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简单电路复习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简单电路复习讲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9 06: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单电路
单元目标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电现象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专题是电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电学理论的基础,虽然电学内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电路分析与计算、电学理论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但作为电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复习本专题内容仍然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对此考点的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本考点的命题点有:两种电荷与摩擦起电、静止的利用与防止、电路的组成与电路三种状态、电路与电路图的转换、连接串并联电路、电路分析与设计。
电路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电路的连接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跨学科实践: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会根据电路的特点设计简单的电路,能在电路创新设计过程中学会电路连接的方法。
思维导图
知识点
一、电现象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1.现象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常使用的电风扇外壳有一层的灰 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引纸屑 用毛衣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头发
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带电的性质:带电体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利用此性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
1.探究实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图示
实验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分析 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它们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种类不同,不同种类的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同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所带电荷种类相同,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探究归纳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2)相同电荷间与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表示。
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现象
说明 两个小球都带正电荷,它们相互排斥 两个小球都带负电荷,它们相互排斥 两个小球带有异种电荷,它们相互吸引
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5.验电器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工作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使用说明 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所带电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所带电荷越多。
验电器的另类用法
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将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则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若两金属箔先闭合后张开,则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知识点三:原子结构
1.原子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如图所示是氧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e=1.6×10-19C。
2. 摩擦起电的原因
(1)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特征:相互摩擦后带电的两个物体必然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知识点四: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项目 与静电有关的现象 解释
利用 静电拖把 利用摩擦使拖把上的静电除尘纸带电,吸附碎屑,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静电喷漆 使被喷涂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上异种电荷,从而使油漆与金属表面结合得更牢固
静电植绒 使绒毛带上电,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让它飞到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上
静电除尘 使空气中的尘埃带上电,让它们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飞向某一个方向,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
静电复印(或打印) 利用正、负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先按要复印或打印的图形或字迹使硒鼓上相应的区域带电,墨粉经过这些区域时就会被吸附在硒鼓上,硒鼓再碾轧复印纸,将墨粉固定在纸张上
防止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使其接地,随时释放摩擦产生的电荷,防止电荷的积累而导致剧烈的火花放电
大型绒毛加工车间要对车间空气加湿 摩擦起电在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所以增大空气湿度可有效防止绒毛带电
避雷针 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容易对有尖端的避雷针产生放电现象,避雷针底部接地,可以把电荷导人大地,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知识点五:电流
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形成理解
正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如酸碱盐中的水溶液。
2.电流方向
(1)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金属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3)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
考点二:电路
知识点一:电路的构成
1.电路
电路就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组成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作用 举例
电源 持续提供电能,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 消耗电能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灯、电炉、电视机、电冰箱等
开关 控制电流通断 闸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
导线 连接各元件的导体,形成电流的通道 金属导线
(1)蓄电池、充电宝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电源;在给蓄电池、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蓄电池和充电宝是用电器。
(2)在连接电源与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用电器和电源极性的标识,做到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3)开关接入电路前应是断开的。
知识点三:电路图
1.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元件连接的图叫电路图。电路图是对实际电路的有效抽象。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与实物图
电路图与实物图是不同的。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实物图是用实物元件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画电路图时,决不能用实物元件充当元件符号。如图。
实物图 电路图
画电路图时的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8)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9)导线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点,实物图中导线不能交叉,电路图中导线可以交叉,但尽量不要交叉。
知识点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通路 断路 短路
电路图
定义 处处接通的电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用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 电路是连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连接起来
特点 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能够工作 电路中无电流流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电流过大,烧坏电源 电流直接流过导线,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
(2)断路的种类:开关断开或者导线、灯丝等断开造成用电器不能工作的电路都叫断路,也称开路。
(3)禁止电源短路的原因:电源短路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考点三:电路的连接
知识点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2)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②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③开关控制特点:开关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与开关的位置没有关系。
④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2.并联电路
(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2)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相连。
②电流路径: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③开关控制特点: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④用电器工作特点: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支路用电器不受影响。
