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世界的趣味之旅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中学 杨应春
【任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蝈蝈的习性,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
2、通过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昆虫记》的作品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研讨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出示蝈蝈实物)
同学们,很高兴跟大家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能一起愉快地度过45分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你了解它吗?(学生交流)那么蝈蝈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起踏上趣味之旅吧!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蝈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寻趣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法布尔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并圈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句。
(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不要指读、回读。)
交流:法布尔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学生交流,预设:外形、叫声、吃的等方面。)
同学们概括的很好,让我们围绕这几个方面,用简洁的语言给蝈蝈建立一个小档案吧!
姓名
绿色蝈蝈
别称
外形
叫声
食性
居住
同学们真棒,短短几分钟,我们就从法布尔那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蝈蝈的科学知识。(板书: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蝈蝈小档案,了解蝈蝈的习性,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细读悟趣
(一)比一比
以前,老师也读过一段介绍蝈蝈的文字。(出示ppt)
蝈蝈,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腹大,翅短,善跳跃,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 ——《辞海》
同学们,这段文字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学生交流:外形、叫声、食性。)
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大家想一想,《辞海》中的介绍与本文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辞海》中的语言——简洁、平实;本文语言更形象生动,富有趣味。
(二)品一品
是呀,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正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板书:生动有趣)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绿色蝈蝈》,选择富有趣味的语句,细细品读,去体会其中的情趣吧!
(学生自读,交流)
预设一: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第五自然段,认为蝈蝈捕蝉的部分最有趣,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其中的趣味;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蝈蝈勇敢无畏的精神(板书:人生哲理)。
预设二:如果学生选择蝈蝈的叫声部分,就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作用,并ppt出示蝈蝈、蝉的叫声,让学生分析比较,更直观地体会。
预设三:也有学生会选择外形部分,主要是体会它修辞的精妙。
预设四:也可能学生会关注到最后一段,它悠闲自在的居住生活,引导学生想象,感受那份自在悠闲。
预设五:可能有学生会关注本文中多次用到的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感受对比手法对突出蝈蝈习性的作用,以及作者对各种昆虫了如指掌的特点。就适当介绍一下法布尔,体会法布尔对蝈蝈的热爱,体察他“以人性关照虫性,以人情关照虫情”的品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品味、联想想象,感受本文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语言特点,增进对法布尔的了解。】
四、拓展生趣
通过大家的细细品读,一只活灵活现的绿色蝈蝈跃然纸上了,可以说,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灵动的。其实,法布尔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发现了好多昆虫的秘密,你知道这些秘密都藏在哪里吗?——(生答)对,《昆虫记》里记录了好多昆虫的有趣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记》,去探索更多的昆虫奥秘吧!
(一)猜一猜
老师从书里选了几段文字,你能猜出它是谁吗?请自主选择题号快速抢答。
(瓢虫、萤火虫、螳螂、蜘蛛、蟋蟀、蜜蜂)
你是怎样又快又准地猜出来的呢?(学生交流)
所以,读《昆虫记》一定要先抓住昆虫的主要特点。
(二)读一读
同学们请看这些图片,你认识它们吗?你能试着介绍其中的一种吗?
(蜣螂、绿蝇、蝎子、蝉)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可它们还有好多不为人知的奥秘,请打开讲义,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昆虫,读一读、品一品,并把自己的读书收获记录在读书卡上吧。
(学生自读,制作读书卡片)
谁想来分享自己的收获呢?(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由课内向课外地延伸,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链接延趣
(一)谈一谈
同学们赏析的真精彩,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呢?
预设一:学生可能会总结这些昆虫的习性、特点。
预设二:学生可能会感受到《昆虫记》融知识、趣味和思想为一体的特点。
预设三:学生也可能会感受到法布尔认真观察、热爱昆虫的精神品质。
(二)赏一赏
是啊,法布尔靠着他的执着和认真,观察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昆虫奥秘,这节课我们已经跟着法布尔了解了许多昆虫,可是昆虫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星系,充满了神秘,往往一块不起眼的草地上就蕴含着无限趣味,不信,你瞧——
(欣赏视频:微观世界)
你认识这些小家伙们吗?你了解它们的习性吗?你知道想要了解这些昆虫最便捷最有趣的方法就是——读《昆虫记》。
孩子们,读《昆虫记》不仅能领略昆虫世界的精彩纷呈,还能享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课后,让我们继续去《昆虫记》里踏上探寻昆虫世界的趣味之旅吧!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梳理,把握《昆虫记》的作品特点,为今后的阅读提供方向,并通过欣赏视频,引起学生探求昆虫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课后走进《昆虫记》的强烈欲望。】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科学知识
生动有趣 《昆虫记》
人生哲理 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昆虫世界的趣味之旅——《绿色蝈蝈》教学实录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初级中学
杨应春
一、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很高兴跟大家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能一起愉快地度过45分钟,好吗?
