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光的折射规律
知识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图1
(1)让激光笔发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现进入水中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2)同学们将折射时的光路图画在纸上,如图2所示。请回答:
图2
①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
②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_______。
(3)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该小组测量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1° 35.4° 40.9°
(4)该小组同学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5)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____。
知识点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2.(1)如图3所示,请画出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图3
(2)如图4所示,A是水池底某点,请大致作出光线AO和AO′的折射光线,并利用所作的两条折射光线找出人从岸上看到的A点的像A′的位置。
图4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反射
4.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5.如图5所示为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是反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折射光线在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中。
图5
6.汉乐府民歌《江南》中有“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句子。岸上行人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人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偏________(选填“深”或“浅”)。
7.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站在湖边的小明看到清澈的水中鱼儿在云中游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实像
B.看到的水中的云是实像
C.看到的水中的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8.如图6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一部分光线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进入水中;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__________。
图6
9. 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经过大气层时发生________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7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处。该现象会导致日出的时间________(选填“提前”或“推迟”),日落的时间________(选填“提前”或“推迟”),白天的时间变________(选填“短”或“长”)。
图7
10.如图8所示,小明站在水池旁,通过水面恰好看见空中的小鸟和水中的鱼重合。点A代表小明的眼睛,点B代表小明看到的水中的小鸟和鱼。请在图中标出小鸟(用点C表示)的实际位置和鱼(用点D表示)的大致实际位置,并完成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图8
11.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右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9所示。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光斑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平移;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折射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9
3.4 光的折射规律
1.(1)光的折射 (2)① AO OB ∠AON ∠N′OB ②同一平面内 两侧 (3)小于 增大 (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大于 (5)不变
2.(1)如答图1所示 (2)如答图2所示
答图1 答图2
3.B 4.D 5.OE 30 60 空气 6.虚 浅 7.D
8.直线传播 虚 折射 漫反射
9.折射 乙 提前 推迟 长
10.如答图3所示
答图3
11.左 不变