(3)室外的路灯、家庭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电冰箱中的灯泡和压缩机之间是并联的。
知识点二:串联和并联的识别方法
1.定义法
(1)串联: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
(2)并联: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首”即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尾”即电流流出用电器 的那一端),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法
(1)串联: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只有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
(2)并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3.拆除法
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通过;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仍有电流通过。
知识点三:较复杂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方法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1)电流路径法:先确定电流方向,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过哪些元件,再观察有无分支。若有分支,先将一条支路连接完成,再在对应的支路处并联上另一条支路。
(2)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在电路图中各元件的符号两端标出序号,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序号,最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
(1)替换法:所谓替换法就是先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规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符号整理成规范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2)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以这些点为分界,将电路分成几段来画的方法。
具体步骤:①先找出节点(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画出干路;②对照实物图找出一条支路并画出来;③对照实物图找出其他支路并依次画出来;④将干路与各支路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电路图。
典型例题
题型一 摩擦起电
【例1】(24-25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工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羽毛扫过纸垫创造了电荷 B.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
C.羽毛吸住金箔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羽毛吸住金箔利用了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变式1-1】(24-25九年级上 河南郑州 期末)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将物体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物体带电
C.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
【变式1-2】(24-25九年级上 江西赣州 期末)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________(填“强”或“弱”),所以结果是橡胶棒带________电。(填“正”或“负”)
题型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例2】(24-25九年级上 广东广州 期末)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带电 B.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甲和丙一定带异种电荷 D.甲如果带正电,则丙一定带负电
【变式2-1】(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另一根被水平吊起来,将两根玻璃棒摩擦过的部分靠近时发生的现象如图甲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仅由这两现象可以得出(  )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D.相同电荷与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变式2-2】(23-24九年级上 贵州六盘水 阶段练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题型三 验电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例3】(24-25九年级上 山东烟台 期末)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从金属球到玻璃棒”或“从玻璃棒到金属球”)。电脑屏幕上容易“粘”上灰尘,小明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几下,再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了,这是利用了带电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变式3-1】(24-25九年级上 河北保定 期末)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由此可知橡胶棒是带电的。金属箔能张开一定角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3-2】(2023 湖北鄂州 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的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____________,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的张角_________,验电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
题型四 静电的利用
【例4】(24-25九年级上 湖南永州 期末)为保障加油站工人安全,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图所示的按钮, 这是为了(  )
A.清除手上的灰尘 B.清除身体上的静电
C.开启油枪准备加油 D.给身体带上静电
【变式5-1】(24-25九年级上 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 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摩擦过的塑料笔杆吸引小纸屑 B.每天都工作的电视机屏表面经常有灰尘
C.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拢 D.初春的天气,手碰到金属物体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变式5-2】(24-25九年级上 辽宁大连 期末)静电常常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静电应用的是( )
A.静电复印 B.车辆尾部挂铁链 C.导电轮胎 D.静电释放器
题型五 电流的方向
【例5】(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在连接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甲转移到乙 B.负电荷从甲转移到乙
C.电流方向从甲到乙 D.电流方向从乙到甲
【变式5-1】(24-25九年级上 安徽亳州 期末)如图,用一个丝绸摩擦过的带电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金属球b带上正电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金属球b带上负电
C.瞬时电流方向为a→b
D.瞬时电流方向为b→a
【变式5-2】(24-25九年级上 广东深圳 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当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微粒,并均匀分布到被喷涂的工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左的电流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能使喷涂效果更好
C.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题型六 电路的组成
【例6】(24-25九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停车场内电动汽车充电时的情景。如图乙,小卢发现只有将充电卡插入电槽中,充电桩才开始给电动汽车内的蓄电池充电。充电卡相当于该充电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变式6-1】(24-25九年级上 陕西渭南 期末)无线磁吸充电宝使用方便、便携性强,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数据线的拉扯而影响手机。如图所示,无线磁吸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变式6-2】(24-25九年级上 辽宁大连 期末)如图,“盲人水杯防溢报警器”挂在杯壁上,其挂扣上有两个金属触点,当杯中水位到达这两个触点并将其接通时,报警器发出蜂鸣声提示水到达警示水位。有金属触点的挂扣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用电器        D.蜂鸣器
题型七 辨析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例7】(24-25九年级上 四川广元 期中)下列电路图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7-1】(23-24九年级上 山东聊城 阶段练习)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电路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 )
A. B.  C.   D.
【变式7-2】(22-23九年级上 新疆克孜勒苏 期中)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型八 电路故障识别
【例8】(22-23九年级上 广西桂林 期中)下列操作会导致图中电路短路的是(  )
A.S1闭合,S2断开             B.同时断开S1、S2
C.S1断开,S2闭合             D.同时闭合S1、S2
【变式8-1】(24-25九年级上 湖南益阳 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两只灯泡都不发光,用导线连接ab两点,只有L1发光,L2不发光。可能的原因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变式8-2】(24-25九年级上 陕西安康 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电灯均不亮。现用电流表检查故障,当电流表并联接在AB及AD间时电流表示数均为0,并联接在BC间时,电流表有示数且有一个灯发光,故障只有一处,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A.L2断路      B.L1断路      C.开关处断路      D.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题型九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例9】(24-25九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其对应的电路图。
