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9.1 感受信息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9.1 感受信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2 18: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教学过程
新设计



引题:《孙子兵法》“兵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慎重对待。而最有效、最高明的战争
“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做到呢?信息战就可做到,信息战顾名思义就是以信息为主要武器,通过打击、破坏对方的信息系统,控制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来把握战场主动权的战争。21cnjy.com




1991年的海湾战争、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3年的伊拉克战争,信息战在两次战争中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战争开始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通过计算机病毒攻击伊拉克的指挥控制系统;运用信息技术破坏伊拉克的无线电、电话、雷达等设施,使其完全失效,在没有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整个伊军就像一盘散沙,只能任人宰割。21·cn·jy·com



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古代战争靠人力,近代战争靠机械,现代战争靠信息。



那什么是信息呢?



信息并不神秘,信息就在我们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我们随时随地、有意无意都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嘀铃铃—清脆的电铃声发出上课的信息;打开收音机,无线电传来世界各地的信息;翻开南阳日报、晚报,我们可以了解各地市的信息;推开窗户,暖洋洋的风吹在脸上,它传达了气温的信息;在十字路口,红灯停绿灯行,发出是否可以穿越马路的信息;教师用语言、文字、图片、动作传递知识信息。
一、信息的记录



1、大脑就是天然的存储器



远古时代人们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生存就要记住周围的环境,那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那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付自然灾害。因为没有别的记录方式,所以这些信息只好存储在大脑中。古人还要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但是大脑会遗忘,而且大脑记录的信息会随着躯体的消失而烟消云散。www.21-cn-jy.com



2、结绳记事



古人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打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两件事就要打两个结,如此等等。如果绳子上打得结多了,恐怕他也就既不清楚那件事了。所以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仅能起到提醒的作用。21教育网



3、文字的的诞生


使人类对信息的记录取得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突破。文字是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木椟上。历史上记载秦始皇批阅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各地传来的竹简每天都有二三百斤。在竹简上刻字是一件缓慢、吃力的手工劳动,由于选用了不合适的记录材料,限制了信息的传播。2·1·c·n·j·y



4、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信息开始被人类共享。



5、光记录、磁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
1TB=1024GB
1GB=1024MB
1MB大约能存储50万汉字


现代存储介质的特点:容量大、体积小、存取速度快


信息只有记录,没有传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二、信息的传递



1、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常使用烽火、驿马、信鸽等方式传递信息。
当外敌入侵、边关告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此把来犯之敌的信息传递出去:寇不满五百,放烽一炬,五百以上放三炬······
驿马:古代官方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如电视和电影中看到的六百里、八百里加急
信鸽:信鸽具有天然的回巢本领,因为他们的恋家和归巢性被人们所发现,因而被用来传递紧要信息。
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我国古代有顺风耳的神话传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反映了人们想要冲破空间和时间的阻隔,实现长距离、快速互通信息的美好愿望。有线电话和有线电报的产生使这种愿望变成现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电报、电话



183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莫尔斯电码用短和长的脉冲(点和划)代表数字和字母,信息就以电流的形式沿电缆传递出去。收报端就会听到“嘀”、“嗒”声,收报员根据码表就知道对方发出信息的内容了。SOS这三个字母的摩尔斯电码分别是‘ ’‘─

─’‘ ’,念为‘滴滴滴’‘答答答’‘滴滴滴’
。海上的船只遇到危险需要求助时,除了用无线电发出sos信号外,也可以用灯光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信号,周围的船只只要见到后,就会立刻赶去救援。同样也可以敲击物体发出三短三长三短声音的方法求助。1906年在柏林会议上把sos规定为国际统一的呼救信号。



莫尔斯电报缺点:从发报人到收报人要经过两次翻译才能把信息传递过去

贝尔对莫尔斯电报的缺点作了分析后产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制造出一种直接传递语言的装置,通过导线把人说话的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 他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奇的想法:先设法将发声的空气振动变成电流的连续变化,再用电流的变化模拟出声音的变化。贝尔向当时最有声望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求教。亨利仔细倾听了贝尔的设想后说:“干吧!”贝尔犹豫地说:“先生,在电学上我还是门外汉!”大科学家坚定地鼓励说:“掌握它!“ 在亨利的鼓励下,经过贝尔不懈努力,终于在1876年发明电话,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原理:声音的振动

变化的电流

振动的声音
话筒 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听筒
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