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并背诵。
3.知道课文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时间顺序,能说出雷雨前的变化,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雷雨前的变化,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第一课时
一、猜字引入,了解雷雨。
1.甲骨文导入猜“雨”。板书:雨
2.你见过什么雨?它是怎么样的?
随机:我们平常说的雷阵雨啊就是“雷雨”。雷雨是怎样的
(出现在夏天的午后、有打雷、有闪电、来得快去得也快)
3.出示图片,补全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看,这就是雷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雷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雷”。
二、初读,理清脉络。
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描写的雷雨到底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下雨时的景色?
读生字词语
3.反馈: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这幅图上下雷雨的情景。指名读,板书:雷雨中(4-6)
4.那课文1——3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7、8两个自然段呢?
板书:雷雨前(1-3)、雷雨后(7、8)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时间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景象。
三、学习雷雨前,感受变化
1.这节课,我们先走进1、3自然段,去看一看雷雨前的景色。
(1)指3人读三个自然段。
(2)请小朋友默读1-3自然段,找一找:雷雨前课文写了哪几样景物?用圆圈圈一圈。
2.交流景物。
3.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自己选择一种或几种景物读一读。
(1)谁选择的是这一句啊?指名读,你觉得乌云怎么样?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预设一:乌云很多 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指名读
预设二:乌云很黑 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指名读
预设三:让人害怕 认识生字“压”
做“压”的动作
抬头看见这么多这么黑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很么感觉?(害怕、透不过起来)指名读
看图片:看,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起读。
看着这个景象,你想到了哪个成语?出示词卡“乌云密布”,齐读。
这么多这么黑的乌云让叶子和蝉觉得怎么样呢?
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学生说并朗读
蝉一声也不叫,它当时害怕地在想些什么?
分男女生比赛读
(3)谁选择了大风?
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大风?从哪里看出来?聚焦突然、乱摆,指名读
(乱摆是什么样?忽然说明什么?)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阵大风,叫——(狂风大作)出示词卡,齐读
读好了这个成语,相信句子也一定可以读好。齐读
(4)这一阵狂风让蜘蛛怎么样了?
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字理识字:“垂”,垂的本意是植物的枝叶下垂,是下垂、垂挂的意思。拓展:垂泪、垂柳、垂涎等
如果给“垂”换个词,你想换什么?掉、落
为什么课文中用了“垂”呢?(狂风中,蜘蛛借助蛛丝小心翼翼地笔直地落下来,急切地想要逃走)
指导朗读,齐读
雷雨前,这么多的事物都有了变化,那闪电和雷声呢?
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一生说,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比赛读
出示两个“越来越 ”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就能很好的写出景物的变化。
拓展说话:( )越来越( )。
像这种情况,你又能想到哪个成语呢?词卡“电闪雷鸣”,齐读。
4.小结并朗读1-3自然段
雷雨前的景象那么壮观,让人有点害怕,可你仔细观察,又会发现那么有趣。我们再来读读1-3自然段,感受一下这种奇妙吧!
5.指导背诵。
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游戏复习生字
2.指导写字:雷、乌、黑、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