【变式9-1】(24-25九年级上 山东济南 期中)请根据实物图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变式9-2】(24-25九年级上 河南南阳 期中)按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题型十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例10】(23-24九年级上 四川宜宾 期中)请根据电路图连接相应实物图。
【变式10-1】(24-25九年级上 广东揭阳 期末)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甲,将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完成。
【变式10-2】(24-25九年级上 湖南张家界 阶段练习)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实物图用笔画线连接成完整电路。
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24-25九年级上 河南安阳 期末)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参观科技馆中的“静电碰碰球”,转动手柄使玻璃罩中间的大金属球带上正电,周围不带电的小金属球接触大金属球后会被弹开。小金属球被大金属球弹开的原因是( )
A.小金属球创造了电荷 B.小金属球得到了电子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24-25九年级上 贵州遵义 期末)在冬天较干燥的条件下,与人握手时,常因放电而产生被电击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放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前一定带异种电荷 B.放电时产生电荷
C.放电时电荷发生转移 D.放电后电荷消失
3.(24-25九年级上 广东广州 期末)如图,不带电的毛皮和绝缘棒摩擦,毛皮失去电子。绝缘棒靠近吸管,吸管被吸引,则(  )
A.吸管一定带正电 B.绝缘棒摩擦后带正电
C.正电荷从绝缘棒移动到毛皮 D.摩擦后毛皮和绝缘棒带异种电荷
4.(24-25九年级上 江苏徐州 期末)如果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相连,就会形成(  )
A.通路       B.断路       C.短路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24-25九年级上 广西南宁 期末)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汽车上的蓄电池相当于(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6.(24-25九年级上 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 期中)如图,一只水果电池点亮了发光二极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二极管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B.导线是金属导体,形成电流靠的是自由电子
C.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D.将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会发光,导线中仍有电流
7.(23-24九年级上 江苏常州 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 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 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开关S断路            B.灯L1与开关S均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与开关S均断路
8.(24-25九年级上 新疆巴音郭楞 期末)小新和小奇在实验室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B.当只有开关S2闭合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C.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两个灯泡并联连接
D.只闭合开关S1时,发现灯泡L1发光、灯泡L2不发光,故障可能是灯泡L2开路
二、填空题
9.(2025 河南郑州 一模)“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了勤劳、无私的蜜蜂。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带________,而花粉带负电。花粉能吸到蜜蜂身上,是由于_____________。
10.(24-25九年级上 河南驻马店 期末)如图所示,用气球在头发上蹭几下,头发就随着气球飘起来,头发飘起来是因为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将摩擦后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水流发生弯曲,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4-25九年级上 广西柳州 期末)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灯_______发光,S、S1、S2均闭合时,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__。
12.(23-24九年级上 四川南充 开学考试)画出下列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灯泡_________;开关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
13.(24-25九年级上 山东济宁 期末)在学习“串联和并联”时,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发生了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或“通路”);要使两灯并联,需将导线d接“3”的一端改接到________(选填“1”或“4”)上。
14.(24-25九年级上 云南昭通 期末)2023年12月,甘肃发生强烈地震,救援队携带照明无人机前往救援。白天,为无人机的电池充电,此时电池相当于电路中_________。夜晚,无人机可以先接通照明系统,再接通动力系统升空,接通照明系统的过程中是由化学能转化________能。
三、简答题
15.(24-25九年级上 黑龙江佳木斯 期末)干燥的季节,用塑料梳子梳头的过程中头发会越梳越蓬松。给扫帚套上干燥的塑料袋,扫地时可以吸附灰尘与掉落的头发。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以下问题:
(1)用塑料梳子梳头为什么头发会越梳越蓬松?
(2)扫地时,给扫帚套上塑料袋后为什么可以吸附灰尘和头发?
16.(24-25九年级上 贵州贵阳 期中)小东在家体验做饭时,不小心将胡椒粉撒到了大米上。小东急中生智,拿了一根筷子在干燥的毛皮上摩擦几下,然后将筷子靠近胡椒粉,胡椒粉就被吸到筷子上了,成功地将其与大米分开。请回答:
(1)小东选用的筷子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
(2)请你解释摩擦后的筷子能吸引胡椒粉的原因。
17.(23-24九年级上 贵州黔东南 期中)小丽的奶奶给爸爸收拾房间时,发现了一节满电的充电电池,奶奶用锡箔纸将充电电池包好,放在桌子上,好让爸爸发现它。爸爸回来后打开锡箔纸,发现电池已损坏,该电池损坏的原因是什么?
四、作图题
18.(24-25九年级上 广东深圳 阶段练习)根据电路图完成对应的实物连接(导线不得交叉)。
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甲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创造了电荷
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程中,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C.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橡胶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
D.甲、乙两图中的现象都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2.(24-25九年级上 云南昆明 期末)用细线悬挂的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它们相互靠近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负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带负电荷,是因为失去了电子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正电 D.丙球一定不带电
3.(24-25九年级上 福建漳州 期中)如图,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说明玻璃棒带正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棒带上了异种电荷
4.(24-25九年级上 广东江门 期末)使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宝相当于电源,作用是提供电能 B.充电宝相当于电源,作用是消耗电能
C.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作用是消耗电能 D.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作用是提供电能
5.(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某同学为学校的传达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L1亮,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L2亮。下列实物电路与电路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6.(24-25九年级上 河南安阳 期末)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到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C.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箔片上
D.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玻璃棒
二、填空题
7.(24-25九年级上 广西桂林 期末)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次后靠近纸屑,会观察到纸屑被________;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用另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时,两根玻璃棒会相互________。
8.(23-24九年级上 湖北恩施 期中)用盐水淹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小琳用气球与头发摩擦,发现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该现象中气球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头发带________电。
9.(24-25九年级上 广西柳州 期末)如图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它可以利用_________容易放电,把云层所带的负电荷导入大地,放电时,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或“从云层流向避雷针”)。
10(24-25九年级上 四川达州 期末)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带负电,当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__(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
三、简答题
11.(24-25九年级上 贵州毕节 期末)缓慢飞行的现代飞艇以它的安静和超大载客量仍在商业运营。如图所示是准备降落的飞艇,降落前需要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请解答下列问题:
(1)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飞艇是如何带电的?
