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统一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历史(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面时间轴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①
②
③
④
581年589年
605年
618年
A.隋朝建立
B.隋朝统一全国
C.大运河开始开凿D.隋朝灭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太宗执政时期为促进民族交往与交融而采取的措施是(▲)
A.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C,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D.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有学者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
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他评价的是(▲)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
4.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宋朝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下面的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A.商人用纸币购买货物
B.街头唱大戏《窦娥冤》
C.书生们谈论《红楼梦》
D.西方传教士研读《农政全书》
5.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了如下材料:收复失地、取得郾城大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
杀害”。由此判断他们讲述的是(▲)
A.岳飞抗金
B.王安石变法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6.以下是某同学写的人物简介,你认为其中适合忽必烈的是(▲)
A.统契丹,都上京,发展生产创文字
B.建南宋,都临安,向金求和害忠良
C.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D.建大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5页(共8页)
7.历史事实是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状态;历史解释是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旨在揭示
历史事实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B.宋朝的海路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C.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西交通重发挥着重要作用
D.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8.右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强化皇权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帮他
补充完整(▲)
笔记: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A.完善三省六部制
1.废丞相,权分六部
B.建立行省制度
2.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散兵
C.设厂卫特务机构
权
D.设立军机处
3
9.“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
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鉴真
C.玄奘
D.戚继光
10.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列农民起义中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是(▲)
A.白莲教起义
B.黄巢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隋末农民起义
11.右侧诗词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B.对外交流频繁
一:预知清代军国事,不读军机终难全
二:文字狱有苦,诗人心难休
C.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山川无望客,一夜万门关,闭关锁国阴云重
D.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变化
12.右表反映了清朝(▲)
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
A耕地面积增加
时间
人均亩数
B.农业技术进步
康熙二十年(1681年)
27.92
C.农业生产发展
乾隆十八年(1753年)
6.89
D.人地矛盾突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13.56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