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习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9 06:31:26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学习新知
2
课堂小结
3
随堂练习
4
1.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鸦片战争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能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史实,从而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虎门销烟浮雕
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十五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左侧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你知道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广州十三行
小农经济
清朝军机处
大机器生产
英国光荣革命
日不落帝国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对外
设置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小农经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
实行“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
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完成工业革命,确立大机器生产。
为寻求原料、市场,不断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生产出大量商品,急需殖民扩张,寻找海外市场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 背景
呢绒、布匹
(严重滞销)
茶叶、生丝
(销路旺盛)
中国输英茶叶
英国输华货物
9600(万银元)
1600(万银元)
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毒品。长期吸食,不仅耗费大量钱财,而且使人患染各种疾病,直至死亡。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2. 鸦片的危害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奏折
①经济: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影响国家财政;
③政治军事: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下降。
②社会:侵蚀民众身体、败坏社会风气;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3. 林则徐禁烟
目 的
时 间
地 点
概 况
意 义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广场销烟标志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林则徐禁烟的基本内容。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与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839年6月
广东虎门
维护王朝的封建统治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
会上发表的讲话: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
商品,掠夺原料
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鸦片战争的进程。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2)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非法强占香港岛→进攻虎门炮台→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进攻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1)英军封锁广东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到达天津大沽口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3.识读人物图和相关史事,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的事迹。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督率将士殊死抵抗,壮烈殉国。
(2)在定海,守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皆力战殉国。
(3)英军进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4)英军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指挥清军英勇抵抗,全部战死。
(5)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事迹:
关天培
陈化成
4.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政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经济落后。
(3)军事: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失败原因:
军事:武备落后
军事: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
对外:殖民扩张
1.时间:
1842年8月;
2.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探究任务:结合教材,说一说鸦片战争后,都签订了哪些条约?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一、《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南京条约》换约凭证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3.内容
(1)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一口通商
五口通商
年代 自华输英货值(英镑) 自英输华货值(英镑)
1837-1839 4273858 911560
1842-1846 5323388 1783888
1854-1856 9157001 1964242
中英双方贸易值
影响: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关税自主权
领土主权
国家主权
(2)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影响: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入华税率大大降低
大量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竞争市场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主要内容 影响和危害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赔款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归纳小结
1.观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性质,列举其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1842年8月。
时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性质: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虎门条约》
1.时间:
2.内容:
1843年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在通商、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优惠待遇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未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外国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虎门条约》概述图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时间:
2.内容:
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两国接踵而来,以武力相威吓,迫使清政府于1844年签订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望厦条约》英文版
清朝时的广州黄埔
互动问题:结合以上条约和内容,说一说鸦片战争的影响。
(1)历史进程: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政治(社会性质):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一:英国用非法的鸦片走私和军舰、大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便进行野蛮的掠夺。这是中国被迫开关的直接原因……西方有些学者把鸦片战争称之为“争取平等道商权利的战争”,而讳言鸦片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毒害……《南京条约》成为此后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3)矛盾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历史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材料二: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探究任务:清政府在兵力、军费并不劣势的情况下,为何还会战败?
清朝经费投入 约3000万两白银
英国经费投入 约936万两白银
中英双方军费对比
清军兵力 (主要战区) 25万余人
英军兵力 最初:7000余人
最高:2万余人
中英双方兵力对比
中英双方阵亡人数
清军阵亡 数千人
英军阵亡 70余人
①政治
道光皇帝
维多利亚女王
《权利法案》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②经济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男耕女织
英国棉纺织厂
③军事
装备落后
船坚炮利
清军的木帆船和士兵
英国的早期铁甲舰
“Minotaur”(马那杜)
④外交
鸟笼中的君臣对话
对外扩张
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
闭关锁国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敌不过先进的资本主义
落后就要挨打,思变才能崛起。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必须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
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先进性;
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互动问题: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销烟
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时间、地点:1842年8月,南京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时间:1840-1842年
结果:清政府战败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随堂练习
基础练习
1.(2024·贵州)陈旭麓主编的《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这场运动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斗争,以实际行动打击了鸦片贩子的犯罪行为,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无畏斗志和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这场运动是( )
A.虎门销烟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A
2.(2024·江苏)“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脱离开原有的轨道,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上听凭洋人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材料表述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
当堂训练
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
A.近代史的开端
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A
4.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赔款2100万银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美国享有英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中国变更税例,需与美国领事商议;扩大领事裁判权。材料内容出自(  )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南京条约》
6.联系后来的历史,自然会很清楚,南京条约是一座界标,使中外关系由“天朝”时代转入了条约时代。最能说明“南京条约是一座界标”的是(  )
A.中国的外交被西方控制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D
A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的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摘编自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
材料三: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基于对鸦片危害的认识,林则徐在广东做出了怎样的爱国之举?
(2)据材料二分析,鸦片战争失败后,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1)造成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响之银)。行动:查禁鸦片;主持虎门销烟。(或禁烟运动)
(2)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
(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共15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不利
林则徐
反抗外来侵略
1840
封建专制制度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香港岛
片面最惠国待遇
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础过关
1.在洋人看来,19世纪的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但“洋人们”苦于迟迟无法改变贸易逆差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他们向中国( )
A.倾销洋布       
B.输出机器
C.走私鸦片
D.贩卖枪炮
C
2.项目式学习 某历史兴趣小组想创办一期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画报,其中一位同学负责名人传记,请你帮助他补充下图人物姓名(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郑成功
A
3.小宇同学在学校举办的历史谜语小竞赛中创作了如下组合式谜语,该谜语的谜底是( )
B
谜面一:丧权辱国自此始
谜面二:五口通商大门开
谜面三:协定关税主权丧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法《黄埔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4.清政府单靠有限的军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分兵把守,使原本敌寡我众的优势变成敌众我寡的劣势。当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横加破坏。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的落后
B.政府的骄奢淫逸  
C.脱离了人民支持  
D.军事实力的弱小
C
5.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 )
A.使中国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B.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C.使列强攫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D.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A
6.郭廷以在评价《南京条约》时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以后(欧美国家)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这说明,鸦片战争及以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都( )
A.是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B.维系了中外和平相处的状况
C.旨在教授清廷如何妥善处理争端
D.维护了中国主权独立的局面
能力提升
A
7.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
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
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
8.鸦片战争给中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某历史兴趣小组分任务多角度探究这次战争,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4分)
任务一 【家国情怀——领略爱国风采】
甲: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伟大的爱国者。
乙: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应该对战争负全部
责任。
(1)以上是对林则徐禁烟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分)
答案:甲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收缴的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分)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不是全部原因,将鸦片战争爆发归咎于虎门销烟是不负责的。(1分)
任务二 【时空观念——展示侵略史实】
(2)仔细观察地图,说出英军入侵路线有何特点。(2分)
答案:由南向北沿海岸线前进。(2分)
任务三 【史料实证——解读历史界碑】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3)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写出你的看法。(4分)
答案:性质: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1分)不同意。(1分)看法: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
战争。(2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答案:打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1分)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任务四 【唯物史观——总结经验教训】
(5)通过探究鸦片战争的历程,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认识 (2分)
答案: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开放交流才能开阔眼界;勇追时代发展潮流;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