四、作图题
12.(24-25九年级上 云南昆明 期末)请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在如图2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解析
知识点
一、电现象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1.现象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常使用的电风扇外壳有一层的灰 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引纸屑 用毛衣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头发
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带电的性质:带电体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利用此性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
1.探究实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图示
实验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分析 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它们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种类不同,不同种类的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同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所带电荷种类相同,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探究归纳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2)相同电荷间与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表示。
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现象
说明 两个小球都带正电荷,它们相互排斥 两个小球都带负电荷,它们相互排斥 两个小球带有异种电荷,它们相互吸引
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5.验电器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工作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使用说明 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所带电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所带电荷越多。
验电器的另类用法
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将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则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若两金属箔先闭合后张开,则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知识点三:原子结构
1.原子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如图所示是氧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e=1.6×10-19C。
2. 摩擦起电的原因
(1)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特征:相互摩擦后带电的两个物体必然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知识点四: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项目 与静电有关的现象 解释
利用 静电拖把 利用摩擦使拖把上的静电除尘纸带电,吸附碎屑,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静电喷漆 使被喷涂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上异种电荷,从而使油漆与金属表面结合得更牢固
静电植绒 使绒毛带上电,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让它飞到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上
静电除尘 使空气中的尘埃带上电,让它们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飞向某一个方向,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
静电复印(或打印) 利用正、负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先按要复印或打印的图形或字迹使硒鼓上相应的区域带电,墨粉经过这些区域时就会被吸附在硒鼓上,硒鼓再碾轧复印纸,将墨粉固定在纸张上
防止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使其接地,随时释放摩擦产生的电荷,防止电荷的积累而导致剧烈的火花放电
大型绒毛加工车间要对车间空气加湿 摩擦起电在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所以增大空气湿度可有效防止绒毛带电
避雷针 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容易对有尖端的避雷针产生放电现象,避雷针底部接地,可以把电荷导人大地,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知识点五:电流
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形成理解
正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如酸碱盐中的水溶液。
2.电流方向
(1)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金属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3)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
考点二:电路
知识点一:电路的构成
1.电路
电路就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组成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作用 举例
电源 持续提供电能,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 消耗电能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灯、电炉、电视机、电冰箱等
开关 控制电流通断 闸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
导线 连接各元件的导体,形成电流的通道 金属导线
(1)蓄电池、充电宝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电源;在给蓄电池、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蓄电池和充电宝是用电器。
(2)在连接电源与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用电器和电源极性的标识,做到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3)开关接入电路前应是断开的。
知识点三:电路图
1.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元件连接的图叫电路图。电路图是对实际电路的有效抽象。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与实物图
电路图与实物图是不同的。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实物图是用实物元件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画电路图时,决不能用实物元件充当元件符号。如图。
实物图 电路图
画电路图时的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8)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9)导线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点,实物图中导线不能交叉,电路图中导线可以交叉,但尽量不要交叉。
知识点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通路 断路 短路
电路图
定义 处处接通的电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用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 电路是连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连接起来
特点 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能够工作 电路中无电流流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电流过大,烧坏电源 电流直接流过导线,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
(2)断路的种类:开关断开或者导线、灯丝等断开造成用电器不能工作的电路都叫断路,也称开路。
(3)禁止电源短路的原因:电源短路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考点三:电路的连接
知识点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2)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②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③开关控制特点:开关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与开关的位置没有关系。
④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2.并联电路
(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2)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相连。
②电流路径: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③开关控制特点: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④用电器工作特点: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支路用电器不受影响。
(3)室外的路灯、家庭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电冰箱中的灯泡和压缩机之间是并联的。
知识点二:串联和并联的识别方法
1.定义法
(1)串联: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
(2)并联: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首”即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尾”即电流流出用电器 的那一端),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法
(1)串联: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只有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
(2)并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3.拆除法
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通过;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仍有电流通过。