生:(响亮的回答)好!
师:(出示蝈蝈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多数生回答:蝈蝈。)你了解它吗?
生1:它的后腿很粗,善于跳跃。
生2:它的嘴很尖,它会叫。
生3:夏天我姥姥家的墙缝就有蝈蝈。
师:那么蝈蝈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你想了解它吗?(生响亮地回答:想)
这节课,咱们就走进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绿色蝈蝈》,去了解它更多的秘密,一起踏上趣味之旅吧!
(生响亮地回答:好)
二、初读寻趣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法布尔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并圈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句。
(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不要指读、回读。)
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那咱们先来交流一下,法布尔都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生1:我觉得有外形、叫声还有吃的食物。
生2:我觉得还有居住习惯,就是在第11段里面。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老师也是这样概括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试着用简洁的语言给蝈蝈建个小档案吧!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圈划的关键词交流一下吧!
姓名
绿色蝈蝈
别称
狂热的狩猎者、歌手、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
外形
浑身嫩绿,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叫声
喑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食性
蝉、金龟子、水果、青草、同类
居住
和睦共居
师:同学们真棒,你看,短短几分钟,我们就从法布尔那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蝈蝈的科学知识。(板书:科学知识)
三、细读悟趣
(一)比一比
师:以前,老师也读过一段介绍蝈蝈的文字,一起来看!(出示ppt)
蝈蝈,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腹大,翅短,善跳跃,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 ——《辞海》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又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生:介绍了蝈蝈的外形、叫声和食性。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大家想一想,同样也是介绍了外形、叫声和食性,那么,《辞海》中的介绍与本文有什么不同呢?
生1:《辞海》对蝈蝈的介绍很短,语言也很平实,不生动。而《绿色蝈蝈》中介绍得很仔细,语言也生动有趣。
生2:我也这样认为,大家看,《辞海》中介绍蝈蝈的外形只是写了“身体绿色或褐色,腹大,翅短”,而本文中写蝈蝈的外形是这样写的,“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运用了两个比喻,把蝈蝈写的既优美又有趣。
(二)品一品
师:真棒,你分析有理有据的分析归纳,你的总结发现能力太强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好吗?(响起热烈的掌声)的确如这两位同学所言,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正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板书:生动有趣)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绿色蝈蝈》,选择生动有趣的语句,细细品读,去体会其中的情趣吧!
(学生小组合作后全班交流)
生1:我觉得蝈蝈的叫声特别有趣,大家请看第三段,作者是这样描写蝈蝈的叫声的,“蝈蝈在窃窃私语……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这一段话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蝈蝈叫声的特点。
生2:我也觉得对蝈蝈的叫声写得很具体,尤其是“绿色蝈蝈啊,如果你的琴再拉的响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里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蝈蝈叫的不响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师:你们分析地真好,同学们想听听蝈蝈的叫声吗?
(生响亮地回答: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那个是蝈蝈的声音,哪个是蝉的声音。
(ppt播放音频)
师:同学们请睁开眼睛,说一说你的判断吧!
生3:第一种是蝈蝈的声音,第二种是蝉的声音。
师:非常准确,你能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吗?
生3:因为蝉的叫声特别让人烦躁,特别响亮,而蝈蝈的叫声比较喑哑、悦耳。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法布尔的介绍了然于心了。好,让我们继续悟趣吧!
生4:我喜欢第五段,我觉得蝈蝈捕蝉的部分特别有趣,大家看“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飞起逃窜”形象地写出了蝈蝈的勇猛,而且还把蝈蝈比作鹰,说“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足可以说明蝈蝈就像鹰一样勇猛。
生5:我也喜欢这一段,可你有点地方我觉得分析的有问题。那句“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并不是把蝈蝈比作鹰,大家往后读读,“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庞然大物”,这不是比喻而是在对比,突出了蝈蝈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毫不畏惧的勇猛。
生4:你说得对,谢谢你的提醒。
生6:他们分析的都挺好,这一部分给我启发很大,以前我遇到困难就逃避,我觉得我应该像蝈蝈学习,学习它那种勇敢的精神。
师:你真棒,还从一只小昆虫身上悟到了人生的道理。(板书:人生哲理)
生7:我觉得他们分析的不错,可是读的却不太好,我想给大家读读这一段。(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真勇敢,读得也很好,你能告诉大家你读得这样好的秘诀吗?
