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姑、娘、仔、吐、柳、桃”7个字,正确读写“春天、姑娘、野花”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初识春天
1.唱歌曲,说春天。
(1)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唱。
(2)教师提问:谁能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3)今天,让我们跟着经绍珍爷爷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找春天。教师与学生一起书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学生看边听边欣赏春天的画面。
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3)标一标段落序号。
3.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学认字。
(1)指名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师生评议。
(2)教师提示:“遮”跟“触”是翘舌音,“嫩”的声母是“n”。
(3)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
5.读词语。
(1)指名读不带拼音的词语,老师评议并正音。
(2)开火车读带拼音的词语,学生互评。
6.交流识字方法。
7.解释词语:
(1)看图解词:柳枝、桃花、杏花。
(2)动作解词:荡秋千、躲躲藏藏。
三、学习1-3自然段。
1.教师提出要求:自读第1-3自然段,想一想:“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教师板书:出门寻找春天
2.学习第1自然段。
教师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是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笔,饱含着惊喜。“来”字要读出重音,读出激动、兴奋的心情。
3.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提出要求:给第2自然段的动词“脱掉、冲出、奔向”加上圆点,并说一说这几个加点的词语表达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教师板书:脱、冲、奔
(2)教师指导朗读,生齐读。
4.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教师点评,播放朗读音频示范。
(2)教师提出要求:给第3自然段的词语“害羞、找哇、找哇”加上圆点,给“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划上横线。
(3)教师提问:从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指导朗读:两个叠词要读得轻而缓。重音放在“找”上,“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孩子们的耐心和期待。
(5)同桌互读、小组赛读。
5.拓展:春天还像什么?你能写一写吗?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拼读,教师正音。视频演示笔顺,学生书空。学生读词语并拓展组词。
2.教师提出要求:圈出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姑、娘、柳、桃”容易写错的地方。
2.找春天(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词语:指名学生读词语,学生互评。
2.复习课文内容:齐读课文1-3自然段,回忆“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
二、学习4-7自然段
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哪里?
2.教师提问: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师板书:春天的样子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教师提问:“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草是春天的眉毛。
教师板书:小草 春天的眉毛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教师提问:“早开”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教师板书:野花 春天的眼睛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树木吐出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
教师板书:嫩芽 春天的音符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教师提出要求:注意倾听音频播放的小溪的声音,并思考:为什么说小溪叮叮咚咚是天的琴声?
教师板书:小溪 春天的琴声
教师总结: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朗读第4-7自然段。
教师指导:标红词语声音拖长,尾音上扬,一起来读一读吧!
5.小练笔: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例句,说一说吧!
例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三、学习第8自然段。
1.教师提出要求:
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
(1)孩子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指导朗读。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教师提出要求:找出句中的动词并画上横线,思考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教师板书:找到春天 看 听 闻 触
3.借助图片理解“桃花、杏花枝头笑”。
4.拓展,“她”还可以在梨花上做什么?
5.教师总结: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寻、荡、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