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22: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我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 B. 提倡低碳出行 C. 禁止使用化肥 D. 建自然保护区
2.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  )
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易燃液体 D. 自燃物品
3.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常温、常压下高效合成氨(NH3)的目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N2和H2 B. 该过程中氨分子发生分解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小
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科学思维:CO2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因此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5.近些年来我国在科技和军事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列涉及化学知识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辽宁舰”航母长期航行中船底附着的大量海洋生物和垃圾均不需清理
B. 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
C. “C919”大飞机使用的机身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等均为纯净物
D. 镁合金MBrnAlz具储氢功能,完全吸氢后得到氢化镁和铝,该储氢过程属物理变化
6.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和主要操作
A 除去硝酸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 加入适量稀硫酸
B 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 加足量水溶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C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振荡
D 鉴别甲烷和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A. A B. B C. C D. D
7.电导率传惑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室温下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
B. 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
C. 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D.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8.图1是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KNO3的溶解度为 ______ 。
(2)t1℃时分别将KNO3、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蒸发),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KNO3 ______ KCl(填“>”“=”或“<”)。
(3)若X是KNO3或KCl中的一种。t2℃时,将90gX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1℃,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则X为 ______ 。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9.春晚机器人秧歌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现,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机器人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发展的深入思考。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动力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稳定性好、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能保证机器人稳定运行。
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湿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来制备,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破碎”:为回收铜、铝、碳渣等材料,“破碎”时宜在氮气氛围中进行,原因是______。
(2)“酸浸”:“酸浸”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浸出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锂离子脱出,选择性回收锂。综合图2,为了抑制铁的溶解,更好实现锂的选择性浸出,该过程选择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2.5~3.0
B.3.0~4.0
C.5.0~6.0
(3)“沉淀”:通过“蒸发浓缩”得到硫酸锂溶液,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后得到碳酸锂和含硫酸钠的废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火法回收是将电池拆解煅烧后提取金属,与火法对比,湿法回收的优点是(写一点)______。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0.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金属中的贵族——钽
1802年瑞典化学家A.G.Ekaberg在分析矿物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参照希腊神话中宙斯神的儿子将这个元素命名为钽(Ta)。在元素周期表中钽元素原子序数为73,对应单质钽是一种带有光泽的银灰色金属,熔点为2995℃。钽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能,常温下,一般的强酸不与钽发生反应。
钽在空气中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500℃以上才能被氧化,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五氧化二钽(Ta2O5)氧化膜,这种氧化膜比单质具有更强的耐酸碱性,钽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高温和腐蚀等恶劣环境中,是火箭发动机、航母舰载机、导弹等航空工业部件制造的关键材料之一。地壳中钽元素含量很少,主要以钽铁矿等形式存在,冶炼金属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主要是利用氢氟酸将钽铁矿溶解,提炼得到钽的纯化合物,最后制得金属钽。
(1)金属钽的物理性质______。
(2)如图是钽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______。
(3)高温时钽在空气中会被氧化,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钽铁矿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冶炼金属钽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如图装置的顺序依次为 ______。
(3)将二氧化碳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水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所示,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干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
(1)TiCl4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2)若要生产12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110g = KNO3
9.【答案】防止铜、铝、碳被氧化(答案不唯一);
A;
Li2SO4+Na2CO3=Na2SO4+Li2CO3↓;
节能环保(答案不唯一)
10.【答案】带有光泽的银灰色金属、熔点为2995℃;
11;
4Ta+5O22Ta2O5;
混合物;化学变化
11.【答案】B;;
BFD;
H2O+CO2=H2CO3
12.【答案】24:71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