知识点三:较复杂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方法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1)电流路径法:先确定电流方向,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过哪些元件,再观察有无分支。若有分支,先将一条支路连接完成,再在对应的支路处并联上另一条支路。
(2)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在电路图中各元件的符号两端标出序号,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序号,最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
(1)替换法:所谓替换法就是先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规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符号整理成规范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2)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以这些点为分界,将电路分成几段来画的方法。
具体步骤:①先找出节点(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画出干路;②对照实物图找出一条
典型例题
题型一 摩擦起电
【例1】(24-25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工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羽毛扫过纸垫创造了电荷 B.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
C.羽毛吸住金箔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羽毛吸住金箔利用了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答案】D
【解析】A.电荷不能被创造,羽毛扫过纸垫是通过摩擦起电的方式使羽毛带电,是电荷的转移,并非创造电荷,故A错误;
B.羽毛与纸垫摩擦,发生电子转移,羽毛和纸垫会带上异种电荷,不是同种电荷,故B错误;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羽毛吸住金箔是因为羽毛带电后,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二者原理不同,故C错误;
D.羽毛与纸垫摩擦后带电,金箔属于轻小物体,羽毛吸住金箔正是利用了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1-1】(24-25九年级上 河南郑州 期末)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将物体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物体带电
C.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
【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带电的吸管也可能吸引轻小物体,物体不一定带电,故B错误;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吸引,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说明吸管带负电,故C错误;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吸管被排斥,吸管和橡胶棒带同种电荷,说明吸管带负电,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1-2】(24-25九年级上 江西赣州 期末)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________(填“强”或“弱”),所以结果是橡胶棒带________电。(填“正”或“负”)
【答案】弱;负
【解析】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带负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
题型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例2】(24-25九年级上 广东广州 期末)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带电 B.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甲和丙一定带异种电荷 D.甲如果带正电,则丙一定带负电
【答案】D
【解析】AB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图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因甲乙相互吸引,则甲可能带与乙不同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
D.如果甲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则乙带负电荷,乙、丙相互排斥,则丙也带负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1】(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另一根被水平吊起来,将两根玻璃棒摩擦过的部分靠近时发生的现象如图甲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仅由这两现象可以得出(  )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D.相同电荷与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答案】D
【解析】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可以说明相同电荷与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但不能说明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也不能说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2】(23-24九年级上 贵州六盘水 阶段练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答案】B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时,甲被排斥,则甲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靠近乙时,乙被吸引,则乙可能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型三 验电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例3】(24-25九年级上 山东烟台 期末)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从金属球到玻璃棒”或“从玻璃棒到金属球”)。电脑屏幕上容易“粘”上灰尘,小明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几下,再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了,这是利用了带电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玻璃棒到金属球;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金属球上的部分电子移动到玻璃棒上,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金属球。
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几下后发生摩擦起电现象,塑料尺变成了带电体,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将塑料尺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
【变式3-1】(24-25九年级上 河北保定 期末)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由此可知橡胶棒是带电的。金属箔能张开一定角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验电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带电物体靠近或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
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电荷会通过金属球和金属杆转移到金属箔上,金属箔会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就会张开一定角度。
【变式3-2】(2023 湖北鄂州 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的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____________,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的张角_________,验电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
【答案】互相排斥;越大;不能
【解析】对物体进行检验时,先将物体放在金属球上,只要物体有带电的情况下,电荷就会移动到金属箔上面,因为金属箔的电量和电荷相同,故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箔会张开。
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则电荷间的相互排斥力越大,故金属箔的张角也越大。
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
题型四 静电的利用
【例4】(24-25九年级上 湖南永州 期末)为保障加油站工人安全,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图所示的按钮, 这是为了(  )
A.清除手上的灰尘 B.清除身体上的静电
C.开启油枪准备加油 D.给身体带上静电
【答案】B
【解析】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图所示的按钮,是为了消除人身上所带的电荷,避免在加油的过程中因放电而产生火花,造成火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5-1】(24-25九年级上 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 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摩擦过的塑料笔杆吸引小纸屑 B.每天都工作的电视机屏表面经常有灰尘
C.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拢 D.初春的天气,手碰到金属物体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C
【解析】A.当塑料笔杆与物体摩擦时,会产生静电,而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如纸屑,属于静电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屏幕在工作时会产生静电,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属于静电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拢,是因为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这是流体压强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
