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07: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Y>0,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
A.Y÷0.2>Y B. C.Y÷1.03>Y D.Y×0.999<Y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第二根截去。剩下的铁丝相比,( )。
A.第一根更长 B.第二根更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3.下图形中,( )能正确表示。
A. B. C.
4.学校庆祝元旦计划做210个花灯,五年级做了总数的六年级做了总数的,两个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个?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有甲、乙两堆煤,如果从乙堆中运出到甲堆,则两堆煤重量相等,原来甲堆煤是乙堆煤的( )。
A. B. C.
6.一个数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 )。
A.大于这个数 B.小于这个数
C.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D.大于或等于这个数
7.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后,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8.六一班图书角的书架上有儿童文学30本,科技书比儿童文学少,科技书比儿童文学少( )本。
9.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10.找规律填空。
(1)1,,3,,( ),,7,( )。
(2),,,( ),( )。
11.1支钢笔长分米,2支长( )分米,支长( )分米,支长( )分米。
12.16米的是( )米,50比40多( )(填分数)。
三、判断题
13.一个自然数乘,所得的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
14.把一根3米长的甘蔗锯成同样长的小段,锯了9次,每段占全长的。( )
15.男生比女生多,女生就比男生少。( )
16.一堆煤重吨,用去它的这堆煤正好用完。( )
四、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24×5= 4-1.6= 3.14×32= 25×4+25×4=
0+= 2.7+5.4=
18.解方程。
(1) (2)
19.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0.商店上午运来170千克水果,下午又运来190千克水果,全天卖出了运来水果的,卖出了多少千克水果?
21.只列算式不计算。
小华看一本132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小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22.李老师有1000元钱,买上衣花去,买裤子花去,现在李老师还剩下多少元钱?
23.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迎来闭幕。始于秋分,终于寒露。走过一个完整的节气,我们收获了荣耀,刷新了历史。也见证了热爱与拼搏。本届亚运会所有481个小项共产生:金牌482枚,银牌480枚,铜牌631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金牌201枚,银牌数量占银牌总数的,铜牌71枚,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请你算一算中国共获得多少枚银牌?
24.甲、乙、丙三个文具店销售同一种文具盒,标价都是12元,但三个店的促销方式不一样。甲店:买十个送两个。乙店:一律按原价的出售。丙店:每购满100元,返还现金15元。刘老师准备购买60个这种文具盒送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到哪个商店去买最省钱?这时实际只需付多少元?
25.学校体育组需要买单价为35元的足球22个。到哪个店购买合算?
《(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B C B C C
1.C
【分析】(1)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3)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
(4)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A.因为0.2<1,所以Y÷0.2>Y,选项A正确;
B.因为>1,所以,选项B正确;
C.因为1.03>1,所以Y÷1.03<Y,选项C错误;
D.因为0.999<1,所以Y×0.999<Y,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C
2.D
【分析】第一根截去的是铁丝长度的(分率),第二根截去的是米(具体的长度)。因为铁丝原来的长度不确定,和米不能直接比较,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详解】情况1:假设铁丝原来长是1米。
第一根剩余长度:(米)
第二根剩余长度:(米)
米=米,所以两根铁丝剩余部分一样长。
情况2:假设铁丝原来长度大于1米,比如是2米。
第一根剩余长度:(米)
第二根剩余长度:(米)
米米,所以第二根铁丝剩余部分长。
情况3:假设铁丝原来长度小于1米,比如是米。
第一根剩余长度:(米)
第二根剩余长度:(米)
米米,所以第一根铁丝剩余部分长。
综上所述,由于铁丝原来长度不确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剩下的铁丝长度无法比较。
【点睛】表示第一根铁丝截去部分的长度占铁丝总长度的分率;米表示第二根铁丝截去的具体长度,两者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3.B
【分析】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再把这2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B项可以用表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A.把学校计划做的210个花灯看作单位“1”,(-)表示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做了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210×(-)表示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做了多少个;
B. 把学校计划做的210个花灯看作单位“1”,(1--)表示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210×(1--)表示还剩多少个;
C.把学校计划做的210个花灯看作单位“1”,两个年级一共做了总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210×(+);
D. 把学校计划做的210个花灯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计划做的210个乘六年级做的总数的,求出六年级做的个数,即210×表示六年级做的个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求两个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个?列式正确的是:210×(+)。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题意,从乙堆中运出到甲堆,则两堆煤重量相等,把乙堆煤原来的重量看作单位“1”,运出,那么还剩下原来的1-=;此时两堆煤重量相等,即此时甲堆煤的重量是乙堆煤的 ,所以甲堆煤原有的重量是乙堆煤的-=,据此解答。
【详解】1--=
原来甲堆煤是乙堆煤的。
故答案为:B
6.C
【分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即分数值小于1。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所得的积会小于这个数;当这个数为“0”是,所得的积为“0”,所得的积就会等于这个数。
【详解】A.大于这个数,此说法错误,只能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B.小于这个数,此说法错误,还有等于这个数的情况;
C.小于或等于这个数,此说法正确;
D.大于或等于这个数,此说法错误,所得的积不能大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C
【点睛】真分数是小于1的数,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就会小于这个数,但往往漏掉这个数为“0”的情况,所以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
7.C
【分析】把原来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对折1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对折2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对折3次后,每份是原来的,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