生7:我觉得“活活”、“猛地”、“一道”“纵身”这些词应该重读,才能突出蝈蝈的勇猛。
师:让我们跟着这位小老师一起来读一遍吧!小老师,给大家起个头吧!
(学生有感情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勇猛的小蝈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小老师吧!(学生响起热烈的掌声)好,继续来悟趣吧!
生8:我比较喜欢最后一段,“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这段描写仿佛是一个人吃饱了喝足了,无忧无虑、悠闲自在地在享受美好生活,让我想起了周末或假日的午后,我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的情景。
师:真棒,你不仅在赏析,还会联系生活实际,真是一个赏析的好方法,同学们,你记住了吗?好,我们继续来悟趣!
生9:刚才有同学说,作者把蝈蝈的叫声和蝉的叫声相对比,把蝈蝈捕蝉和老鹰捕云雀相对比,我觉得还有地方也用到了对比,比如说把喂养蝈蝈和螽斯相对比,把蝈蝈同类相食和螳螂相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既突出了蝈蝈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对各种昆虫都了如指掌。
师:嗯,你特别善于总结发现,真棒。
生10:我觉得这个“了如指掌”用的特别好,因为法布尔特别喜欢昆虫,我还记得小学时我读的一篇文章叫《装满昆虫的口袋》就是讲法布尔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的故事。
生11:我也记得那个故事,我还知道成年后的法布尔依然喜欢昆虫,他不停地观察和研究昆虫,我们看本文中,法布尔为了了解蝈蝈的习性,先是独自一人到田野里观察,还有为了喂养蝈蝈,他不停地变换食物,就可以看出他很热爱昆虫,也善于观察。
师:同学们,都谈到了法布尔,谈到了他对昆虫的热爱和尊重,(板书:热爱、尊重)还有谁来谈谈法布尔?
生12: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家、文学家,他从小就喜欢昆虫,被称为是昆虫界的荷马、维吉尔,被誉为昆虫诗人。
生13:我来补充一下,法布尔写昆虫并不仅仅局限于写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关照虫性,其中充满了他睿智的思考。
师:这位同学搜集资料也很详尽,他提到了法布尔的一部书,大家听出来了吗?(生答:昆虫记)对,《昆虫记》,谁能给大家讲讲它是怎么来的吗?
生14:我来补充一下,法布尔,法国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观察昆虫的科学家,他用一生的精力来观察昆虫世界,他在自然界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来记录昆虫的本能与食性,著成了《昆虫记》这本书。
四、拓展生趣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刚才通过大家的细细品读,一只活灵活现的绿色蝈蝈跃然纸上了,可以说,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灵动的。其实,法布尔的《昆虫记》里藏了好多昆虫的秘密,你想走进《昆虫记》,去探索更多的昆虫奥秘吗?(板书:昆虫记)
(生响亮的回答:想)
(一)猜一猜
师:咱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猜一猜。老师从书里选了几段文字,咱们来读文辨昆虫吧!请自主选择题号快速抢答。
(学生自主选题,其他同学抢答。)
师:同学们,你是怎样又快又准地猜出来的呢?
生:我是通过作者的描绘抓住了它们的主要特征,比如说,我们刚刚猜的2号题,它屁股上有个小灯笼,我一下就想到后面发光的萤火虫。
师:说得很好,所以,读《昆虫记》一定要先抓住昆虫的主要特点。
(二)读一读
师:接下来,同学们请看这些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生:屎壳郎、知了、绿豆蝇、蝎子。
师:对,你能试着介绍其中的一种吗?
生1:我想介绍一下蝉,蝉的叫声特别刺耳,看到它我就想起夏天我和爸爸去沾知了回来烤着吃的情景。
生2:我想说绿蝇,它喜欢黑色或深色衣服的人,如果不把它拍死,它就会不依不饶地围着你转。
生3:绿蝇特别招人烦,嗡嗡嗡地围着人转。
生4:我姥爷曾经买过几只蝎子,其中一些泡了酒,留了几只炸给我吃了,结果一吃老苦老苦的。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可它们还有好多不为人知的奥秘,你想知道吗?请打开老师送你的资料带,拿出讲义,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昆虫,读一读、品一品,并把自己的读书收获记录在读书卡上吧。
(学生自读,制作读书卡片)
师:谁想来分享自己的收获呢?