D.在干燥的天气中,人体容易积累静电,当接触到金属物体时,静电会通过放电释放,产生电击感,属于静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5-2】(24-25九年级上 辽宁大连 期末)静电常常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静电应用的是( )
A.静电复印 B.车辆尾部挂铁链 C.导电轮胎 D.静电释放器
【答案】A
【解析】A.静电复印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属于静电应用。故A符合题意;
B.运输易燃品的车辆尾部挂有一条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护。故B不符合题意;
C.导电橡胶做的轮子能将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静电导入地面,属于静电的防护,故C不符合题意;
D.静电释放器能将人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释放出去,属于静电的防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型五 电流的方向
【例5】(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在连接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甲转移到乙 B.负电荷从甲转移到乙
C.电流方向从甲到乙 D.电流方向从乙到甲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在连接的瞬间,电子(负电荷)从乙转移到甲,则电流方向从甲到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变式5-1】(24-25九年级上 安徽亳州 期末)如图,用一个丝绸摩擦过的带电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金属球b带上正电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金属球b带上负电
C.瞬时电流方向为a→b
D.瞬时电流方向为b→a
【答案】C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正电,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金属球b带上正电荷。因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瞬时电流方向为a→b,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5-2】(24-25九年级上 广东深圳 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当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微粒,并均匀分布到被喷涂的工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左的电流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能使喷涂效果更好
C.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
D.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解析】A.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图中,负电荷向左运动,所以喷涂枪口与被喷涂工件之间形成向右的电流,故A错误;
B.若被喷涂工件带上负电荷,则与喷出的带负电的涂料微粒相互排斥,可能喷不上,故B错误;
CD.喷出的涂料微粒带有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涂料喷出后更易形成分散的雾状,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题型六 电路的组成
【例6】(24-25九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停车场内电动汽车充电时的情景。如图乙,小卢发现只有将充电卡插入电槽中,充电桩才开始给电动汽车内的蓄电池充电。充电卡相当于该充电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答案】C
【解析】只有将充电卡插入电槽中,充电桩才开始给电动汽车内的蓄电池充电。这说明充电卡起到了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即当充电卡插入时,电路闭合,开始充电;当充电卡拔出时,电路断开,停止充电。因此,充电卡在这个电路中相当于开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6-1】(24-25九年级上 陕西渭南 期末)无线磁吸充电宝使用方便、便携性强,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数据线的拉扯而影响手机。如图所示,无线磁吸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答案】D
【解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导线是输送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手机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6-2】(24-25九年级上 辽宁大连 期末)如图,“盲人水杯防溢报警器”挂在杯壁上,其挂扣上有两个金属触点,当杯中水位到达这两个触点并将其接通时,报警器发出蜂鸣声提示水到达警示水位。有金属触点的挂扣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用电器        D.蜂鸣器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当杯中水位到达挂扣时,电路接通,报警器会发出蜂鸣声,提示水已盛满,水位不到达挂扣时,电路断开,报警器不发声。这说明杯口处两个触点的作用相当于开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题型七 辨析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例7】(24-25九年级上 四川广元 期中)下列电路图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电路中没有用电器,当开关闭合后电源短路,故A错误;
B.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不完整,故B错误;
C.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构成电流路径,开关闭合后电灯能发光,故C正确;
D.电路中电灯两端被短接,开关闭合后,灯不发光,电源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7-1】(23-24九年级上 山东聊城 阶段练习)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电路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最基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A图缺少用电器,B图导线直接连在电源两端,电源短路,C图正确,D图缺少电源。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变式7-2】(22-23九年级上 新疆克孜勒苏 期中)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电路图中没有用电器,故A错误;
B.电路图中没有电源,故B错误;
C.电路图中有电源提供电能,有用电器消耗电能,有开关控制电路通断,故C正确;
D.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被短路,会烧杯电源,故D错误。
故选C。
题型八 电路故障识别
【例8】(22-23九年级上 广西桂林 期中)下列操作会导致图中电路短路的是(  )
A.S1闭合,S2断开             B.同时断开S1、S2
C.S1断开,S2闭合             D.同时闭合S1、S2
【答案】D
【解析】A.S1闭合,S2断开,此时两个定值电阻并联,不会导致图中电路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同时断开S1、S2,此时电路断路,不会导致图中电路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
C.S1断开,S2闭合,此时电路断路,不会导致图中电路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
D.同时闭合S1、S2,此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经过导线直接流回电源负极,会导致图中电路短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8-1】(24-25九年级上 湖南益阳 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两只灯泡都不发光,用导线连接ab两点,只有L1发光,L2不发光。可能的原因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答案】C
【解析】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用导线连接ab两点,即用一根导线并联在L2两端,观察灯L2不亮,灯L1亮了,说明L2断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8-2】(24-25九年级上 陕西安康 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电灯均不亮。现用电流表检查故障,当电流表并联接在AB及AD间时电流表示数均为0,并联接在BC间时,电流表有示数且有一个灯发光,故障只有一处,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A.L2断路      B.L1断路      C.开关处断路      D.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答案】A
【解析】BC.当开关闭合后,电灯均不亮,已知故障只有一处,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当电流表并联接在AB及AD间时电流表示数均为0,则说明灯泡L1不是断路,开关处不是断路。故BC不符合题意;
AD.当电流表并联接在BC间时,灯泡L2被短路,电流表有示数且有一个灯泡发光,灯泡L2不会发光,灯泡L1会发光,电流表有示数,则表明此时为通路,则电源接线柱接触良好,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L2断路,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型九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例9】(24-25九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其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在干路上且靠近电源正极,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变式9-1】(24-25九年级上 山东济南 期中)请根据实物图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S2后分成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经过灯泡L,另一支路经过S1、电动机,然后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按照电流路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变式9-2】(24-25九年级上 河南南阳 期中)按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S2在支路,控制L2,S1在干路,控制整个电路,故电路图如下:
题型十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例10】(23-24九年级上 四川宜宾 期中)请根据电路图连接相应实物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两灯并联,S1在干路上,S2只控制L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变式10-1】(24-25九年级上 广东揭阳 期末)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甲,将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完成。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2控制灯泡L2,开关S1控制灯泡L1。如图所示:
