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江西崇仁县二中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战国历史波澜壮阔,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
A.
改革盛行
B.
战争不断
C.
王室衰微
D.
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改革盛行(商鞅变法),战争不断(长平之战),周王室衰微,不包括国家统一,故选。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加强文化控制
B.
加强经济管理
C.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巩固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上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始皇统一文字和货币的措施,其中统一文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控制,统一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经济
管理,综合起来,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此时秦已经统一全国,也就无所谓加速国家统一进程的问题了,因此这两项措施体现的中心主题是巩固国家
统一。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3.隋朝和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王朝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而实现了统一
B.
都建立和开创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
C.
两个王朝都是由于暴政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D.
都开凿了大运河和修筑了万里长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隋朝和唐朝的相似之处。隋朝开凿大运河,秦朝修筑了长城,A、B、C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4.下列朝代曾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中国的是
(
)
①秦朝
②北魏
③西晋
④北宋
⑤隋朝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曾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的统一,这些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秦朝、隋朝、西晋。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5.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运河建造成后,对中华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形成中国文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后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
6.唐朝时期有许多新的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浇灌工具是(
)
A.
翻车
B.
筒车
C.
水车
D.
耧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唐朝的生产工具.唐朝农民创制的能够实现自动灌溉的新的浇灌工具是筒车。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7.“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道出了科举制下中国社会推崇读书的传统观念。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公正选拔人才
B.
促进经济发展
C.
维护封建统治
D.
促进文化繁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也的确选拔了不少治国安民的有用之才;同时,科举考试制度又成为套在广大士人脖子上的一具枷锁,既禁锢思想,又摧残人材,这在清朝后期尤为突出。维护了封建统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8.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
创立殿试制度
B.
重用有才之人
C.
打击大族势力
D.
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以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在位时的统治措施促进社会发展。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9.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
河姆渡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大汶口遗
D.
半坡遗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
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
案,称为彩陶。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10.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隋文帝
D.
唐玄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一段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使得大唐经济迅速发展,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11.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秦朝、隋朝创立的制度。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隋朝为了笼络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了科举制。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12.“始开西域之迹”的是西汉时期的(
)
A.
班超
B.
霍去病
C.
张骞
D.
卫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始开西域之迹”的是西汉时期的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3.中国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是指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后(
)
A.
隋和吐蕃的关系
B.
唐和匈奴的关系
C.
唐和吐蕃的关系
D.
唐和回纥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吐番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就上书说了这句话,是指唐和吐蕃的关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和同为一家。
14.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
B.
提倡节俭
C.
重视农业生产
D.
善于纳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武则天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的业绩的好坏作为地方州县官吏的升降标准。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15.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内容属于
“唐宗”所为的有(
)
①善于用人
②废除丞相
③戒奢从俭
④虚心纳谏
⑤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的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史实,本题关键的字眼是“唐宗”,看到这个字眼在回忆所学知识自然就联想到是唐太宗李世民。①善于用人
③戒奢从俭
④虚心纳谏
⑤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都是他的作为。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16.
识读下图,请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人物是谁?
他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明他把君和民关系比作什么?
(2)请你举出“载舟”与“覆舟”各一例。
(3)他执政之后,为了避免“覆舟”,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写4点)?结果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答案】(1)唐太宗(李世民);舟和水的关系。
(2)“载舟”:文景之治或开皇之治。“覆舟”:秦二世暴政而亡或隋炀帝滥用民力而亡。
(3)措施: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写到其中4点即可)
结果: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中人物是唐太宗;他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明他把君和民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载舟”与“覆舟”各一例是:“载舟”:文景之治或开皇之治。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6]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覆舟”:秦二世暴政而亡或隋炀帝滥用民力而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他执政之后,为了避免“覆舟”,采取的措施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结果形成的局面是: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两汉经济的发展。
1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
这首诗回忆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统治?请说明你作出该判断的理由。
(2)
这首诗从三个方面描述了“开元全盛”时期的繁荣景象,请你根据诗文完成下表。
景象一:
判断依据:小邑犹藏万家室
景象二:
判断依据:公私仓廪俱丰实
景象三:社会治安好
判断依据:
(3)
请你结合课本,谈谈这一盛世形成的主要原因。
你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繁荣,需要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呢?
【答案】
(1)唐玄宗。根据诗词中提到的“开元”进行判断,“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
(2)
景象一:人口众多
判断依据:小邑犹藏万家室
景象二:粮食产量高
判断依据:公私仓廪俱丰实
景象三:社会治安好
判断依据:九州道路无豺狼
(3)唐玄宗励精图治,采取了正确的治国措施;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了基础;国家的统一。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首诗回忆的是唐朝唐玄宗在位时期的统治;判断的理由是:根据诗词中提到的“开元”进行判断,“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景象一:人口众多,判断依据:小邑犹藏万家室;景象二:粮食产量高,判断依据:公私仓廪俱丰实;景象三:社会治安好,判断依据:九州道路无豺狼。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盛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了基础;国家的统一。.唐玄宗励精图治,任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相。
.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各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随时关注,还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他仿照唐太宗,虚心纳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耕作技术,改进筒车,曲辕犁,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为了储存大量剩余的粮食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大型粮仓。手工业发达。民族关系融洽民族交流频繁。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