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香结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丁香结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08: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丁香结
草木有本心,学习完本课后,乔乔准备制作《植物笔记》,请你辅助乔乔完成。
基础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将《植物笔记·月季篇》补充完整。
透过半掩的chuāng lián( ) , 我mó hu( ) 中kuī jiàn( )一抹娇嫩的粉, diǎn zhuì ( )于绿叶丛间,凝神细看,原是月季鼓出了huā lěi( )。那花层层叠叠,比yī jīn( )上的刺绣多了份灵韵, 又比带着丝丝chóu yuàn( )的樱花多了份蓄势待发的生命力。
二、下面是从《植物笔记》中摘选出的片段,读一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踏着春天的节拍,人们的衣衫单薄起来,古朴 的中式庭院也变了样子:芭蕉的叶片宽大而肥厚,摇曳间透出一股不加雕饰的妩媚。草丛绿意参差,几朵小花苞鼓足勇气,颤巍巍探出脑袋,释放出
清新的香气。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
A.芭蕉 奇葩 B.妩媚 抚摸 C.参差 差遣 D.花苞 苞米
2.在语段横线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恰当的选项是 ( )
A.高雅 优雅 B.高雅 幽雅 C.典雅 优雅 D.典雅 幽雅
3. “薄”字是多音字,读音分别是A. bó,B. báo,C. bò。“薄”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厚度小的;②不庄重,不厚道;③轻视;④迫近;⑤轻微,少的;⑥(感情)冷淡,(情义)不深等。请给下列加点的“薄”字选择正确的字音和意思。(填序号)
单薄( ) 待他不薄( ) 日薄西山( )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画波浪线句相同的一项是 ( )
A.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B.秋天到了,稻子笑弯了腰,棉花也咧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
C.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三、乔乔将宗璞对丁香花的描写摘抄在了《植物笔记》中,读一读,感受丁香花的魅力。
①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
②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1.句①运用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 的特点。
2.句②中, “积雪”指的是 ”“ ,可以从“ ”中看出。
3.句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 、 的特点,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D.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综合提升
四、美丽的事物常常引人联想,读下面的课内选段,体会丁香花的文化与精神之美。
丁 香 结(节选)
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画“ ”的句子中,“莹白”指的是 ,从“渗”字中,我能想象到丁香花 的情景,从而感受到细雨迷蒙中的丁香形态 、色彩朦胧的美。
2.下列关于选文第①段所引用的诗句的说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芭蕉、丁香的意象在古人眼中代表惆怅和愁思,诗句以丁香花花蕾似结喻指人愁心不解。
B.“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将文章自然过渡到写细雨中的丁香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引用的诗句既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也引出了后文作者的人生思考和人生态度。
D.引用的诗句和下文展现的丁香美丽孤傲、愁怨哀思、色彩绚丽、妩媚动人的形象相映衬。
3.为什么丁香花会被称为丁香结 请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补全导图。
4.阅读选段画“﹏”的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又是如何解的
阅读提优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植物笔记·栀子篇》积累素材。(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栀子花开
①“栀子花,靠墙栽,雨不落,花不开。”民谚如是说。
②我家后院有两棵栀子花树,东墙是小花,买来栽了两年,前年才初绽十来朵。西墙大花是原来房主留下来的,据说五六年来“长僵”了,高不盈尺,一朵花也没有开过,我们施肥培土后,去年零星开了几朵,如今那棵树长得有半墙高了。今年春天来得早,三月份两棵花树便一起打苞了,小花树有六七十个蓓蕾,大花树有一百多个花苞,只等春雨沙沙时就要开放了。