【变式10-2】(24-25九年级上 湖南张家界 阶段练习)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实物图用笔画线连接成完整电路。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控制灯泡L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24-25九年级上 河南安阳 期末)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参观科技馆中的“静电碰碰球”,转动手柄使玻璃罩中间的大金属球带上正电,周围不带电的小金属球接触大金属球后会被弹开。小金属球被大金属球弹开的原因是( )
A.小金属球创造了电荷 B.小金属球得到了电子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解析】大金属球带上正电,周围不带电的小金属球接触大金属球后,小金属球也带正电,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得,小金属球被大金属球弹开,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4-25九年级上 贵州遵义 期末)在冬天较干燥的条件下,与人握手时,常因放电而产生被电击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放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前一定带异种电荷 B.放电时产生电荷
C.放电时电荷发生转移 D.放电后电荷消失
【答案】C
【解析】A.放电前,两个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A错误;
BCD.放电的过程就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的过程,即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放电时不会产生电荷,电荷也不会消失,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4-25九年级上 广东广州 期末)如图,不带电的毛皮和绝缘棒摩擦,毛皮失去电子。绝缘棒靠近吸管,吸管被吸引,则(  )
A.吸管一定带正电 B.绝缘棒摩擦后带正电
C.正电荷从绝缘棒移动到毛皮 D.摩擦后毛皮和绝缘棒带异种电荷
【答案】D
【解析】BC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带电的毛皮和绝缘棒摩擦,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绝缘棒得到电子带负电,电子带负电,所以是负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正电荷的移动,故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带负电,绝缘棒吸引吸管,说明吸管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24-25九年级上 江苏徐州 期末)如果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相连,就会形成(  )
A.通路       B.断路       C.短路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如果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相连,就会形成短路,电源短路时会损坏电源,是不允许出现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4-25九年级上 广西南宁 期末)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汽车上的蓄电池相当于(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答案】D
【解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汽车上的蓄电池消耗电能,在电路中相当于用电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24-25九年级上 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 期中)如图,一只水果电池点亮了发光二极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二极管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B.导线是金属导体,形成电流靠的是自由电子
C.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D.将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会发光,导线中仍有电流
【答案】B
【解析】A.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故A错误;
B.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故B正确;
C.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而电子带负电,所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果改变流入发光二极管中的电流方向,二极管不发光,导线中没有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7.(23-24九年级上 江苏常州 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 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 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开关S断路            B.灯L1与开关S均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与开关S均断路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时,两灯应是串联连接,但两灯均不发光,则是电路中出现了断路,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L1发光,L2不发光,说明L1无故障,而用导线连接bc时,两灯不发光,说明L2断路,用导线连接cd间,两灯也不发光,说明开关也断路,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24-25九年级上 新疆巴音郭楞 期末)小新和小奇在实验室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B.当只有开关S2闭合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C.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两个灯泡并联连接
D.只闭合开关S1时,发现灯泡L1发光、灯泡L2不发光,故障可能是灯泡L2开路
【答案】B
【解析】AC.由图可知,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灯L2被短路,只有灯L1接入电路,故AC错误;
B.当只有开关S2闭合时,电流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故B正确;
D.只闭合开关S1时,发现灯泡L1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L2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灯泡L2短路,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9.(2025 河南郑州 一模)“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了勤劳、无私的蜜蜂。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带________,而花粉带负电。花粉能吸到蜜蜂身上,是由于_____________。
【答案】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蜜蜂带正电,花粉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花粉能吸到蜜蜂身上。
10.(24-25九年级上 河南驻马店 期末)如图所示,用气球在头发上蹭几下,头发就随着气球飘起来,头发飘起来是因为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将摩擦后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水流发生弯曲,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析】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和头发都带电,此过程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导致头发和气球带不同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能随着气球飘起来。
将摩擦后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水流发生弯曲,说明水流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1.(24-25九年级上 广西柳州 期末)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灯_______发光,S、S1、S2均闭合时,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__。
【答案】L2;均不发光
【解析】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电路为只有L2的简单电路,故只有灯L2发光。
由图可知,当S、S1、S2均闭合时,电流优先导线通过,电源短路,故灯泡都不发光。
12.(23-24九年级上 四川南充 开学考试)画出下列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灯泡_________;开关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电路图中,灯泡的电路符号为;开关的电路符号为;电流表的电路符号为;电池的电路符号为。
13.(24-25九年级上 山东济宁 期末)在学习“串联和并联”时,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发生了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或“通路”);要使两灯并联,需将导线d接“3”的一端改接到________(选填“1”或“4”)上。
【答案】短路;4
【解析】由图可知,闭合开关,电流由电源正极经导线c、a、d和开关S回到电源负极,没有经过用电器,电源被短路;
要使电路中的两灯并联,电流应分别流入两个灯泡,将导线d接“3”的一端改接到“4”上。
14.(24-25九年级上 云南昭通 期末)2023年12月,甘肃发生强烈地震,救援队携带照明无人机前往救援。白天,为无人机的电池充电,此时电池相当于电路中_________。夜晚,无人机可以先接通照明系统,再接通动力系统升空,接通照明系统的过程中是由化学能转化________能。
【答案】用电器;电
【解析】白天,为无人机的电池充电,电池消耗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无人机相对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夜晚,无人机可以先接通照明系统,再接通动力系统升空,接通照明系统的过程中,消耗化学能,获得电能,将化学能转化电能。
三、简答题
15.(24-25九年级上 黑龙江佳木斯 期末)干燥的季节,用塑料梳子梳头的过程中头发会越梳越蓬松。给扫帚套上干燥的塑料袋,扫地时可以吸附灰尘与掉落的头发。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以下问题:
(1)用塑料梳子梳头为什么头发会越梳越蓬松?
(2)扫地时,给扫帚套上塑料袋后为什么可以吸附灰尘和头发?