生1:我选择《绿蝇——大自然的殡葬工作者》。每次一看到苍蝇,看到蛆我就觉得特别恶心,觉得他们特脏,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我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善后工作还要依赖苍蝇呢!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苍蝇,地球上到处都是腐烂发臭动物的死尸,那才是真正的肮脏呢!
师:你说的真好,你已经从那两位同学的阴影中跳出来了,来,把你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吧!
生2:我选择的是《蜣螂——大自然的清道夫》,在这篇小短文里,我看到的是一直不弃不馁、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小蜣螂,你看“球滚下去,连自己也跟着滚下来了,再爬上去”反复重复了好几次,但是它没有放弃,真是一只坚持不懈的蜣螂啊!
师:你说的真好,文采也很棒,大家想不想看看蜣螂滚粪球的情景啊?来,我们一起来看视频。
(ppt:屎壳郎视频,学生欣赏,不时发出笑声)
师:有趣吗?我们从它身上还能学到一种什么精神呢?(生答:坚持)对,坚持,做什么事都不要轻言放弃。好,继续交流。
生3:刚才两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我想交流一下我的收获。我喜欢《蝎子》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里,蝎子特别吓人,它有毒辣的尾针,小时候看的《葫芦娃》里的蝎子精特别的凶残,可是读了这篇小文章,我发现蝎子竟然是一位特别伟大的母亲,它身上的母爱特别让我感动。
生4:我也喜欢《蝎子——袋鼠一样的妈妈》,“当我想用麦秸接近蝎子一家时,蝎妈妈会立刻摆出战斗的姿势,两只螯肢就像拳击手”,形象地写出奋不顾身的蝎妈妈,还有它会用两只钳子式的触角搂过面前的沙子保护小蝎子,虽然动作不温柔,可是那急切想保护自己孩子的心情却令人感动。我不禁又想起了我那慈爱又温柔的妈妈,我想我比小蝎子更幸福吧!
(教师鼓掌,其他同学一起鼓掌)
师:这位同学赏析的太精彩了,还提到了自己的妈妈,真是令人感动。
生5:我喜欢《蝉》这篇短文,在我的印象中,蝉唱歌是为了寻找配偶的,原来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法布尔语言特有趣,他说蝉“像聋子一样大喊大叫”,一想到这个情景我就想笑。
师:老师读到这的时候也控制不住地想笑。我们看这些同学贴的读书卡,跟花一样美,他们不仅赏析地精彩,连贴的都像件艺术品,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吧!
(学生响起热烈的掌声)
五、链接延趣
(一)谈一谈
师: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是精彩不断,掌声连连,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呢?
生1:经过这节课,我发现,不光是《绿色蝈蝈》,原来《昆虫记》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有趣,它生动地讲了好多我们不知道的昆虫奥秘。
师:说得好,《昆虫记》的确是一部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的美文,鲁迅先生称赞它是“讲昆虫故事的楷模”,有人评价它是“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的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生2:我被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尊重深深地感染了,我发现也对昆虫感兴趣了。
生3:经过这堂课,我觉得法布尔特别了不起,他是怎么一点一滴地观察、积累才发现了这么多昆虫的秘密呢?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认真观察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生4:我觉得昆虫世界特有趣,经过这节课,我发现我也喜欢上了昆虫了。
(二)赏一赏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的确,昆虫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星系,充满了神秘,往往一块不起眼的草地上就蕴含着无限趣味,不信,你瞧——
(欣赏视频:微观世界)
师:你认识这些小家伙们吗?
(学生响亮地回答:不认识)
师:哦,我们不认识它们,就更不会了解它们的习性了,你想了解它们吗?
(学生回答——想)
师:你知道想要了解这些昆虫最便捷最有趣的方法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读《昆虫记》。)
师:对,孩子们,读《昆虫记》不仅能领略昆虫世界的精彩纷呈,还能享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课后,让我们继续去《昆虫记》里踏上探寻昆虫世界的趣味之旅吧!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科学知识
生动有趣 《昆虫记》
人生哲理 热爱、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