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江西崇仁县二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瞬间定格历史。图片《开国大典》被网络评为“新中国最难忘的100个精彩瞬间”之首,它之所以“精彩”是因为(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当家作主,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开国大典
2.1951年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握着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沛.阿旺晋美的手说“欢迎你们到北京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家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就能办好。”当时商量的事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解放
C.政协召开
D.南京解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西藏和平解放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下面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
A.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第一届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的内容包括: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颁布的,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下列是在某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陈观松(1924--1952)
赖监桥(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刘宴群(1927--1950)
徐承钦(1928--1952)
邱慈荣(1923--1952)廖武
(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刘房添(1919--1951)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上述烈士牺牲的时间是1950——1953年之间,抗美援朝战争正发生在这期间。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1927年,抗日战争的时间是1937—1945年,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1949年,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战争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C.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
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颁布的相关知识点。“一五”计划期间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7.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第一个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计划的相关知识点。为了实现工业化的“最高利益”,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
8.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一五计划”的开始
C.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三大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的相关知识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9.“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后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农民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0.《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点。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我国发起了“大跃进”运动,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提出了“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的口号,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运动
11.“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
②“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1958年,我国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浮夸风”盛行。“共产风”指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全国陷入动乱的是“文化大革命”,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运动
12.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工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国民经济的调整
13.20世纪60年代,一位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委书记在临终前对女儿嘱咐道:“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这位全国人民的楷模人物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雷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焦裕禄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县委书记期间,带来当地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4.“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伟大的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具体来说,这场“变革”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封建专制国家变成新民主主义国家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C.由封建专制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点。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所以这场“变革”是指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5.每年的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与雷锋精神属于同一时代的精神还有(
)
①井冈山精神
②为人民服务精神
③艰苦创业精神
④延安精神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创业年代的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出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他们身上具有艰苦奋斗、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高尚品质。所以与雷锋精神属于同一时代的精神还有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创业精神,①④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2010年1月1日,胡锦涛到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省廊坊三河市农村考察时表示,中央将下发2010年一号文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的推行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大改造的完成又有何意义?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1)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
作用:经济上,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
,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变化: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道理:说明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所以材料一中的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作用:经济上,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
,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2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此题考查对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调整农村政策的启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3年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比重稳步增长。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见下图)。图中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造成图中B点到C点三年多的经济下滑这一趋势
材料二:“在全民炼钢铁中,多办了一些小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炉,浪费了一些资源(物力、财力)和人力,当然是一笔较大损失。浮夸风气较普遍地滋长起来。去年北戴河会议时,对粮食产量估计过大,造成了一种假象。主席提出的“少种、高产、多收”、“15年赶上英国”等号召,都是属于战略性、长远性的方针,我们则缺乏……”
-----彭德怀1959年万言书摘录
(1)根据所学知识,造成材料一1958-1960这三年经济下滑的原因是中央发动的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错误现象有哪些?
(2)针对这种错误引起的经济困难,我们党是如何解决的?
(3)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
【答案】(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现象: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粮食亩产竞相“放卫星”;工业上掀起全民大炼钢铁;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
(2)解决:1961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民调整,实现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恢复发展生产。
(3)教训:经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大跃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是造成材料一1958-1960这三年经济下滑的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现象有: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粮食亩产竞相“放卫星”;工业上掀起全民大炼钢铁;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
(2)此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针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引起的经济困难,1961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民调整,实现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调整工农业生产计划指标,恢复发展生产。
(3)此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给我国留下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国民经济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