【答案】见解析
【解析】梳头的过程中梳子和头发因为摩擦使头发带电,头发之间因为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头发会越梳越蓬松。扫地时,扫帚套上干燥的塑料袋后,塑料袋和地面会因摩擦而带电,而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故可以吸附灰尘和头发。
16.(24-25九年级上 贵州贵阳 期中)小东在家体验做饭时,不小心将胡椒粉撒到了大米上。小东急中生智,拿了一根筷子在干燥的毛皮上摩擦几下,然后将筷子靠近胡椒粉,胡椒粉就被吸到筷子上了,成功地将其与大米分开。请回答:
(1)小东选用的筷子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
(2)请你解释摩擦后的筷子能吸引胡椒粉的原因。
【答案】(1)塑料筷子;(2)见解析
【解析】(1)金属筷子与毛皮摩擦后,会因为摩擦起电而带电。但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人与大地都是导体,所以摩擦产生的电荷会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它就无法吸引轻小物体了。故小东选用的筷子一定时塑料筷子。
(2)塑料筷子经过毛皮摩擦后带上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大米密度大,相对较重,因此带电的筷子将轻小的胡椒粉吸出。
17.(23-24九年级上 贵州黔东南 期中)小丽的奶奶给爸爸收拾房间时,发现了一节满电的充电电池,奶奶用锡箔纸将充电电池包好,放在桌子上,好让爸爸发现它。爸爸回来后打开锡箔纸,发现电池已损坏,该电池损坏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见解析
【解析】锡箔纸是导体,如果同时接触到电池的正负极,会使电源短路,损坏电池。
四、作图题
18.(24-25九年级上 广东深圳 阶段练习)根据电路图完成对应的实物连接(导线不得交叉)。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路是并联的,灯泡L1单独在一条支路上,灯泡L2和开关S1在另一条支路上,开关S2在干路上,连接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甲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创造了电荷
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程中,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C.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橡胶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
D.甲、乙两图中的现象都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C
【解析】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所以两者都带上了电荷,摩擦时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
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比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于是电子由玻璃向丝绸移动,所以摩擦过程中,发生转移的是负电荷,故B错误;
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橡胶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电子由毛皮向橡胶棒移动,故C正确;
D.甲图中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这个现象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乙图中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而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不是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2.(24-25九年级上 云南昆明 期末)用细线悬挂的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它们相互靠近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负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带负电荷,是因为失去了电子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正电 D.丙球一定不带电
【答案】C
【解析】A.甲球带负电荷是因为得到了多余的电子,故A 错误;
BCD.由图知,已知甲球带负电,甲和乙球相互排斥,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球一定带负电;甲和丙相互吸引,则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要注意:一个带电的物体吸引另一个物体时,要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24-25九年级上 福建漳州 期中)如图,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说明玻璃棒带正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棒带上了异种电荷
【答案】A
【解析】AB.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 说明玻璃棒带电,但不能确定玻璃棒是否带正电荷,故A正确,B错误;
CD.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球后,电子在玻璃棒与验电器之间发生转移,玻璃棒所带电荷减少,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两片金属箔片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D错误。
故选A。
4.(24-25九年级上 广东江门 期末)使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宝相当于电源,作用是提供电能 B.充电宝相当于电源,作用是消耗电能
C.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作用是消耗电能 D.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作用是提供电能
【答案】A
【解析】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是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故选A。
5.(24-25九年级上 湖北武汉 期末)某同学为学校的传达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L1亮,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L2亮。下列实物电路与电路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开关S前门控制L1,开关S后门控制L2;
A.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前门控制L1,开关S后门控制L2,故A符合题意;
B.该电路开关S前门在干路上,同时控制两灯泡,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电路开关S后门、L2没有接入电路中,故C不符合题意;
D.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4-25九年级上 河南安阳 期末)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到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C.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箔片上
D.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玻璃棒
【答案】B
【解析】A.由摩擦起电的实质可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的金属箔移动到玻璃棒,两金属箔由于失去电子都带上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两金属箔相互排斥而张开,故B正确;
CD.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的金属箔移动到玻璃棒,因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金属箔,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7.(24-25九年级上 广西桂林 期末)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次后靠近纸屑,会观察到纸屑被________;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用另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时,两根玻璃棒会相互________。
【答案】吸引;排斥
【解析】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次后,由于电子发生转移,塑料梳子带静电,由于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物体得,此时塑料梳子靠近纸屑,会观察到纸屑被吸引。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用另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时,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两根玻璃棒会相互排斥。
8.(23-24九年级上 湖北恩施 期中)用盐水淹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小琳用气球与头发摩擦,发现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该现象中气球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头发带________电。
【答案】扩散;温度;得到;正
【解析】用盐水淹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盐分子不断运动进入到鸡蛋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煮茶叶蛋时,水和鸡蛋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所以很快鸡蛋变咸,这说明了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气球与头发摩擦,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气球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头发失去电子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9.(24-25九年级上 广西柳州 期末)如图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它可以利用_________容易放电,把云层所带的负电荷导入大地,放电时,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或“从云层流向避雷针”)。
【答案】尖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解析】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它可以利用尖端放电,当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时,由于云层带负电,有多余电子,则电子会从云层到大地;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从避雷针到云层。
10(24-25九年级上 四川达州 期末)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带负电,当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__(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
【答案】负电荷;A到B
【解析】在金属内发生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所以当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的瞬间,发生定向移动的是电子,电子带负电荷,所以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带负电,当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的瞬间,电子从B到A,故电流从A到B。
三、简答题
11.(24-25九年级上 贵州毕节 期末)缓慢飞行的现代飞艇以它的安静和超大载客量仍在商业运营。如图所示是准备降落的飞艇,降落前需要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消除静电。请解答下列问题:
(1)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飞艇是如何带电的?
【答案】(1)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2)飞艇带电是由于它与空气的摩擦造成的
【解析】(1)准备降落的飞艇,先抛下一根绳索接地,绳索可以把飞艇带的电荷导入大地,消除静电,说明绳索容易导电,所以先抛下的绳索是导体。
(2)飞艇飞行时和空气摩擦,由于飞艇和空气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电荷发生转移,使飞艇带电,飞艇是由于与空气摩擦带电的。
四、作图题
12.(24-25九年级上 云南昆明 期末)请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在如图2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灯L2在一条支路,灯L1单独一条支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