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9 09: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呼和浩特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三)
总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华文明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中国地区内各个文明形态在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这表明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
A.多元一体 B.农耕文明 C.华夏认同 D.博大精深
2.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并不断交流与融合。这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
A.世界领先 B.多元一体 C.错综复杂 D.单一纯粹
3.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材料反映了秦朝(  )
A.完善了中央机构 B.增强了军事实力
C.消除了地域差异 D.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全球通史》中写到:“这一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但为此付出的财产和生命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作者旨在强调(  )
A.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 B.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C.运河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D.隋朝建立和发展的背景
5.史载,郑和所到之处都会向当地国王赠送明朝皇帝的诏书、印玺、冕服等礼物,许多国家都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并成为明朝的属国或友邦。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  )
A.宣扬了明朝国威 B.发展了航海技术
C.促进了经济交流 D.进行了殖民扩张
6.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清政府采取这些举措是为了(  )
A.削弱地方割据 B.促进经济发展 C.应对边疆危机 D.镇压农民运动
7.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她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2020年6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对这部法律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经中英两国政府长期谈判而制定
C.主要目标是强化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贸纽带
D.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法治保障
9.【新素材·西欧建筑】19世纪中期以后,西欧许多著名建筑问世。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即万国工业博览会),以铁质构件和玻璃材料建成“水晶宫”;19世纪70年代,法国修建了世界第一座16米长钢筋混凝土大桥。这表明当时(  )
A.西欧各国沉迷研究建筑艺术 B.工业革命推动建筑业发展
C.著名建筑利于提升国家地位 D.建筑业发展推动工业进步
10.1947年,马歇尔提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经济状态,并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就此美国提出了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的计划。材料说明该计划的目的是(  )
A.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B.推动和平局面形成
C.加快欧洲走向联合 D.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图
材料二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江南地区在缫丝、织布、制瓷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摘编自李文艳《新时代洛阳客家文化资源利用路径研究》
材料三
南北朝历史思维导图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一个魏晋时期内迁的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的名称。(2分)
(2)据材料二,说出魏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的表现。(2分)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2分)
(3)据材料三,写出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地宣布并诏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亦完全从此废止。”
(1)这段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这一文献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的?这是在什么战争期间颁布的这一文件?(4分)
(2)材料中提到的殖民地当时有多少个? “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叫什么名字?(2分)
(3)英王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在哪一年?该材料的发表有何意义?(2分)
(4)这一文献是在什么战争期间颁布的?其领导人是谁? 他指挥的什么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4分)
13.阅读某老师制作的学习资料卡片,完成任务。(10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义(部分) 天下为公:强调人人为公的公共意识与公共道德。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亡有责,承担社会责任等。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得天下,强调民心是政治的根基,是国家的命脉,与民同忧乐,重视民生等。 协和万邦:强调族群、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倡导包容尊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
请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方面,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两个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A C B D B D
二、非选择题
11. (1)民族:氐族;
政权:前秦
(2)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增加,农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繁荣。(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联系: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
(3)时代特征:政权分立。
12. (1)《独立宣言》 1776.7.4 美国大陆会议 美国独立战争
(2)13个 美利坚合众国
(3)1783年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美国独立战争 华盛顿 萨拉托加大捷
13. 示例一:
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论述: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示例二:
观点:中国共产党愿意同各个国家和平共处,友好往来。
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后中国同很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进一步打开外交新局面。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倡导包容尊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理念,推动中外关系的发展。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