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 千人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09: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千人糕
【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会写“也许、桌子”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讲述千人糕的来历,并从中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什么?
师:是的过生日我们会吃蛋糕,蛋糕是属于糕点类的一种,还有绿豆糕、桂花糕也是我们常吃的糕点。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千人糕”——(板书:6 千人糕)同学们将题目朗读一遍。(生朗读)
师提问:看了这题目,你觉得奇怪吗?奇怪在什么地方?
师: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能够把自己想到的在课堂上举手说出来,真棒!
想了解“千人糕”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的东西都在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标一标段落序号。
2.标出自然段。
3.检查交流,识记字词。
①合作认字。同桌互相认读,交流方法。
②汇报交流。
③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全班齐读。
4.整体感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读好对话,认识千人糕
1.研读课文,读好对话。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想一想:什么是千人糕。(回顾默读要求)
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千人糕吗?(板书:谈论“千人糕”:需要很多人做成)
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但也就是我们平常吃过的米糕。(板书:尝“千人糕”:米糕很平常)
(2)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对千人糕的好奇?
(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①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产生疑问,对千人糕很感兴趣,有疑问,想弄明白。②读好猜测。千人糕真的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吗?
a.第一句要读出猜测的语气,第二句比第一句语气更强烈。
b.两个“特别”的意思相同吗?
c.学生交流评价,提示:第1句的“特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2句的“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d.指两名同学对比读,教师评价指导。
③验证猜想。“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a.指名读。b.教师示范读,语气要上扬,把孩子不以为然的语气读出来。c.全班齐读。
四、观察字形,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归类。
2.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带拼音全班齐读,去拼音指名读。
3.指导书写“能、味、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板书:6 千人糕)
2.自由朗读,回顾课文:同学们,读完课文,说说你们对千人糕的了解吧。
3.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经过对千人糕的学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到了千人糕的制作?(板书:制作过程)
二、学习第6至9自然段,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1.提出自学要求:
2.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1)千人糕主要有哪两种东西做成的?
(2)文中找出大米是怎么来的?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呢?
师:省略号表示种稻子的要用到的东西很多,没有一一例举出来。
(3)结合种稻子的图片,看看种稻子还需要什么?
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农民伯伯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情景,从而体会米糕的来之不易。(板书:稻子→大米)
(4)文中找出糖是怎么来的?
师:熬糖的过程也很复杂,还要有很多的工具和很多道工序,课文没有一一例举出来,用省略号代替。(板书:甘蔗汁、甜菜汁→糖)
(5)补充拓展熬糖的工具和工序。
教师提问:你觉得熬糖除了用到文中所例举的工具还会用到什么工具?怎么熬的?
教师小结: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好,熬糖还要用到很多的工具,它的工序也很复杂,要用小火慢慢熬制,熬制过程还要不停地搅拌,整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
(6)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7)小结:米糕看似普通简单,主要原材料就是大米和糖,但是这些普通简单的材料就需要成千上百人付出辛勤的劳动。
(8)了解包装、运输、销售过程的不易。米糕从做好到摆上人们的餐桌,又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结合插图说说这些情景吧。(板书:包装→送货→销售)
①指导朗读“就算米糕做好了,还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这句话。
②教师提问:这个过程容易吗?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圈画出“就算、还得、又”。
③了解包装、运输、销售的过程。
④借助插图及文中爸爸的话,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对话朗读指导,读第8、9自然段爸爸说的话,语气稳重、平静,要重读“就算、还得、又”,突出劳动的繁杂。
三、角色朗读,感悟千人糕
1.默读10、1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米糕叫“千人糕”?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 (板书:孩子理解“千人糕”)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2)分组合作。小组成员合作,分角色朗读。
(3)全班汇报展示。
2.拓展创新,深入理解
1.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大家知道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也知道了它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劳动才做成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大家用的铅笔、穿的衣服是怎么来的。
(1)学生练说,互相评议。
(2)课件出示衣服的制作过程。出示“种棉花、收棉花、纺纱、服装加工”等图片。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板书:珍惜劳动成果)
四、观察字形,学习写生字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具、甘、甜、菜、劳”,齐读,巩固字音。观察五个字的结构。指导书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