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检测卷(1-2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次月考检测卷(1-2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07:2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用配方法解方程,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为 ABC的外接圆,半径,垂足为点E,,则的长为( )
A. B. C.10 D.8
4.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解,若,则的值为( )
A. B.7 C.或7 D.或7
5.如图,正六边形中,点,分别为边,上的动点,若正六边形的面积为,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6.如图,在 ABC中,,点O在上,以点O为圆心,长为半径的与相切于点A,与相交于点D,则的长为( )
A.6 B.4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解方程:,求得 .
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9.圆外一点到圆的最大距离是,到圆的最小距离是,则圆的半径是 .
10.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直田积八百二十八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三步,问阔及长各几步”其大意为:一个矩形的面积为828平方步,宽比长少13步,问宽和长各多少步?设矩形的宽为步,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11.如图,是的直径,弦,,,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11题
12.已知,且有,则的值等于 .
13.已知是的直径,点C、D在上,已知C与点A、B不重合,弧弧,直线交直线于E,若,则的度数为 .
14.如图1所示的蛋筒冰淇淋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图2为其主视图,其中,,若上圆锥的侧面积为2,则下圆锥的侧面积为 .
15.如图,经过原点,并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两点,已知的半径为,,则的长为 .
16.如图,在中,,线段绕点C在平面内旋转,过点B作的垂线,交射线于点E.若,则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62分.)
17.(6分)解方程:
(1) (2).
18.(5分)如图,点、和点、分别在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上,且.
(1)与相等吗?为什么?
(2)若、、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求的度数.
19.(4分)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成本价为每件40元.当售价为每件60元时,每月可售出300件.市场调研发现,售价每降低1元,销量增加20件.若商店希望每月利润达到6000元,求商品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
20.(5分)如图,是的直径,、两点在上,若.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半径.
21.(6分)如图,为半圆O的直径,C为圆弧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E,于点D,平分.
(1)求证:是半圆O的切线;
(2)若,B为的中点,,垂足为点F,求的长.
22.(6分)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现代数学之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代数学的推进,他最早系统地引入代数符号,推进了方程论的发展,由于其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韦达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为了致敬前辈数学家,请同学们利用韦达定理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实数根为2,求另一实数根及实数m的值;
(2)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为,若,求实数k的值.
23.(6分)已知是的直径,点D是延长线上一点,,是的弦,.
(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2)若,垂足为M、的半径为10,求的长.
24.(6分)已知三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圆心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求出圆半径的大小.
25.(8分)如图,在中,以斜边为直径作外接圆,分别过点,作的切线并相交于点,连接,交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长;
(3)求证:点是的内心.
26.(10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
(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斜边长,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的周长.
(3)已知三个不同的实数a,b,c满足,方程和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方程和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求a,b,c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解:A、该选项的方程含有分式,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有一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为2,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该选项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解:∵,
∴,
则,
即,
故选:C
3.D
【详解】解:如图,连接,
∵,
∴,
∵,
∴ 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故选:D.
4.A
【详解】解:∵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和,



或,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当时,,不符合要求,

故选:A.
5.B
【详解】解:如图,连接,,,交点为,
由正六边形可得,即,,
设与的距离为,
则,
∵,
∴,
同理可得,
∴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故选:B.
6.B
【详解】解:连接,
∵以点O为圆心,长为半径的与相切于点A,
∴,
∴,



∴,

∴,
∴,
∵,

解得(负值已舍去)
∴,

故选:B
二、填空题
7.
【详解】,
解:,

或,
解得,
故答案为:.
8.且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由①得:,


由②得:,
且.
故答案为:且.
9.
【详解】解:设圆的半径为,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
10.
【详解】解:∵矩形的宽为步,且宽比长少13步,
∴矩形的长为步.
依题意,得:.
故答案为:.
11.
【详解】解:如图,连接,
∵是的直径,弦,
∴垂直平分,
∴,,
∴,
∴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
12.
【详解】解:当时,不成立,故,
两边同除以后,可得,
∵,即,
可以看作是的两根,

故答案为:.
13.或
【详解】解:如图,当弧是劣弧时,连接交于点F,
∵弧弧,
∴,
∵,
∴,
又∵,
∴,
∴;
如图,当弧是优弧时,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弧弧,
∴,
∵,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
∴;
故答案为:或.
14.
【详解】解:∵,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而,
∴为等边三角形,
∴,
∵上面圆锥与下面圆锥的底面相同,
∴上面圆锥的侧面积与下面圆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
∴下面圆锥的侧面积.
故答案为:.
15.
【详解】解:如图,连接,
∵,
∴为直径,即点在上,
∵的半径为,,
∴,,
∴,
∴,
即的长为.
故答案为:.
16.
【详解】解:∵,
∴,
∴点E在以为直径的圆上运动,
∵,且是绕点C旋转,
∴点D是在以C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如图,当与圆C相切于点D,且D在内部时,最小,最大,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此时,
即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7.(1)解:

解得:;
(2)解:

解得:,.
18.(1)解:.
理由如下:



在和中,



(2)解:由(1)得,

,,


,,

19.解:设售价降低元,则销量为件,
由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或,
当时,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元),
当时,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元),
答:商品的售价应定为每件55元或60元.
20.(1)解:∵是的直径,
∴,
∵,
∴;
(2)解:如图,连接,
∵,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
∴的半径为5.
21.(1)证明:连接,如图,
∵平分,
∴,
∵,
∴,
∴,
∴,
∵,
∴,
∵是半圆O的半径,
∴是半圆O的切线.
(2)解:∵,,
∴,,
∵在中,,.
∴,

即,
解得.
22.(1)解:设关于x的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为n,
∵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2和n,
∴,
∴,
∴方程的另一实数根为1,实数m的值为2;
(2)解:∵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为,
∴,
∴,
∵,
∴,
∴,
解得或,
∵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为,
∴,
∴,
∴.
23.(1)证明:如图,连接,
∵,
∴,
∵,
∴,
∴,
∵是的半径,且,
∴直线是的切线.
(2)解:∵是的直径,且于点,
∴,
∵,
∴,
∴,
∴,
∴.
24.(1)解:如图所示,点O为所求:
(2)解:由(1)作图,设线段的中垂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的延长线并交于圆于点,线段的中为,连接,
则,
∵,
∴,
∴四边形为矩形,
∴,
∵,,
∴,,
∴,,
∴,
设,则,
∵,
∴,
解得,
∴圆半径.
25.(1)证明:设和相交于点F,
∵和是的切线,
∴,平分,
∴,
∵,
∴是 ABC的中位线,
∴,即;
(2)解:连接,
∵为的直径,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是的切线,
∴,
∴,
∴,
∴;
(3)证明:连接,,
∵是的切线,
∴,
∴,
∵和是的切线,
∴,平分,,
∴,
∵,
∴,
∴,
∴平分,
∵平分,
∴点是的内心.
26.(1)证明:∵,



无论k为任意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斜边长,另两边长b,c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
∴,
∵b、c为直角边,斜边长,
∴,
∴,
∴,
整理得,
解得,,

舍去,
∴,
∴ ABC的周长,
(3)解:依次将题设中所给的四个方程编号为①,②,③,④.
设是方程①和方程②的一个相同的实根,则,两方程相减,解得:.
设是方程③和方程④的一个相同的实根,则,两方程相减,∴解得,
∴.
又方程①的两根之积等于1,
∴也是方程①的根,则.
又,
两方程相减,得.
若,则方程①无实根,
∴,
∴.
∴,
∴,
由④得:.
又,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