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单元概念
在人类的封建文明史中,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政体,君主制也是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久的政体形式。
17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试图扩大自身政治权益,君主的权威受到极大挑战。
温和派别认为可以保留君主,但必须使其成为没有权力的虚君。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最早的君主立宪政体。
激进派别则认为应当直接推翻君主,甚至不惜将君主贵族直接“物理毁灭”。法国大革命后也曾产生过是否建立君宪的讨论,最终是路易十六被“断头”,法国建立共和制。
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
处决国王路易十六
1640年英国议会上
超半数人反对国王查理一世
通过学习1640年革命、“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1640年英国议会上
超半数人反对国王查理一世
议会与王权的权力之争
13世纪以来,国王权力受到哪些限制?
议会的权力从何而来?拥有哪一项重要权力?
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英国宪法政治发展的一个起点。
议会制度的确立
议会掌握征税权,国王无权征税
议会与王权的权力之争
17世纪初,国王詹姆士一世如何治理国家?
詹姆士一世
(1603—1625年在位)
P81 人物扫描
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表外孙)来自苏格兰,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君权神授”,王权专断,越过议会强行征税
议会与王权的权力之争
继詹姆士一世之后,(其子)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查理一世
(1625—1649年在位)
继任者国王查理一世如何治理国家?
议会的《权利请愿书》有何诉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直接原因:查理一世继续君主专断,无视议会的权力并解散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英国在海外拓展贸易和掠夺财富。市场的扩大、财富的增加,使英国的工场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并促进农村出现了“圈地运动”,进而产生了一批同资产阶级有着相同的利益的新贵族。
17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强。而此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却在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维护封建专制思想;经济上,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垄断商品专卖权,控制国内外贸易。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使英国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的开始
历史小剧
背景提要: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
……
尾声:查理一怒之下解散了议会,这次议会只存在了三个星期,史称“短期议会” 。
1640年英国议会场景
1640年重新召开的议会有何作用?
1640年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的高潮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651年的议会大印章表现了共和国议会开会时的场景
(1649年)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
(废除了君主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潮
新兴的共和国的国家实权到了谁手里?
革命的曲折
议会军的统帅克伦威尔
共和国的“护国主”
(1599—1658)
P81 人物扫描
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P82 相关史事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英国推行基督新教
革命过程中经历哪些曲折?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复辟
革命的结束
议会担心天主教势力的恢复以及有可能要把以往多年来所没收和拍卖的天主教教会财产归还给原主,于是便联合起来反对詹姆士二世,决心发动政变。
1688年6月,国会派代表去荷兰迎接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来英国继承王位。11月,威廉三世率领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复辟时期告终。这一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做“光荣革命” 。
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接受加冕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为“光荣革命”
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曲线图,有何特点?
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民主
专制
1640年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议会重新召开
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启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长期不懈的斗争
《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
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
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P83 课后活动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确定了议会哪些权力?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言论自由、参政权
《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同时它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国王的权力由法律赋予,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接受
《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君主立宪制
P83 知识拓展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除了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有人估计,在1688—1701年之间,国民财富增加了20%。…… “光荣革命”后,英国已具备了向外扩张的条件。……重商主义已经为朝野上下所接受,对外贸易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国计。……(此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
——钱乘旦《英国通史》
英国政治制度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母体,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英国的政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那一套大同小异的政治制度……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意义:
①(对英国的政治、经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对世界)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今联系
2024年7月4日,在经历了14年的保守党执政后,工党在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正式成为英国的新任首相。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2022年),英联邦元首、国会最高首领,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2022年9月8日,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子、时年73岁的查尔斯王储自动成为英国下一任君主,又称查理三世、查尔斯三世。
1.“光荣革命”导致了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大改变。它不是某个统治者或者一群精英从他人手中夺得国家,而是确定如何选择后续统治者的原则。此“原则”指的是( )
A.王位世袭 B.君权神授
C.三权分立 D.议会至上
2.“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普遍加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材料中的“宪法”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D】
【A】
随堂练习
3.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本身是狭隘、混乱且令人不满意的;但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所以处在奇特的不完美状态。其论述旨在强调( )
A.革命导致国内外局势紧张 B.法案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 D.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4.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流血牺牲
C.杜绝了王朝复辟 D.改变了英国制度
【C】
随堂练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