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人教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
一
中国
第9课
单元导读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战国时期:
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进一步
演化
统一
天下统一后,通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
多民族
各民族交流和融合,在华夏认同的观念基础上,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封建国家
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地主阶级主导国家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和服役;保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
单元导读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25年
东汉建立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
秦朝 (前221年-前217年)
西汉
(前202年-公元9年)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汉朝
课前导入
为什么秦能够统一中国?秦始皇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
思考探究:
观看视频,回顾战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并思考下列问题。
【原因】
阅读教材52页,归纳秦国能完成灭六国历史使命的原因。
1.
2.
3.
4.
【过程与策略】
识读教材53页地图完成以下任务:
1.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和路线;
2.根据路线说明秦灭六国采取的策略。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建立秦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国的历史结束了
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意义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七雄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1.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意义:
概念解析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天子
中央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概念解析
专制主义: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
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概念解析
概念解析
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
实质是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思考探究: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会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材料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三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朕统一天下,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烦恼一:“称号怎么定”
在中央 1、皇帝制度
烦恼二:“国事那么多”
皇帝
总揽大权,至高无上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三公
最终决断权
九卿
三公九卿制度
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
在中央2、三公九卿制度
特点:
各司其职,分权牵制
权力集中,皇权至上
家国同构
烦恼三:“地方怎么管”
在地方
材料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实行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机构
(郡县制)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九卿
郡
县
乡、里、亭
听
命
任
命
听
命
任
命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巩固措施 意义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控制)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政令推行,人沟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秦半两、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的管理,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
阅读教材54-56页,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完成表格。
【文化、经济、交通、军事】
巩固措施 意义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控制)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政令推行,人沟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秦半两、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的管理,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
统一车轨、道路,开凿灵渠
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和便于交通往
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筑长城
使秦管辖范围大为拓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安定
巩固措施 意义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控制)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政令推行,人沟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秦半两、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的管理,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
阅读教材54-56页,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完成表格。
统一车轨、道路,开凿灵渠
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和便于交通往
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筑长城
使秦管辖范围大为拓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安定
自秦朝建立以后,我国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石,也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各族交往交流交融最重要的保证。在统一国家下,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畅通无阻,联系密切;各族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发展,共创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经济、交通、军事】
秦的疆域
陇西
长城一带
南海
东海
大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的面积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一时期称霸西方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只有195万平方公里。
东至海①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②,北据河③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①海:包括今黄海和东海;
②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
③河:黄河。
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秦朝所确立的政治制度被后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课堂小结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文化 统一文字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 车同轨、修道路、开凿灵渠 有利于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军事 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巩固边防、确定疆域
1. 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
2.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C
D
基础练习
4.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上颁布了通用全国的文字,如图所示,统一后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B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材料中的“新皇帝”在地方上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B
基础练习
秦“大一统”的认识
材料 在此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
——邹纪万《秦汉史》
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大一统”的理解。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