为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陈独秀 “思想解放是科学解放的前提,科学解放是民主解放的前提,民主解放是繁荣解放的前提。”
(2)从任务二的表格中任选两位人物及其言论,概括出他们的思想主张或口号。(2分)
任务三 【回溯岁月——点燃青春之火】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3)根据任务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2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你说说应该如何传承五四精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