所以,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这张纸每次对折后的面积都是对折前面积的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5
【分析】将儿童文学的本数看作单位“1”,儿童文学的本数×科技书比儿童文学少的对应分率=科技书比儿童文学少的本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30×=5(本)
科技书比儿童文学少5本。
9. < >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据此解答。
【详解】<1,<
>1,>
10.(1) 5
(2)
【分析】(1)将这组数据拆成1,3,( ),7和,3,,( ),,( );第一组:前一个数+2=后一个数;第二组:分子都是1,前一个分数的分母×2=后一个分数的分母。
(2)观察可知,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82,72,62,52,42,据此确定后两个空的分母即可。
【详解】(1)3+2=5;8×2=16
1,,3,,5,,7,。
(2)52=25;42=16
,,,,。
【点睛】寻找数字排列中的规律,平时要注重多积累,培养数感。
11.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2即可求出2支钢笔的长度;用×即可求出支钢笔的长度;用×即可求出支钢笔的长度。
【详解】×2=(分米)
×=(分米)
×=(分米)
1支钢笔长分米,2支长分米,支长分米,支长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12. 12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6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差除以另一个数,用(50-40)的差除以40。
【详解】(米)
因此16米的是12米,50比40多。
13.×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据此判断。
【详解】如:0×=0
所以,一个自然数乘,所得的积不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判断积与因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自然数包括0。
14.×
【分析】锯了9次,是把这根甘蔗锯成了10段,把这根甘蔗看作单位“1”,求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总段数10,结果用分数表示即可。
【详解】1÷(1+9)
=1÷10

所以,把一根3米长的甘蔗锯成同样长的小段,锯了9次,每段占全长的。
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的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1+),假设女生的人数是3人,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女生的人数乘(1+)即可求出男生的人数;再用男生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求出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除以男生的人数,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女生的人数是3人,
3×(1+)
=3×
=5(人)
(5-3)÷5
=2÷5

即女生比男生少。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16.×
【分析】把这堆煤的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用去它的,则还剩(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即可求出剩下的吨数,所以没有用完。
【详解】1-=
×=(吨)
一堆煤重吨,用去它的,还剩吨。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
17.120;1;2.4;28.26;200
;;;8.1;
【详解】略
18.(1)x=;(2)x=5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括号拆开,先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再同时除以6即可求解;
(2)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12将分母去掉,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括号拆开,先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x,再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2即可求解。
【详解】(1)3(2x+1)=11
解:6x+3=11
6x+3-3=11-3
6x=8
6x÷6=8÷6
x=
(2)=
解:=
3(x+1)=2(2x-1)
3x+3=4x-2
3x+3-3x=4x-2-3x
x-2+2=3+2
x=5
19.210吨
【分析】看图可知,三月份质量是单位“1”,四月份质量是三月份的,三月份质量×四月份对应分率=四月份质量,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
(吨)
20.225千克
【分析】上午运来的水果质量+下午运来的水果质量=全天运来的水果质量,将全天运来的水果质量看作单位“1”,全天运来的水果质量×卖出的对应分率=卖出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70+190)×
=360×
=225(千克)
答:卖出了225千克水果。
21.132××
【分析】第一天看了全书的,是将这本书的页数看成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得出第一天的页数;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是将第一天的页数看成单位“1”,同理用乘法得出第二天的页数。
【详解】132××
=44×
=11(页)
小华第二天看了11页。
则小华第二天看的页数列式为:132××。
22.490元
【分析】把总钱数看作单位“1”,已知买上衣花去,买裤子花去,则剩下的钱数占总钱数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
【详解】

=(元)
答:现在李老师还剩下490元。
23.111枚
【分析】将银牌总数看作单位“1”,中国获得的银牌数量占银牌总数的,银牌总数×中国获得的银牌数量对应分率=中国获得的银牌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枚)
答:中国共获得111枚银牌。
24.甲店;600元
【分析】分别求出三个文具店的实际价格,比较即可。甲店:买十个实际得到12个,看60个文具盒包含多少个12,实际就买几个十,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实际价格;乙店:原价×实际价格对应分率=实际价格;丙店:单价×数量=总价,求出60个文具盒的价格,看包含几个100元,再减去几个15元是实际价格。
【详解】甲店:60÷12×10×12
=50×12
=600(元)
乙店:12×60×
=720×
=648(元)
丙店:12×60=720(元)
720元包含7个100元。
720-7×15
=720-105
=615(元)
600<615<648
答:到甲店去买最省钱,这时实际只需要付600元。
【点睛】关键是理解每种优惠方式,求出实际费用,从而确定哪个店最省钱。
25.到爱好文具店购买比较合算
【分析】由题意可知,若在欣欣文具店购买则买20个即可,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在该文具店购买需要花费的钱数;
若在文华超市购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22个足球的总价乘即可求出在该店购买需要花费的钱数;
若在爱好文具店购买,用22个足球的总价再减去22个足球的总价的即可得到在该店购买需要花费的钱数。最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5×20=700(元)
35×22×
=770×
=693(元)
35×22-35×22×
=770-770×
=770-110
=660(元)
700>693>660
答:到爱好文具店购买比较合算。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