③雨来了,来得好快,来得好急,来得好大,来得好久,一直到五月下旬。本应该是“贵如油”的春雨却太多而太滥,没完没了地泼皮耍赖,下得自己也不耐烦了才停止。其间,等不及的桃花“ ”,连影子也没有留下来;等不及的石榴花落红成阵,“ ”了;等不及的冲天红那艳丽的大喇叭边开边烂,只剩下惨不忍睹的丝缕,让人产生美丽的惆怅……
④栀子花不急,它像顽皮的孩子紧紧地闭着小嘴,坚贞地与风雨同在,在如瀑的大雨中,一颗颗“青橄榄”朝天直立着,大雨给它们洒上雨珠,更让它们绿得滴翠……
⑤等了一个多月,终于等到了云开日出的日子,就在“六一”前夕,它们次第开放了!那一朵朵洁白如雪的栀子花,在等待中完善了形体,在等待里孕育了馥郁的香气。小栀子花尖瓣多姿,竟然也有茶杯口大小;大栀子花硕大多层,一朵朵大如海碗。堆棉涌雪一般的栀子花阵,朝朝暮暮散发出如烟如雾的香气,把我的后花园熏染得生机勃勃。
⑥虽然,随着端午的到来,它也花老瓣黄,被如盖的绿叶掩没了残体,可是栀子花美丽过了,辉煌过了,终于没有辜负夏天火热的希望,没有辜负秋季顽强的坚持,没有辜负冬天孤独的守望,献给暮春一场轰轰烈烈的美丽。
⑦我在璀璨如雪的花间陶醉,想起它们在大雨如瀑的日子里的等候,是那么庄严、圣洁、安详、恬静,那种深邃的诗意编织出的优美意境让我怦然心动,更使我领悟到人生的一种哲学:等待,是一种充实与完善。人生的希望,有许多是在等待后才有结果的。
1.作者对栀子花的四个时期进行了具体描写,请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栀子花不同时期的状态。
2.阅读第③段,结合具体的句子,想象画面,从后面的括号中选择诗句填在横线空缺处(A.零落成泥碾作尘 B.化作春泥更护花)(填序号)。结合学过的《落花生》一文想一想,这一段描写其他花的目的是

3.阅读第④段,作者由栀子花“不急”开花的状态联想到
,凸显了 。
4.下列对本文段落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引用谚语,点出了栀子花的生长习性,同时吸引读者注意。
B.第②段写两棵栀子花树前两年与今年的对比,表现“我们”的细心照料。
C.第⑤段从颜色、形态、香气三个角度写栀子花开的景象。
D.第⑥段是作者对栀子花一生所做的总结,表达了对栀子花的赞美。
5.作者由栀子开花领悟到什么道理 用“﹏”画出来。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思考。
参考答案:
一、窗帘 模糊 窥见 点缀 花蕾 衣襟愁怨
二、1. D 2. D
3. A ① B ⑥ A ④ 解析:本题考查词意理解。“单薄”指的是物体的厚度、体积较小,或者人的体质虚弱、衰弱,故选①。“待他不薄”指的是对他人很好,故选⑥。“日薄西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到老年,接近死亡,故选④。
4. B
三、1.比喻 拟人 示例:小巧、繁密、活泼灵动2.白色的丁香花 春来 香气
3.洁白 清香 B
四、1.白色的丁香花 紫色和莹白自然交融 模糊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花墙边两株紫色的”是指紫色的丁香花,“窗前的莹白”则是指白色的丁香花。“渗”是渗透的意思,两种颜色的丁香花渗透交织在一起,生动描写出了紫色与白色的丁香花交融的情景。由“线条模糊了”可感受到在细雨迷蒙中丁香形态模糊的特点。
2. D解析:选段中展现的是细雨中的丁香,特点是美丽高洁,代表了愁怨哀思,“色彩绚丽”并非雨中丁香的特点。故选D。
3.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就像衣襟上的盘花扣 丁香花自古以来就有愁怨难解的意思
4.示例:一次,我和妈妈争吵时,愤怒地对妈妈说:“我再也不爱你了!”之后,一种愧疚感一直藏在我心里,直到妈妈生日那天,我用积攒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蛋糕,并亲口对她说:“妈妈,我爱你!”这种愧疚感才有所缓解。解析:句中的“结”象征着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结”以及如何化解这个“结”的经历来写即可,注意将“结”和“解结”写清楚。
五、1.含苞欲放 次第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在原文中可以找到栀子花相应时期的状态描写,三月份的状态主要出现在文中第②段,原文写道“三月份两棵花树便一起打苞了,小花树有六七十个蓓蕾,大花树有一百多个花苞,只等春雨沙沙时就要开放了”可知三月份是含苞欲放。“六一”前夕的状态出现在文章第⑤段,原文写道“它们次第开放了”,可以概括为次第开放。
2. AB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栀子花开花的谨慎和等待花开的耐心3.顽皮的孩子紧闭着小嘴和一颗颗“青橄榄”朝天直立 栀子花在大雨中坚贞等待的形象特征
4. B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写两棵栀子花树前两年与今年的对比,其实是突出等待的重要性,照应本文主题,虽然文章有“我们施肥培土后”的说法,但也只是针对大花树,并没提及如何照料小花树,因此不能以偏概全,故B 项表述错误。
5.等待,是一种充实与完善。人生的希望,有许多是在等待后才有结果的。思考:人生需要等待,等待后会出现新的希望。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理解。可以从等待美丽值得的角度回答,也可以围绕时间过长,很难有耐心等的角度回答。如果从等待美丽值得的角度回答,可以围绕等待的过程美丽,最终收获美丽等方面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