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复习 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册复习 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16:04:09

文档简介

全册复习 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下列家务劳动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C)
A.清洗蔬菜 B.沥干蔬菜 C.点火炒菜 D.盛菜装盘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C)
A.中国“奋斗者”号坐底万米深海,潜航器内的制氧装置产生的氧气供潜航员呼吸
B.氮气填充在灯泡中使灯丝有较长的使用时间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有色光
D.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氢作燃料送嫦娥五号“九天揽月”
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为何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
A.提出问题 B.获取证据 C.形成假设 D.形成结论
4.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A.汞、乙醇、石油
B.二氧化碳、氧化铜、铁矿石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C60、天然气、煤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关于酒精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  D.添加酒精
6.科学家为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科学史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拉瓦锡——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精确测定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了原子核
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粒子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8.我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B)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水的净化过程中,加活性炭起到吸附色素和异味的作用
B.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两者质量比为2∶1
C.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A.水结冰——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气体可压缩贮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品红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分类,其中不正确的是(B)
A.甲同学:金、硅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B.乙同学: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泉水都属于纯净物
C.丙同学:沉降、蒸馏等都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丁同学:通常状况下,氢气、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12.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B
C D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13.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表示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D)
甲 乙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图乙中A容易形成阴离子
D.镓与图乙中B原子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GaCl3
1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都由质子、电子、中子构成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15.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 mg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个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
16.(6分)(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氦元素 He ;
②镁离子 Mg2+ ;
③2个过氧化氢分子 2H2O2 ;
④某化合物中,同种元素呈现不同的化合价,该化合物可以是 NH4NO3(合理即可) 。
(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其中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③ (填标号,下同),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② 。
①3Cl2 ②SO3 ③Al3+ ④3K
17.(9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朝向手心 ,细口瓶的塞子要 倒放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酒精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试管口不要 对着自己或他人 ;
②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 预热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试剂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洗刷干净的标准是 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18.(10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甲 乙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铕元素部分信息如图甲所示。
①铕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63 。
②图中152.0表示的是铕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
③氯化铕(EuCl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3 ,相应价态下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Eu2O3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52 。
(2)图乙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氧元素 (填“氧原子”或“氧元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分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图丙表示氯元素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氯原子和溴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等 。
19.(4分)如图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编号①和②各表示一种元素。
请回答:
(1)①所表示元素的质子数为 8 。
(2)②表示硅元素,晶体硅广泛应用于芯片、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中,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画出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水溶液俗
称水玻璃,有很强的防腐功能,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4 。
(3)元素F和Cl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0.(8分)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进行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观察到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该操作的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 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 打开止水夹 (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预期现象和对应结论是 左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的速率较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11分)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水的结构
从微观构成看,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下列粒子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B 。
A.  B.  C.  D.
(2)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检验B中气体时产生的现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粒子名称是 水分子 。
图1 图2
(3)水的净化
①人们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操作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蒸馏 ,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 吸附性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如图2所示,某同学取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仪器a的作用是 引流 。
(4)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太阳能 。根据水的天然循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填字母)。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经过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水分子的总量显著增加
④降水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2.(7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该节日我国民间有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已知雄黄酒中酒精的化学式为CH3CH2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酒精分子中共有  9 个原子。
(2)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
(3)92 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 44 g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全册复习 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下列家务劳动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蔬菜 B.沥干蔬菜 C.点火炒菜 D.盛菜装盘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中国“奋斗者”号坐底万米深海,潜航器内的制氧装置产生的氧气供潜航员呼吸
B.氮气填充在灯泡中使灯丝有较长的使用时间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有色光
D.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氢作燃料送嫦娥五号“九天揽月”
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为何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获取证据 C.形成假设 D.形成结论
4.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汞、乙醇、石油
B.二氧化碳、氧化铜、铁矿石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C60、天然气、煤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关于酒精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  D.添加酒精
6.科学家为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科学史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拉瓦锡——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精确测定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了原子核
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粒子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8.我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净化过程中,加活性炭起到吸附色素和异味的作用
B.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两者质量比为2∶1
C.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水结冰——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气体可压缩贮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品红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分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金、硅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B.乙同学: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泉水都属于纯净物
C.丙同学:沉降、蒸馏等都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丁同学:通常状况下,氢气、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12.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13.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表示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图乙中A容易形成阴离子
D.镓与图乙中B原子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GaCl3
1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都由质子、电子、中子构成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15.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 mg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个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
16.(6分)(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氦元素 ;
②镁离子 ;
③2个过氧化氢分子 ;
④某化合物中,同种元素呈现不同的化合价,该化合物可以是 。
(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其中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填标号,下同),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
①3Cl2 ②SO3 ③Al3+ ④3K
17.(9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酒精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要 ;
②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试剂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洗刷干净的标准是 。
18.(10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甲 乙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铕元素部分信息如图甲所示。
①铕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
②图中152.0表示的是铕元素的 。
③氯化铕(EuCl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相应价态下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图乙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填“氧原子”或“氧元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图丙表示氯元素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19.(4分)如图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编号①和②各表示一种元素。
请回答:
(1)①所表示元素的质子数为 。
(2)②表示硅元素,晶体硅广泛应用于芯片、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中,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画出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水溶液俗
称水玻璃,有很强的防腐功能,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元素F和Cl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
20.(8分)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进行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观察到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该操作的目的是 。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 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 (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 。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预期现象和对应结论是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11分)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水的结构
从微观构成看,水是由 构成的;下列粒子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2)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检验B中气体时产生的现象是 。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粒子名称是 。
图1 图2
(3)水的净化
①人们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操作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如图2所示,某同学取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仪器a的作用是 。
(4)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根据水的天然循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经过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水分子的总量显著增加
④降水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2.(7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该节日我国民间有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已知雄黄酒中酒精的化学式为CH3CH2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酒精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92 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 g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